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

2018-01-05彭召波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27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江苏校企合作

彭召波

摘 要 江苏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强化试点工作组织、政策与经费保障,强化试点工作过程监控,强化双元育人机制构建,强化“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注重科学研究和宣传推广,形成了地区、企业、高职院、中职校四维试点模式。但综合来看,还存在专业课程安排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自身培养能力仍显不足,现代学徒制促进机制缺乏规范、保障乏力等问题。未来,需要构建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专兼结合、互聘共用的“双导师”队伍,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的职业教育参与度,推进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江苏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7-0050-06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于2015年公布165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包括17个地区、13个行业协会、8家企业、100所高职院校、27所中职学校,其中江苏的3个地区、1家企业和6所高职院校入选,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我国全面启动。

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南通市、常州市科教城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职院以及海澜集团均按照教育部审定的试点工作任务书有序推进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2017年,江苏积极组织申报第二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并有4所高职院和5所中职学校成功入选。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了有条件、基础好的4个县(市、区)和22所职业学校开展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参与企业52家、职业学校29所、试点专业点37个。

笔者参与了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政策制订、项目遴选、过程监控和年检报告分析,对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一、江苏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一)强化试点工作组织、政策与经费保障

江苏出台《省教育厅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试点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设立全省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办公室,负责试点工作的研究、指导与推进,开展试点工作的申报、遴选和过程管理等工作。成立试点工作专家指导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指导和咨询。在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等“十三五”省级职业教育创建项目评审中,对省级以上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学校予以优先支持。各试点地区均出台了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落实专项经费。如南通市出台了《南通市现代学徒制试点2016-2018年经费预算方案》,并拨付相应资金,近两年拨付资金916万元。

(二)强化试点工作过程监控

省教育厅通过组织全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编印各试点单位所在地方政府出台的推进现代学徒制方面政策文件、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监控,建立健全试点工作交流、总结和检查制度。各试点单位加强对试点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报送专题简报,及时沟通信息,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试点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三)强化双元育人机制构建

試点工作开展以来,试点学校与试点企业积极开展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一是校企联合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招生招工制度,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录取行为和企业用工程序,促进学生就业。如常熟市教育局印发了《现代学徒制招生(工)实施办法(试行)》。二是精心挑选企业,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如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国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龙城旅游控股集团合作开展旅游服务专业群学徒制人才培养。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与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

(四)强化“双导师”教学团队建设

不少试点单位探索人事制度改革,突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进一步打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通道,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人员互聘互用。一是校企联合建立“双导师”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制度,企业推荐、校企共聘。如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建设“双导师”工作站,明确了师傅和教师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二是校企双向挂职锻炼制度,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参加岗位实操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技术专家到学校从教提升教学水平。如东县鼓励试点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向挂职锻炼,充分用足“流动编制”,鼓励企业选派优秀专家、技能人才到校兼职,鼓励学校选派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

(五)注重科学研究和宣传推广

江苏省各试点单位坚持边试点边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把试点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上升成为理论,不断探索出可借鉴、可推广的试点工作模式和改革案例,推动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省教育厅委托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首批试点院校开展《江苏省高职创新发展系列课题—现代学徒制研究》,为行政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试点形成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昆山模式”由电子机电类专业向校内每个专业群拓展;省经信委召开“昆山模式”现场推进会,明确表示将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制造类企业,比照“昆山模式”开展学徒制技能型人才培养;昆山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意见》,明确全面推广“昆山模式”;省内外已有10多所职业院校开始与昆山政企接洽,商讨以此模式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

二、江苏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主要模式

(一)以地区为单位整体试点

以设区市、县(市、区)作为试点单位,辖区内所有职业学校适合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均应试行现代学徒制,统筹辖区内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合理确定试点专业和学生规模。如无锡市作为教育部首批试点地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推动,营造良好氛围,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取得成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将试点工作列入2016年全市深化改革重点工作目标和2017年全市突出抓好的24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明确由分管副市长负责,市教育局主抓,市发改委、经信委人社局、工商联等部门协同,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分季度明确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要求,工作情况每个季度末汇总上报市委改革办,作为年底考核各相关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市政府成立由副秘书长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农委、工商联等七部门组成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市教育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市发改委等其他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二是出台工作意见。制定《无锡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任务书》,制定了《关于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由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全市各地各部门组织实施。三是培育重点项目。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无锡市现代学徒制重点项目评选标准》,“十三五”期间投入1000万元专项经费,遴选培育100个“无锡市现代学徒制重点项目”,每个重点项目支持工作经费10万元。目前,全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有22所,合作企业包括海澜集团、红豆集团等50多家骨干企业。四是强化科研引领。市教育局成立试点工作专家指导小组,依托在锡高校成立“无锡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建立试点院校研究协作共同体,集中力量开展课题攻关,研究开发试点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等文件。围绕解决现代学徒制重点难点问题,立项一批无锡市级科研课题,并给予1万~2万元的经费资助。

