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邂逅
2018-01-05季阳澄
季阳澄
基于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带领孩子透过文本去感悟文本背后的内涵。《梅兰芳学艺》选自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在组织教学活动前,我做了简要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京剧的了解、对于梅兰芳的认识,真的知之不多。那么,这一教学难点应该如何突破,从而使课堂气氛不显得单调而沉闷呢?
一、巧做文本先行者
解读文本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及文本人物对话的过程。学生必须充分了解在那个年代,学唱京剧的艺人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与文本产生共鸣,与作者碰撞出火花,与人物进行交流,才能准确把握和深刻了解文本呈现的内涵和意义。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師想请小朋友仔细地看几张图片,认真地听一段曲子,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谁来大声地告诉我,这首曲子是谁唱的?
(请一人回答)
师:没错,他就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小朋友们跟着季老师一起来写好他的名字:梅兰芳。
(介绍梅兰芳)
师:听了季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认识他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课题:14.梅兰芳学艺。
师:梅兰芳学艺,学的是什么?
(学唱京戏)
师:在这里,梅兰芳学艺就是指——
(引读:梅兰芳学唱京戏)
既然学生不了解“京剧”,那就直接让学生听一听,哼一哼,感受一下什么是“京剧”;学生不认识梅兰芳,那就播放梅兰芳的照片集,展现不同时期、不同着装的梅兰芳。学生在导入过程中获得了直观的感受,明白了“艺”在何处,从何“学起”。从语文的角度来思考,要想将一节课上出语文味儿,就要兼具“听、说、读、写”四方面。我想“听”之所以位列首位,大抵也是如此,使学生能够获得直接体验。
二、学做文本共鸣者
通过导入环节的“看图听曲”,初读环节的层层深入、情景模拟,学生已然充分感受到了学艺人的辛苦与不易。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精心安排课的结构与内容之外,还要做到“课随情动, 文随智行,意趣横生”。
关键词:紧盯
师:哪个词语告诉我们,梅兰芳是怎样看鸽子的?
生:紧盯。
师:你能读读这个词语吗?我觉得你盯得还不够紧。
生:紧盯。
师:谁再来读一读?还能盯得再紧些吗?不然,鸽子可要飞走了!
生:紧盯。
师:谁来说说你刚刚是怎么盯着季老师的书的?
生: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睛一眨也不眨,一动也不动。
师:像小朋友们这样紧紧地看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就叫作紧盯。
(用红外线代替鸽子)
师:这是空中飞翔的鸽子。天空可大了,鸽子自由自在地飞翔着。你现在就是梅兰芳,你要紧盯住这只飞翔的鸽子,眼睛要一直追随着它,一眨都不能眨。看,它飞上去了,你的眼神要紧紧跟着,它飞下来了,又往远处飞走了。
师:谁来说说刚刚你是怎样看着季老师手中这只鸽子的?
(学生回答)
过渡:鸽子飞翔的速度特别快,紧盯鸽子可以帮助梅兰芳练习他的眼神儿。
低年级学生从文本的直接叙述中,不能完全体会梅兰芳怎样看才能叫作“紧盯”,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用红外线代替鸽子,感受“紧盯”。本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能与文本共鸣,与人物心神合一,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情境之中,成为“画中人”,激发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力做文本传播者
语文教学不光是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更多的是一种人文思想的沉淀。前者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后者重视的却是语文的人文性与思想性。《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很远,但其实文本背后的意义和内涵却很值得学生去挖掘。
关键词:眼睛会说话
师:(眼睛会说话)小朋友们,“眼睛会说话”是不是说眼睛真的像嘴巴一样能发出声音说出话来?
生:不是。
(课件出示梅兰芳的演出剧照)
师:(一张一张出示)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从他的眼睛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1:他的眼睛很有神。
生2:从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的心情。
师:梅兰芳能够用眼睛准确生动地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这就叫“眼睛会说话”。 “喜怒哀乐”都能从他的眼中看出来,可是这花费了他多少时间和艰苦的训练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激发情感)从没有神到会说话,多么大的进步!这都是因为梅兰芳的——
(引读:——勤学苦练)
师:这样让人敬佩的梅兰芳,小朋友们要不要向他学习?
师:那就赶紧坐正,我看看谁能像梅大师一样,眼睛紧盯、注视着季老师。
(生再读这段话)
师:小朋友们的眼神都发光呢,都很有神儿。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一次次品读,感受到了梅兰芳学唱京剧所付出的努力,诠释了“勤学苦练”四个字的真正内涵。本节课的尾声,我播放了一小部分京剧片段。当学生的耳畔再次响起戏曲的起承转合时,学生的脸上不由露出钦佩与向往的神情。一曲歌,一声婉转;一个调,一声悠扬,跨越了千年的岁月,印于课本,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也许这短短的一堂课,也许这寥寥的几句话,便让孩子们触摸到了传统文化厚重的扉页,学生们发自内心对梅兰芳的真情演绎,是一次与文本的相逢,更是一次与传统文化的相遇。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