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1-05武全民

新一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激趣初中数学探究

武全民

摘 要:初中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积极性,感到难学,甚至带有“厌烦”情绪,缺乏探究的信心。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其信心,是数学教师常遇的问题。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激趣;增信;探究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真诚的爱,需要老师用爱心来呵护,用知识来灌溉,用正直、诚信来管理。因此,作为教师,要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友谊,真诚地关心爱护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和親近感,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学生就会因感情的亲近,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诲,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并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对老师失去了感情,也就对他所教的学科失去了兴趣。

二、让老师的“爱”把知识变得“可爱”

针对学生学数学存有厌学的现象,我理解他们,欣赏他们,让每一名同学的自尊心、自信心先“昂”起来。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尊,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就等于把他们和数学拉近了一步。倾听他们的心理话,用欣赏的目光听他们把话说完,他们会感觉老师和他们站在一起,从而找到他们的“病症”所在。在树立好每一名学生的自信心以后,我就考虑如何让每一名学生喜欢数学。数学冰冷的数字和枯燥的计算,是学生不喜欢数学的重要原因,如果再加上老师冰冷的脸色和枯燥的语言,那学生的数学课肯定是在“备受煎熬”中度过了,所以,我在精挑细选最经典的题目的同时,力求提高自己的知识面、语言水平,让我的数学课真正做到气氛活跃,让学生在欢笑中加深记忆,得到的知识想忘都忘不掉。我常常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连珠妙语的设计,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常识让全班同学时而兴奋,时而静默,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掌声如潮,而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己平时对教材的高层次理解,对各学科领域广泛性的了解。而要用丰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大脑,没有对学生刻骨铭心的爱是做不到的,是教师的爱让数学课变的可爱,让数学知识变的可爱。就拿学生找到不同的题解方法来说吧,我会用一句:噢,原来条条大路通罗马啊!让学生倍感亲切有力。因此,每逢数学课,每一个学生都是心里痒痒的,迫不及待的想痛快一番,爱上数学课,就自然而然地爱上数学了。

三、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分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强,对带竞争性和游戏性的活动兴趣很高。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轻松愉快地接受和巩固知识。如在几何概念的复习上,可先把全班学生分为红蓝两队,每队基础分为0分,凡答对一个问题者加10分,答错者扣10分,规定复习时间为15分钟之后由教师提问。再如可改变以往练习课堂上学生练,教师评的老传统,按组比赛。每人一题,做完往后传,看哪一组先做完,而且最正确。这一类的活动,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小奖品,发给获胜的组。这样可使学生在竞争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对数学科产生兴趣。

(二)设置悬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

由于有些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都较薄弱,他们对于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不明白,但只要一点点新鲜的事物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可以说“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个机会,善于创设悬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讲古代与数学有关的故事,或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穿插讲授,使学生感到玄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给七年级学生做过两个游戏:1.让学生随意想好一个数,然后按老师的要求进行计算,老师就能讲出所得的结果;2.让学生把自己的年龄乘67,只要把得数的末位两数讲给老师听,老师就可以讲出他们的年龄。学生做了这两个游戏后,感到很奇怪,这时我便对他们说:“这就是数学的威力,同学们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请学好数学,以后我会告诉你们解题方法的。”这里故意不讲出解题方法,让学生的心悬着,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快速抢答,增强学生兴趣

一堂课上到三四十分钟以后,学生已经感到疲惫,有些心不在焉了,利用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争强好胜的心理,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会使学生再次振奋起来。“快速抢答”能达到这一效果。具体做法是教师课前准备几道能巩固新知识的基础性题目,可以让学生举手直接起来回答问题的方法。教学中利用快速抢答,既提高了课堂最后几分钟的效率,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尽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多种多样,但其宗旨和核心是一致的,只要教师时刻持着这种心态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行了:教师始终都要站在初中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备课和上课,善于揣摩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他们创设恰当合适的真实情景,让数学走出课堂,把数学融入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真实性,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总之,教师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主导者,让他们自己在发现学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而教师始终都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站在学生身边指导他们学习。教师要善于创造宽松自由的气氛,对学生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宽容,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就有可能学得更主动、生动,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自然就被激发了。

猜你喜欢

激趣初中数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