(二)企业牵头开展试点

海澜集团作为教育部公布的首批8家试点企业之一,组建海澜现代学徒制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项目教学指导委员会,以《现代学徒制项目校企、校校合作章程》为中心,完善招生、教学、管理、安全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形成人才培养“315”新模式,即“3”融合、“1”对接、“5”优势。“3”融合:一是证书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及企业上岗技能标准,学生修完学業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国家职业技能证书以及由海澜集团颁发的企业技能证书;二是身份融合,学员毕业后在海澜集团就业,学生具有学生与海澜员工双身份;三是校企融合,实现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认证与就业的统一。“1”对接:实现了学生即员工、员工即学生的身份转换。学生在海澜集团实习即为海澜一份子,毕业直接签约成为正式员工。“5”优势:入学即入企、毕业即就业、教材即手册、课堂即车间、老师即师傅。根据海澜集团目标岗位群,校企共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职业通识教育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岗位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形成从学生到学徒到员工三段式校企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

(三)高职院校牵头开展试点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昆山开发区人社局、开发区内7家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组建以现代学徒制方式开展人才培养的“昆山学院”。2017年6月,首批26名2014级现代学徒制学生顺利毕业。同年7月,“现代学徒制‘昆山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一是政企校联合建立三方协同运行机制。政企校三方共同签署《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昆山学院”政企校三方现代学徒制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明确政企校三方的职责与权利。开发区人社局负责对接地方人才政策争取政府支持、统筹合作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每年拿出不低于4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推进;合作企业负责选派指导师傅,提供学徒岗位,提供与正式员工相同的食宿等生活待遇,作为考核主体,实施对学徒的考核与对指导师傅的考评,发放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学徒补贴(1820 元/月/生);学校负责完成基础部分的教学、协同人社局和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安排教师参与学徒期间的集中教学、安排不低于每位学生所缴纳学费(5300元/人/年)的资金支持项目运行、发放企业指导师傅补贴(400 元/人/月)和提供必要的业务指导等。人社局、合作企业和学校组成政企校理事会作为“昆山学院”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其重大事项的决策与项目监管;理事会理事长由人社局代表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分别由学校代表和合作企业代表担任。“政府牵头,学校、多企参与”的组织构架,降低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同行挖角、学徒流失等带来的潜在违约风险,提升了各方承诺信守水平和培养职责履行度,切实保护了企业、学校及学徒的多方利益。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系统的教学组织机制。政企校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三段递进、理实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并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管理,确保分段培养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昆山学院采用“1+0.5+1.5”学段安排(1年通识课程,0.5年专业基础课程,1.5年企业课程)。学校着重完成职业素质类、专业基础类课程;企业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三是三方共同参与,多样化招生招工途径。“昆山学院”理事会根据昆山开发区产业结构布局、高技能人才需求,制定昆山开发区人才需求规划和对应的昆山学院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政企校组成现代学徒制招生工作组,共同拟定现代学徒制招生(准招工)方案和面试题库,共同组织招考面试。面向普通高中和中职,通过提前招生批次、对口单招和“3+3”中高职衔接项目等途径,开展招生工作。取得学徒资格的学生与培养企业、学校和人社局共同签署培养协议,明确学徒培养的内容和岗位。

四是建立“双导师制”师资队伍,形成师傅评聘、激励机制。昆山学院为每名学徒生配备校内、企业两名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指导教师重点完成校内基础课程的教学、学徒期间的理论教学,同时参与学生学徒期间的学业管理,负责与企业师傅的沟通;企业师傅主要负责学生在学徒期间的实践教学和日常管理,定期进行学徒评价及与学校指导教师沟通学徒的学习情况。政企校三方共同制定了师傅的选聘、管理与激励办法。企业从技术能手和一线管理人员中选拔师傅。学徒培养期间,师傅享受带徒津贴(400元/人/月),接受政企校三方的管理、考核。企业将师傅承担的带徒任务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学校将优秀师傅聘为兼职教师,并给予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的便利,区政府将优秀师傅纳入昆山市人社局高技能人才培训讲师库,并给予补贴。目前,学校已聘请58 名企业师傅全程参与学徒培养,计划学时中有61%由企业师傅实现,发挥了师傅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严格的师傅选拔机制和多方位的激励举措,使师傅具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学徒的快速成长和政府、企业的考核激励,倒逼师傅持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

