改编文体,勾连文本
2018-01-05赵静芬
赵静芬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用细腻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个生动的科普故事。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流畅,学生无论是了解内容还是体悟感情,难度都比较小。新基础教育理论提醒我们,怎样用好教材,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这一文本的难度在哪里。我们教师如何用好文本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内容和体悟感情。和一位新教师三次磨课《云雀的心愿》,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引进“文体改编”,实现“勾连文本”的目标,参与其中,颇受启发。结合阅读教学第一课时课堂转型,以及这一教学环节的三次改动,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以“改编”促“勾连”,需有“支撑”
【预设一】
师:首先,我们来复习《公仪休拒收礼物》剧本的特点,剧本有哪些不可或缺的要素呢?
(生……)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云雀的心愿》,说说如果把这篇课文改编成剧本的话,可以编成几幕剧?
(生读后交流,可分成三幕剧)
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编?
(生简述依据:依据地点的变换来分)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4节,完成第一幕剧本的改编。
(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小组合作改编)
云雀的心愿(第一幕)
时间: 地点: 人物:
【幕启】
小云雀:
云雀妈妈:
【幕落】
接下来指名一组交流,并请一组学生分角色演这一幕。
接下来,四人小组,编写剧本第二、三幕。再在交流、表演中小结森林的作用。
【反思】
首次预设的目标是:以改编文体为手段,促进学生建立起新旧文本的“勾连”。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学生在课堂上凭空想象剧本《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内容,复习剧本的特点,缺乏一定的支撑,所以有一定难度。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就需要预设支撑的媒介。改编第一幕劇本,学生需要书写的内容太多,影响了交流互动的时间。建议在学习单上预先出示一部分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对话,需要填写的仅是学生的发现和有争议、有探讨需求的地方。
二、从“勾连”到“改编”,需有“扶”“放”
【预设二】
师:同学们,云雀妈妈还有一个心愿呢,听:“小朋友,你们能把我和小云雀这次的经历改编成剧本吗?”
(接下来复习剧本的要素)
师:(出示《公仪休拒收礼物》的片段)谁能结合这个剧本的片段来说说剧本的要素是什么?
生:时间、地点、人物和( )以及( )中的人物的说话语气、动作等。
师:如果你是编剧,你会把课文第2—13节改编成几幕剧呢?
生自读思考,交流分几幕,怎么分。
师:根据场景的切换,我们可以把故事内容分为3幕。
生自由朗读第2—4节,师生共同完成编写剧本第一幕。
云雀的心愿(第一幕)
时间: 地点: 人物:
【幕启】
小云雀( ): 妈妈,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云雀妈妈( ): 孩子,这里从前也是一片……
【幕落】
师着力指导用朗读来演绎这一幕,和学生共同探讨剧本和课文的区别。
接下来,四人小组,编写剧本第二、三幕。自选一幕进行改编,然后合作尝试表演。比一比,谁是最佳小编剧,谁是最佳小演员。
小结森林的作用。
【反思】
在第一次的预设上,教者做了一定的调整:首先,复习剧本的要素,教者出示了《公仪休拒收礼物》的相关片段,让学生知道剧本的主要要素。而且在学习单上,出现了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对话,降低了书写的量。其次是改编形式的变化,教者将上次的学生小组合作改编改成了师生共同改编,为第二、三幕的改编提供了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和引领,切切实实地降低了改编的难度。
三、学“勾连”练“改编”,需有“节制”
【预设三】
1.自读课文,如果你是编剧,你会把课文第2—13节改编成几幕剧呢?画出每一幕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交流后,对照《公仪休拒收礼物》的片段,师生共同复习剧本的要素。
3.自读第2—4节,用波浪线画出人物语言,用( )括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等。
4.交流画出的内容。
5.小组合作改编第2—4节,开动想象,尝试加上动作、神态等,形成第一幕。
云雀的心愿(第一幕)
时间: 地点: 人物:
【幕启】
小云雀( ): 妈妈,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云雀妈妈( ): 孩子,这里从前也是一片……
【幕落】
6.师:着力指导用朗读和表演来演绎这一幕。
7.采访小云雀,这回你知道了森林的什么作用?
【反思】
在第二次改动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第二次学生改编的方法已经渐渐形成,改编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但是,这样的两次改编,课堂的容量很大。所以,我建议教者在课堂上降低改编的量。
从《公仪休拒收礼物》到《云雀的心愿》,这两篇课文,一篇是剧本,一篇是科普类童话故事。迥然不同的文本和内容,教者用一双慧眼发现的是文本间的不同,以及这种文本间的“勾连”、文体间的“改编”带给学生的学习价值。教学时教师加入这种改编文体的设计,实现新旧文本的勾连。当然,在什么时机使用这样的设计、如何使用,通过课堂实践发现,我们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站在学生的需求上,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难点在哪里,给予一定的“支撑”,进行有效的“扶”“放”,真正实现我们的多元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