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蹈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2018-01-05李鑫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舞蹈教育综合素质提升

李鑫

摘 要:舞蹈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种形式,积极发挥自身美育的功能,使大学生在舞蹈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增长知识、强身健体、增强气质、强化心理,而且通过对大学生的美感启发和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舞蹈教育以自身独特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对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品质、道德情操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作用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202-02

一、舞蹈教育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它是指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它大致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五部分。从教育学的角度而言,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外,还要对大学生外在的身体素质、内在的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在当前人类即将迈入知识经济社会,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已成必然。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舞蹈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在高校教书育人的活动中担负着两大职责。一是培养专业的舞蹈艺术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发挥自身独特的美育功能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审美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无疑是一个有效的举措。通过舞蹈学习,不仅可以改变和矫正学生不良的坐、立、行的体态习惯,使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得到匀称和谐发展、增强学生内在气质和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陶冶情操,使学生内心得到强化,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自信的思想感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参与舞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舞蹈是美的艺术,它以自身美育的功能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舞蹈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可概括为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舞蹈艺术所要求的身体素质属于运动素质,它是对特定的舞蹈专业学生而言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高校舞蹈教育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主要是指健康素质。在我国古代,舞蹈最早起源于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古书《逸士传》中有记载:远在尧帝时期,成群的老人聚集在一起“击壤而歌”,这里的“壤”是指一种古老的手舞足蹈的游戏,这里的“歌”唱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从这些记载可发现,舞蹈源于生活,先民们懂得通过舞蹈或运动游戏的方式锻炼身体,以增强身体抵抗力,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在早期的人类医学中,舞蹈对身体具有一定的医疗功能。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文明既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同时给人类健康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由此,人们对人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健身娱乐、运动方式予以了更多的关注。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体运动形式,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身体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舞蹈教育通过采用一系列的舞蹈形体动作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正确的站立形态、优美的舞蹈动作以及协调匀称的体态外形,使学生具备身体素质所必需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性、直立性、稳定性、外开性。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而动作离不开手脚以及身体各关节的活动,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舞蹈体能训练,可以很好地起到活动筋骨、调理肌肉、协调四肢、纠正姿态、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舞蹈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組成部分,是先天和后天的结合,情绪内核的外在表现。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更会强调心理的健康。能拥有一个匀称、健美的外形和健康、良好的心理是现代社会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又生活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随着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生活节奏的紧张化,价值观念的世俗化,大学生的心理波动和压力也在与日俱增,具体表现在遇事自主解决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等。研究发现,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身心疾病已经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及产生轻生的主要原因,需要通过可行的方法给予学生科学正确的正面引导,使他们的心理压力和障碍得到有效缓解和释放,通过健康适宜的活动方式,对大学生心理进行科学训练,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舞蹈既是身体活动,同时也是心理活动。舞蹈在调节心理状态方面有独特的功效。舞蹈与其他人体运动形式一样,能够带来良好的自娱效果,大学生在进行舞蹈活动的同时可使身体和心理得到愉悦与满足。研究表明,舞蹈运动能够改善情绪,这是由于舞蹈教育通过自身寓教于乐的教育特点,使大学生在舞蹈训练或舞蹈活动中,身体运动轻松自然,通过舞蹈表现能够产生内心愉悦,身心得以充分的释放,因而在舞蹈活动中大学生心情舒畅,致使原有的紧张、焦虑、抑郁、困惑、气愤、疲劳、自卑等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舞蹈艺术活动或训练,虽然有点辛苦、有点累,但能使人心情愉悦、身体轻松、身心舒畅。理论和实践证明,在高校经常开展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强化大学生心理,促使大学生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大方,敢于表现,充满朝气、活力和自信,遇事在情绪上能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因此,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舞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质

审美观是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审美观点、抱什么样的审美态度和运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进行审美活动的总称,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审美观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人们对美丑的基本观点,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社会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高校大学生只有在对美的概念有了清楚的认识,明确了什么样的审美观才是正确的审美观时,他们才会真正意义上去认识美、发现美,也才会去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因此,对大学生的审美品质的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endprint

舞蹈教育是一种美育。所谓“美育又称美的教育,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舞蹈艺术教育通过人体动作、姿态、表情、内心情感的展现创造出形象各异、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它为大学生提供和构筑了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舞蹈艺术教育运用自身的美育功能美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对自然美、艺术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增强他们对人世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舞蹈艺术教育以它特有的美育方式,潜移默化的教育大学生热爱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事物,憎恶一切“假恶丑”的行径。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世界,认识“真善美”,辨别“假恶丑”,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质,增强大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真善美”是美的最高境界,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理想的最高精神境界。舞蹈艺术教育将“真善美”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达到美化心灵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质。

五、舞蹈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高校学生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培养,其中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影响最大。对于一个缺乏理想与道德修养、不能明辨是非的学生而言,他的意志力、毅力和恒心都是非常脆弱的。本有远大前程的学生,由于一时糊涂、是非不分,造成意志摇摆甚至思想品德的错误,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让人惋惜。舞蹈艺术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观的形成。

舞蹈虽是美的艺术,但同时又是残酷的艺术,在舞蹈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完美的舞蹈动作形成必须经受痛苦艰辛的训练,经千锤百炼才能得以实现,这就需要学生在训练中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训练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面对疼痛和辛苦的挑战与抉择,一旦选择坚持,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就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舞蹈艺术教育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与完美的舞蹈动作相结合,塑造出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的舞蹈艺术形象,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质,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净化他们的灵魂。舞蹈教育运用艺术的表现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情、情感体验等去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生动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赞美英雄,歌颂先进去教育学生什么是光荣;通过鞭策落后不文明的行为举止去教育学生什么是可耻。让学生从舞蹈艺术反映的先进事迹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此外,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会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舞蹈,通过学习可以认识这些国家、民族的历史背景及风土人情,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并从人类共性中汲取美好的精神产品,从而陶冶情操。舞蹈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通过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感受、自我体验的形式予以实现的,它真正体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教育原则,符合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六、结语

总之,舞蹈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种形式,以自身独特的美育功能,让大学生在舞蹈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使大学生增长知识、强身健体、增强气质、强化心理,而且通过舞蹈这个审美媒介对大学生的美感进行启发和教育,达到增強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化心灵,发展想象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舞蹈教育对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品质、道德情操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中的美育功能研究》(课题批准号:湘教通【2016】395号文件项目16C0815)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温柔.舞蹈生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4]编著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舞蹈教育综合素质提升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舞蹈活动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