五是多元主体参与,管理与考评并重。建立开发区人社局、学校、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德、能、勤、绩4个维度开展评价,评价过程中以企业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主要依据,以岗位技能的掌握为核心进行考核;以企业师傅评价为主体,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校内导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的评价。目前,2017 届26 名学徒生全部毕业,被企业招为正式员工。

(四)中职学校牵头开展试点

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和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奇瑞捷豹路虎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该试点项目自2014年7月实施以来,初步形成了现代学徒制框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评价体系,建成了符合英国学徒培训中心标准的现代学徒中心。

一是形成“厂校一体、合作共赢”的深度合作机制。在江苏省教育厅和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支持下,项目以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和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为运行主体,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校企深度合作运行机制。校企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规范了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联合实施人才培养,共享项目实施成果。校企合资共建对接生产的现代学徒中心,利用生产现场开展跟岗培养,形成了“企中校”和“校中企”的学徒培养格局。

二是形成“分工协作、合力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英国制造业协会学徒制认证机构(EAL)和英国沃瑞克沙尔学院(Warwrickshire College)的合作指导下,学校和企业联合构建了对接机械制造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开发了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设置了涵盖职业能力的10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校企联合构建包括管理、教学、研究团队在内的项目团队,分别承担学徒制教师、评估员、内审员、外审员等不同的身份。通过邀请英国专家来校培训和赴英国跟岗培训的形式,提升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学校、企业、英国理工科及制造业技术行业技能理事会(SEMTA)等多方电话会议的形式,定期开展交流和研讨,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1]。

三是形成“对接岗位、合创共享”的课程资源开发。根据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校企合作编制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学内容。学校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专题调研,与企业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在充分了解岗位需求及对应职业能力的前提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能力标准”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组。

四是形成“双方导师、合作共教”的教育教学模式。项目设立了“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承担教育教学,共同完成学徒课程的授课。教学任务的分工上,学校教师完成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企业技术人员完成安全生产、精益生产等企业综合课程以及跟岗培训期间的岗位技能课的教学。第一年的时间主要在学校的学徒中心;第二年的时间部分在学校的学徒中心、部分在企业的生产车间;第三年的时间主要在企业的生产车间,特别是最后半年的时间,全部安排在企业跟岗培训。

五是形成“对接生产、合资共建”的学徒中心建设。在校内兴建“中英现代学徒培训中心”。中心设置机械加工、机电维护、电气安装、电子装配、焊接、工业机器人、信息中心等各大功能区域,全面覆盖英国机电维护技师学徒制的理论和基础技能课程标准。该学徒培训中心高度匹配企业生产车间标准,符合英国学徒中心认证要求,已成为获得英国权威机构认证的集学徒制教师培训认证、学徒培养认证于一体的学徒培训基地。

六是形成“注重发展、合力共评”的复合评价体系。借鉴英国学徒制课程中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校企合作开发了涵盖教学评价和行为评价的复合评价体系,实行教评分离。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评估员评价、内审员评价和外审员评价,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课堂评价、考试评价、考核评价、访谈评价等形式,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在多方评价的基础上,由内审员对每门课程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由外审员对项目各阶段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首批30名学徒已顺利毕业,全部成为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的正式员工。

另外,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在试点模具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中,充分突显校企双方主体作用,做到教育教学“六共建”。一是共定方案。在相互走访、共同调研和参照德国工商行会或手工业行会相关专业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学校、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共建课程。借鉴“双元制”课程体系,结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定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以基础课程知识够用、专业课程知识实用为原则,以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为出发点,选择和序化课程内容,共建课程资源。三是共建基地。学校提供理论教学的教室和部分基础技能训练的场室,并按要求配套相关的教学设备;企业在工厂内建设专门用于实践教学的培训中心或岗位学习的场所;学校和企业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资金,保证课程实施中实习耗材的添置和设备的维修。四是共建师资。学校按课程要求安排优秀的理论教师,并经过德国教学法等系统培训;企业选聘行业内技术骨干,通过德国工商行会或手工业行会培训,获得培训师资格证书,学校理论教师和企业培训师组成“双师型”工作团队。五是共施教育。学校承担学生的文化基礎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组织和指导相关教学实践活动,并负责日常教育与管理。企业承担专业实践教学,组织和指导相关实习教学活动,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实习教学进行指导和管理。学校班主任、教师与企业培训中心经理、培训师定期交流学生思想、学习情况,齐抓共管。六是共同评价。每个学习模块结束,学校和企业都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一次面对面评价,学校评价时邀请企业培训中心主任、培训师参与评价;企业评价时邀请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参与评价。评价中,围绕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专业知识、学习态度、文明生产、社会行为、安全生产等进行。

