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学类文本鉴赏教学实效的方法探微
2018-01-05蓝兴启
蓝兴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里的“欣赏和评价”实际上就涉及一种文艺审美活动——文学鉴赏。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学类文本。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使他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得到文学鉴赏的启蒙。
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鉴赏
1. 变换字词法。通过变换原文中的某些字词再与原文进行比较,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遣词用字进行深入辨析,體会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独到之处。一位教师引导学生鉴赏《景阳冈》中描写武松与老虎相遇的片段时故意说:“此处描写,老虎的动作是‘扑‘掀‘剪,而武松只有一个动作——‘闪,太一般了,而且重复雷同,不如换成‘躲‘跳‘跃。”学生顿时议论纷纷,一方同意换,理由是武松此时是避其锋芒,“躲”有“躲避”之意,比“闪”准确,“跳”和“跃”动作大,也更体现出武松的武艺高强;另一方则认为当时武松猝不及防,“闪”是他的第一反应,换成“躲”会让读者觉得武松怕虎,有损英雄形象,而且“闪”的时间短,更能突出武松的反应快,动作敏捷,不能换。这样的赏析,立足于细读文本,使学生对作品的用词之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删减原文法。即对某些内容进行删减后再与原文比较,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与表达的关系进行深层思考。如《景阳冈》教学中,教师故意说,武松上山看到告示时的心理活动有损英雄形象,应该删去。细读文本后,有学生提出异议,说武松当时虽然犹豫了一下,但他最后还是决定“不能回去”,还原了英雄本性。再说武松也是人,心里有一点点害怕是很正常的,这样的描写更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还有学生提出武松开始是不相信有虎才上山的,此时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此处描写恰恰是突出武松无畏性格的点睛之笔。如此删减对比,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这段心理描写的真实、贴切和对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
3. 想象表演法。阅读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小学生的文学鉴赏更是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领略文本的奥妙。如《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小嘎子与胖墩儿摔跤的情形。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让两位同学表演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感受小嘎子在摔跤过程中不断变换动作的原因,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 朗读体悟法。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颇具音韵美和意境美,宜用朗读法进行鉴赏,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获得文学鉴赏的审美愉悦。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用心鉴赏《匆匆》,领略它独特的魅力。学生边读边品,有的说开篇第一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有的说“过去的日子如青烟”一句节奏轻快,比喻贴切、形象;还有的说,特别喜欢第三自然段的叠词,韵味十足……
二、立足教材文本,进行整合延伸
1. 赏析片段,延伸整部。《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城南旧事》的序言。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后,抓住课文结尾处的“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对学生说:“作者所想念的人物里,有个叫妞儿的女孩,和她年龄相仿,但她没有亲生父母,养父母经常打她,和英子在一起,是她唯一快乐的时光。你想了解她吗?”如此巧妙引导,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对《城南旧事》进行“品词析句”,静心感受作者舒缓、沉静的语言和对老北京的怀念之情。
2. 立足一篇,延伸其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内容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教师在教学时,以《少年闰土》为立足点,从整体入手,以闰土的前后变化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鉴赏《故乡》原著。学生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润土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探寻闰土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感知当时社会的黑暗,深入理解《故乡》的主旨。在学生认识到鲁迅是“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大声疾呼的平民作家”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闰土引出祥林嫂、孔乙己、阿Q等其他经典人物,引导他们用“前后对照,理解主旨”的方法在课后阅读《故乡》《孔乙己》《阿Q正传》。有了方法引领,小学生鉴赏起这些作品也就不再感觉那么吃力了。
3. 同类题材,对比鉴赏。同类题材对比鉴赏就是把主题、内容相近的文本联系起来鉴赏,这是一种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文本鉴赏方法。采用此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这些文本的共性,还可以让他们更加具体地感悟各个文本人物形象和表达方式的独到之处。如《晏子使楚》和《将相和》虽处五年级下册的不同单元,但因为同是写古代“机智人物”,存在诸多可比性,一位教师将他们放在一起,进行多角度对比鉴赏。
(1)人物形象对比鉴赏。这位教师让学生细读文本,找出同是“机智人物”的蔺相如与晏子有什么不同之处。有学生读后指出,蔺相如的机智不仅表现在他的语言上,还表现在他的行为上,如在完璧归赵时以撞柱相胁,在渑池会上又拿命逼秦王击缶;而晏子的机智主要是思维、反应上的机智。有的学生提出秦强而赵弱,蔺相如的机智是“临危不惧”的机智;而齐国和楚国旗鼓相当,晏子的机智是“绵里藏针”的机智。教师趁热打铁,请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对比赏析。有的学生说,晏子作为出访的使臣说话时有理、有据、有节,而蔺相如面对强暴的秦王,表现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有的学生说,晏子的语言温文尔雅,机智幽默,蔺相如的语言一字千钧,掷地有声。师适时总结:同是“机智人物”,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物的性格不同,语言风格也就有所不同,这就是人物形象的“个性化”。
(2)表达特色对比鉴赏。在深入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这位教师就文本的表达特色方面,让学生找找这两篇课文的异同。很快有学生提出,它们都采用了通过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另有学生指出它们的结构也很相似,都是由三个小故事构成的,不同的是《晏子使楚》用最后一个自然段来总结整个故事,是分总的结构,而《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是相对独立的,是并列结构。但马上又有学生不同意,指出《将相和》的三个小故事表面看是独立的,其实它们有内在的因果关系,而且《将相和》的结尾也有一个总结句,它并不是并列结构。一方反驳说《将相和》最后一句只是第三个小故事的结尾,它没有单独成段;另一方针锋相对,说那只是形式,从内容上看,它也是全文的结尾……如此欣赏评价,不仅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加准确、具体、到位,避免了概念化、程式化的倾向,还让他们对文本的表达艺术有了进一步的领悟,由此也就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鉴赏文本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中心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