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思想的来源辨析

2018-01-05刘丽萍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陈独秀来源

[摘要]陈独秀产生二次革命论思想,客观上受到中国社会复杂性、革命艰巨性,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条件的限制,主观上受到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陈独秀自身也有二次革命的思想。

[关键词]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思想;来源

[作者简介]刘丽萍(1987-),女,汉族,甘肃武威人,宁夏理工学院电气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12-0004-02

陈独秀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他创办《新青年》,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发动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培育了整整一代的青年,使他们从三纲五常封建伦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但其二次革命论思想往往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陈独秀把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民主革命当作辛亥革命一样的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且希望它能成为实实在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状况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种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必须取得资产阶级充分的援助,在革命事业中才有阶级的意义和社会的基础。①中国革命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发达了,无产阶级才可能进行本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即第二次革命。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思想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条件及共产国际的指导也有密切的联系。以下将对二次革命论思想的形成原因做简单探析。

一、中国社会状况的复杂性、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是帝国主义在东方矛盾的焦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其复杂。在革命的急剧发展时期,一切阶级及代表人物都公开登台了。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知识分子各持己见。张东荪、梁启超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道路,即发展经济,开发实业,他们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修正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胡适主张实证主义,对社会进行点点滴滴的改良。国外各种思潮纷沓至来,令人眼花缭乱,一时难以分辨。中国的社会阶级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况,统一战线中的阶级力量的組合又是随着革命的发展而变化。革命阵营不断的分化、改组,直、皖、奉系各军阀为争夺中央政权互相渗透、盘根错节。国内的南北和会,名义上是为解决南北分裂,商谈南北和解的问题,实则是为双方党派的权利之争。陈独秀觉悟到“现在还是强盗世界!现在还是公理不敌强权时代!”在《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对外对内两种彻底的觉悟》一文中,他明确指出:对外,要以强力拥护公理,反对帝国主义;对内,要以平民征服政府,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②陈独秀认为,黑暗的军阀及卖国官匪互相勾结的反动政局,是中国政治向民主统一的路上之唯一障碍物,目前第一步的奋斗就是要联合比较进步的党派来打破这种政局。③“二七”惨案使陈独秀看清了:在反动势力非常强大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孤身奋斗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促使他更深刻的体会到走好革命第一步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劳动阶级首先要做的是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国民革命。

二、中国共产党自身条件的局限

第一次大革命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尝试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初步。一些共产党员深感旧民主革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他们渴望学习马克思主义。但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的传播,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过是短短的两年时间,翻译成中文的经典著作少的屈指可数,当时的学习是相当困难的。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过是初步的学习的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使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可对本国的国情缺乏深入分析,对中国革命的对象、性质、动力、前途认识不深刻。理论和实践的欠缺,及革命形势的不断演变,使共产党员对自身及其代表的无产阶级的认识不清楚,而放大了对国民党的认识。陈独秀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产业还未发达,连资产阶级都很幼稚,工人阶级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就更幼稚了。中国大多数的工人连一般的政治斗争之需要甚至于连自己阶级经济的争斗之需要都不曾感觉。因为掌握政权者直接的是军阀,间接的是帝国主义的外国,不是本国的资产阶级。所以中国的工人阶级,在目前环境的需要上,在目前自身力量的可能上,都必须参加各阶级合作的国民革命。④而国民党正是“一个代表国民运动的革命党”,它起源于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党纲,国民党员大多数由知识者、华侨及广东工人、小资本家和无业者构成。⑤它拥有强大的力量和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到共产党的正式成立,都是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协商指导下进行的。中共二大通过了加入共产国际的决议,在组织上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及其执行委员会的一切决议必须执行。⑥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援助,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听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三、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共产国际在指导、帮助中共的过程中,成功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右倾主义的错误。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行动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同时,苏联共产党和第三国际在战胜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了社会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无产阶级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这又增加了中共对共产国际的依赖。当陈独秀个人意见与共产国际的指示有冲突时,大多数情况下,总是服从共产国际。中共一大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确定了党的革命目标。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中国革命应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走。⑦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制定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1922年初,马林提出以党内合作实现国共统一战线,起初陈独秀坚决反对,当此意见作为共产国际决议下达时,他无条件服从,并带头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其次,共产国际只通过其派驻中国的代表了解中国局势,对共产党、国民党、中国革命的了解是片面的、主观的。利金在《利金就在华工作情况给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部的报告》中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同时,他认为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标准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他脱离群众,推崇个人威望,在自己的组织范围内活动。⑧远离中国的共产国际领导人,只能靠驻华代表的有关报告来决定对华政策。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在工人、群众运动中所做的组织、宣传工作不了解,对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环境不了解,对孙中山的态度不了解,甚至对马林充当苏俄外交工具一事也不了解。致使共产国际在指导国共合作过程中,始终有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的倾向。endprint

最后,指导中国革命的共产国际代表有二次革命论的思想。被派驻到中国指导中国革命的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的马林,1913年被派赴到荷兰殖民地东印度群岛进行革命活动。他领导的社会民主联盟与爪哇建立最早的、有广泛影响的群众性革命组织——伊斯兰教联盟中一个比较进步的左翼实现了合作,两个组织的盟员可以在保留各自身份的情况下互相加入。这次联合为社会民主同盟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他们关于阶级斗争的宣传不仅在伊斯兰教联盟内部得到了强烈的支持,而且动员了广大的工人阶级,使得他们很快取得了对爪哇工人运动的领导权。⑨马林将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与伊斯兰教联盟做了比较,认为两者的性质相同,中国共产党也可以利用国民党的组织来开展工作。但他却忽略了国民党内还存在着封建官僚和军阀分子等反动成分。

共产国际是中国革命的最高决策者,陈独秀基本上是一个执行者,尽管陈独秀也有自己的思想主见,不断提出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从根本上要受到共产国际的制约。

四、陈独秀自身的思想根源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率先喊出“民主与科学”的时代最强音,他认定只有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黑暗的政治、道德、学术、思想。陈独秀崇尚重平等、民主和社群主义的法国民主主义,称法兰西人是世界文明之导师,法兰西的三大发明构成了近代文明:第一是人权说;第二是生物进化论;第三是社会主义。他积极主张向法国学习。⑩认为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辛亥革命所以失败的原因,是幼稚的中国资产阶级匮缺法国大革命式的人民起义,所以党遇着资本阶级内民主派和君主派战争的时候,应该帮助前者攻击后者。?

陈独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断言中国社会必定要经历资本主义的阶段。由封建而共和,由共和而社会主义,这是社会进化一定的轨道,中国也难以独异的。?资本主义虽然“很可愤恨,很可鄙厌,然而我们主观的愤恨鄙厌心理,终于敌不过历史进化历程之必然性”。因此,他认为中国既然需要进行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么这场革命“若失去了资产阶级的援助,在革命事业中便没有阶级的意义和社会的基础”,进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是一种机械的,或者说是带有教条主义色彩的书生之见。他不懂的当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软弱妥协的中国资产阶级也不可能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也不懂得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虽然弱小,若与广大的农民群众建立联盟,就能够逐步的掌握革命领导权。

[注释]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4:256.

②任健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07.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4:225.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4:369.

⑤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4:210.

⑥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13.

⑦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6.

⑧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86-95.

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2)[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54-255.

⑩任健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64.

?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4:12.

?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4:33.

?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4:256.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独秀来源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适时增加基金来源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陈独秀南京狱中受优待情况考察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
关于『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