三、江苏推进现代学徒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课程安排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在常规的职业教育中,通常由学校决定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以及评价体系;现代学徒制要求专业课程必须依据企业需求来安排。目前不少职业院校还不能完全区分两种专业课程体系,导致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不高。有些职业院校过多强调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培养明显不足;而另一些职业院校片面地将现代学徒制看作企业实习实践,从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足[2]。

(二)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无论是在现代学徒制推进方面,还是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都不高,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数量占比不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不深。参与企业较少涉及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联合技术研发等方面。原因主要包括:对于企业的激励措施不实、经费投入不足;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不力、法律刚性约束缺失。

(三)职业院校自身培养能力不足

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的重视程度不一、合作程度不均衡、内生动力不足。一些职业院校不愿意主动对接企业的需求,为了应付考核、项目验收需要而被动开展学徒制试点,忽略了具体操作举措及实施过程的监督推进,对于教师进入相关企业的激励措施落实也不到位,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匹配岗位需求。由于担心现代学徒制实施带来较大的人、财、物方面的压力,一些职业院校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动力明显不足。

(四)现代学徒制促进机制缺乏规范、保障乏力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既需要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尚未明确一些重要的法律关系,如《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均没有相关条文确立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地位,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也迟迟未能出台。导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尚未明确,激励政策措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政府已有的少数税费减免等利好政策有诸多附加条件及繁琐手续,难以真正吸引企业方积极主动参与。

四、江苏现代学徒制实施展望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人才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到2020年,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17%,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由616人提高至700人。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苏发[2017]3号)明确指出,培养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建立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行学徒制、“双导师制”“双元制”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然而,据省经信委统计,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江苏制造业已出现“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现状。仅苏锡常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就达3000家以上,由此造成的操作、维护、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超过10万人。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的战略选择。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指出,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目标是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当前,现代学徒制还需进一步深入实践探索,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系列政策、方法、标准等体系来支撑这一技能人才培养模式[3]。今后,江苏将进一步细化落实试点工作任务,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现代学徒制。

(一)构建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开展课程改革,积极开展企业调研,对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予以充分考虑。根据调研结果,调整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习实践的课时分配,精选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职业适应性,彰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特性。

(二)建设专兼结合、互聘共用的“双导师”队伍

首先,增加在校教师的企业实践机会和时间,每年选派教师参加赴企业顶岗实践,熟悉企业实际运转情况,促进教师熟练运用企业案例开展课堂场景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抽象专业理论的掌握程度。其次,学校聘请高技能的企业师傅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明确企业师傅的人才培养责任和待遇,通过企业师傅的实训环节指导和校内开设讲座等多种形式,提升学徒专业技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的职业教育参与度

加快推进《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立法进程,以法律形式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权利和激励机制[4],提高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切实保证院校和企業的合作共赢,保障学生和师傅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收获和提升。逐步实施职业院校学历与职业资格挂钩的人才评价体系,职业资格的取得应成为学生拿到学历的必要条件,使学生重视对企业实践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与今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降低企业培训成本。校企共同负责学徒制评价,在校成绩由院校考评,实训表现由企业评价,合理设置成绩和实训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科学合理地评定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推进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

各试点单位要坚持边试点边研究,将试点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提炼成具有可借鉴、可推广的试点工作模式和创新案例,带动全省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的普遍开展。各试点市、县重点从管理机制、师资建设、资金投入、企业激励机制等方面出台明确的政策措施,探索区域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有效途径。各试点学校应重点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

参 考 文 献

[1]席东梅.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发展新“通途”—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侧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7-54.

[2]祝木伟.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0):16-19.

[3]张志,赵鹏飞,李海东.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30-33.

[4]杨青.现代学徒制立法的理念、路径和要素[J].教育与职业,2016(22):5-9.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江苏校企合作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图说江苏制造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