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模块化与一体化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05魏秋兰蔺宏良
魏秋兰 蔺宏良
摘 要 在深入剖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目前课程体系特点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模块化教学内涵以及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设计,介绍一体化教学优势,探讨该专业实施模块化与一体化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慕课;模块化教学;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0-0138-03
Research on Teaching Model of Modular Combined with Inte-gration Applied in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Specialty//WEI Qiulan, LIN Hongliang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eep insight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major, the connotation of modular tea-
ching and modular teaching design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Moreov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grated tea-
ching was introduced, and the detail methods of teaching mode re-for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odular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major.
Key words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MOOC; modular teaching; integrated teaching
1 前言
随着教育技术不断进步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像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的教育方式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新话题,但是无论怎么变化,职业教育的宗旨仍然是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近十多年的教学改革,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终于从以实用为目的,认为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即可,不必追求知识體系的完整性,或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文化基础要扎实,专业知识面要宽泛,过渡到不仅要为学生就业做准备,锻炼其较强的岗位能力,还要为其以后发展奠定基础,培养较全面的能力和素质;而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作为主流[1]。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模块化课程设置是当前我国高职普遍认可的教育模式[2];一体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近年来,有很多文章研究如何将模块化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二者有效结合起来,但大多都是提出对教学、教师和教学场地的要求,对具体如何实施没有说明或举例。那么,作为高职院校热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应如何将模块化和一体化结合用于专业教学?
2 目前的课程体系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目标是培养从事汽车等各类机动车的电气与电路的运行、调试、维修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图1为当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定位已比较清晰,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课程设置仍没有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知识积累是片段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由于场地受到限制,硬件设施得不到保证,专业课程基本是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需先示范并讲解注意事项。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实际操作时间较短,严重影响实践能力锻炼,与“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3 模块化教学设计
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即模块式技能培训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1]。MES强调从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这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培养学生较全面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指导思想相吻合[4]。模块化教学把培养目标中各种技能等级的应知、应会部分,按其性质不同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模块,有顺序地实施,逐块达标。如汽车维修工初级工应知应会为“总模块”,“会做汽车的维护与保养”和“会简单故障排除”等分项技能为“分模块”,“换机油”“拧螺丝”“查电路”等单项技能为“子模块”。这三个层次模块组成模块体系。
模块化教学中的课程设置要有独特的要求
首先,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模块化教学打破了传统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重在知识和技能的灵活应用,各模块能独立成为一个教学单元。
其次,模块中的内容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模块教学只有能力一条线,打破了传统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与实训课的界限,将知识灌输和技能锻炼结合起来。
最后,处理好应会知识与拓展知识的关系。模块化教学内容由于以素质和能力为划分模块,必然会造成知识结构不完整和不系统,内容设计上还要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和持续学习创造接口和条件,增加必要的拓展性的教学内容。
结合行业、企业调研进行课程的模块化设计 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理论与生产相结合,与企业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最终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分析和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如图2所示),将学习领域划分为初级模块、中级模块和高级模块。
初级模块包含公共学习领域、发动机基础、手动变速箱、底盘基础、电气及诊断专用工具、基础电路识读、车辆和系统的保养与维护等;中级模块包含发动机机械和管理系统的检查和修理、自动变速箱、底盘电控系统维护、车身电气系统及网络系统检车和修理等;高级模块包括汽车新技术、汽车疑难故障案例解析、顶岗实习、拓展学习领域、毕业设计与答辩。
学生经过初级模块学习可达到初级工水平,具备一般汽车的保养与维护能力;第二学年通过中级模块学习可以达到中级工水平,具备常见车辆系统与总成的检测、诊断与修复的能力;第三学年上学期学习汽车新技术和疑难杂症案例解析,进行毕业设计,下学期顶岗实习并答辩。通过三年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现场分析和解决汽车实际问题能力,道德素质、职业能力、发展潜力各个方面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4 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体化教学适用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 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就必须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设计“学习”活动,在这里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将理论、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解与实训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非常適合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5-6]。
教学内容模块化与教学形式一体化设计 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中级模块中子模块“网络系统的检查与修理”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设计后,如表1所示,课堂教学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教学总结等环节,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企业与学校接轨。教学场地须为理实一体化且有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系统。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通过示范、自学、训练、讨论、总结、创新等环节,体验真正的“工作过程”,实现能力提升和拓展知识的目的。
5 结束语
课程设置模块化与教学方式一体化,二者结合,教学方式更富有变化和易于调整。再加上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学习内容实用化,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职业能力,使之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进峰.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0-41.
[2]焦亮.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科技展望,2015(1):17.
[3]陈曙红,任振林.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计划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5):126-127.
[4]陈松.高职院校汽车维修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42-44.
[5]曾丹.汽车专业一体化与模块化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0(17):204.
[6]黄关山.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小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