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指导看图写话的五个要点

2018-01-05朱淑芳

新教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通顺小猪课外

朱淑芳

看图写话的训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树立写话的自信心,为顺利过渡到第二学段的习作打好基础。但是低年级的学生每每提到写话,大多是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草草写上几句应付了事的学生并不少。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引领他们走进写话乐园,让他们在写话中感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兴趣,至关重要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看图写话的动力。怎样让一个班级中各种学习程度的学生都爱上看图写话?这需要教师费很多心思。笔者通常会从“学写一句话”来开启学生的写话乐途。先布置学生学写一句话,不拘长短,每天挑选最好的几句,念给全班同学听;再把这些作品打印成册,发给学生课外看看;每次在写话得“优”的作品中任意挑选出两三个,由作者读给全班同学听。对于语文基础一般的学生,笔者适当降低评价水准,只要语句通顺、会适当运用好词好句的,都给“优”等级,以增强他们写话的信心;对于学困生,只要他们能用比较通顺的语句把图意说出来,笔者就会及时表扬和鼓励。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写话的热情就比较高涨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谈写话色变”了。

二、说图,必不可少的前奏

在看图写话训练中,“说”是很重要的环节。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化,努力营造活跃主动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找到提示语的答案。接着教给正确的看图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仔细看图,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初步感知图画大概内容。要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有条理地说。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抓细节,通过仔细观察,从图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去推测这些人物在干什么,想什么,说什么。多幅图的看图写话,要引导学生想想图与图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存在哪些联系,时间和地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将多幅图的内容写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在说的过程中,以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只要学生能说出图画的大概意思,教师就要予以肯定。有些学生用词不够准确,比如在描写活动场景中,一些学生往往不能准确地运用动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曾做这样的尝试:把描述图画时可以用上的动作词语在黑板上出示,让学生有所选择地加以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对于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印象颇深,在说话中动词的运用就比较自如了。

三、写话,从扶到放,循序渐进

很多学生乐意表达,但真正动起笔来却常会出现说与写脱节的情况。教师除了多表扬与鼓励外,还要善于在方法传授上动动脑筋,比如进行填空式的写话训练,教师给开头、结尾,要求学生就画面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描写,可以是画面中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进行了一些类似训练之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会有所提高。之后,再慢慢地让他们把开头、结尾给加进去,如此从扶到放,能帮助学生把看图写话写具体、生动。例如,教学绘本作文《小猪变形记》。故事说的是一只小猪羡慕别人,模仿了长颈鹿、斑马、大象等动物,变来变去,闹出了不少笑话,最终明白了爱自己,最幸福。笔者借助绘本阅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采取模仿练写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用笔尖为小猪精彩“变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说”画面意思,提炼出相关的句型,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训练说话。如,小猪把自己装扮成了斑马,它会怎样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新外套?如果小猪想变成长鼻子、大耳朵的大象,该怎么变?引导学生用句式说一说:“我是一只了不起的?摇?摇?摇 ?摇 ?摇?摇?摇?摇,我能?摇?摇 ?摇 ?摇 ?摇 ?摇?摇?摇。”当小猪变形被别人识破时,别的动物又是怎么说的?给出另一个句式:“你不是?摇?摇?摇 ?摇 ?摇?摇?摇?摇,你是?摇?摇?摇 ?摇 ?摇?摇?摇?摇。”让学生进行表达,这样他们说起来就通顺了许多。之后,激发学生想象:这是一只特别爱模仿别人的小猪,它还可能想模仿谁呢?先同桌互说,再进行班级交流。笔者把学生所说的一些好词,板书于黑板上,以备学生写时参考。学生动笔写时,笔者将以上句式整合起来,设计了以下填空式训练:

小猪觉得变成?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很有意思,他(怎么做)?摇?摇?摇 ?摇?摇?摇?摇。在路上,他遇到了?摇?摇?摇 ?摇?摇,他说:“?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说:“?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结果,?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

从学生交上来的写话作业来看,这样的训练效果很显著,且不说那些能说会写的学生写得活灵活现,就算是平日里看图写话水平一般的学生,都能把这个故事写得比较精彩,因此这堂课的引导还是成功的。

四、积累,充分的保证

写好看图写话,课外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但能在课外主动进行积累的学生并不多,多数学生不能真正地静下心來进行阅读,阅读多是停留在一种比较浅显的层面。积累少了,写话时也就显得无话可说,更谈不上生动有趣了。因此,教师要想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阅读、去积累。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积累。在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所得。其次,鼓励学生课外进行阅读积累。每天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让学生讲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念念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或者摘抄下来,请家长给予肯定,为之加油。还可以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想办法予以鼓励,比如在班级中树立榜样、设立积分奖励制度等,以竞赛评比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积累。第三,利用一些课外读物进行点评。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儿歌童谣的诵读,学生就算只记住只言片语,那也是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积淀;花点时间,师生一起找些好文章,共同来欣赏点评:读一读,说一说,文章写得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词语或句子表达得特别好?记一记,如果让你来写,你还可能会怎么表达?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记一记,说一说,学生的印象也就深刻多了。

五、修改,让写话更精彩

教学生初步学习修改写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修改写话难度大,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可以告诉学生,好文章是一遍一遍改出来的;可以展示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师生一起进行点评,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写得不够?可以怎么修改?教师进行面批,指出学生写话的不足之处,师生共同修改。让学生尝试改一改自己的写话作品,教他们把自己的写话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能不能加上一些好词好句,改完之后再读一读,是否比之前有了进步。

以兴趣为“老师”,循序渐进,敢“说”乐“写”,相信对于每个学生而言,看图写话都将不再是难事!

(作者单位:福建省云霄县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顺小猪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读写大闯关
可爱的小猪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句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