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路径研究

2018-01-05马媛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微文化思想政治环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与时俱进,目前,“微文化”时代已经来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迎合挑战,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立足“微文化”发展环境,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新路径,期望能够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开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微文化”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

[作者简介]马媛(1987-),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工业学院教师,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12-0052-02

一、“微文化”的概念与传播特点

(一)“微文化”的概念

理论界目前针对“微文化”尚未形成统一认识,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必须先明确文化的概念。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界定了文化的概念:“文化是包含所有风俗、法律道德、艺术、信仰、知识在内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接受与掌握的任何其他习惯与才能的综合体”。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文化予以理解,则指的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表明,高等院校建设校园文化最核心的任务不仅包含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教育,同时也包含建设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积极开展类型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互动百科“微文化”词条于2010年正式被收录,其认为,“微文化”指的是由网络平台——微博所衍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对微观与个体的发展甚为关注,它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各种以“微”为主体的文化发展形式,主要代表为微博、微电影、微信、微支付等。

(二)“微文化”的傳播特点

1、信息内容碎片化和简洁化

“微文化”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碎片化、简洁化特点。例如,微博明确限制字数在140字之内。受众借助互联网传播与获取信息时,不会深入、完整地记忆与理解信息,会将大量的冗杂信息予以删减。

2、共享信息的方式更为灵活和便捷

“微文化”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个体传播者在任何空间、时间,借助移动设备与网络技术都能够传播与获取信息,人和人之间共享信息的方式更为灵活和便捷。

3、信息交互化和裂变式传播

“微文化”环境下,信息以交互化和裂变式的方式传播,任何人都能评论、分享、转发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达到裂变式传播效果。参与传播的各方具有公开、平等的话语权,能够互相沟通,交流观点,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获取者。

二、“微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影响

(一)“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是走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先锋,同时也是受“微文化”影响的主体,他们的人生观、思考问题的方法、生活习惯都受到“微文化的”深刻影响。“微文化”作为新生事物,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作用。

1、积极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不断创新、综合性强、多样化发展的特点,与“微文化”传播特点相符。以“微文化”为核心的各种新生事物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使得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和途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能够借助微信、微博、微课等方式发表个人观点,便捷化地获得丰富的知识与信息。与此同时,大学生彼此之间、和教师之间也有了更为畅通的沟通渠道,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思想和时代发展步伐相匹配,不断优化进步。对于教师而言,也能够充分利用“微文化”传播平台讲授知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开展亲和力、创新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消极影响

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口头说教、课堂讲授等方式进行,和多彩的“微文化”传播环境比较而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如此,因为在“微文化”背景下传播的信息是海量的、未经选择的,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分辨能力较弱,可能会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甚至成为制造与传播负面信息的一方。由此一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也会大大加强,相关教育者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合理利用“微文化”的发展契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微文化”的影响

“微文化”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积极向上的“微文化”能够强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而与时俱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反之对“微文化”产生影响。作为未来社会的核心发展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未来社会主流思想的反应。随着“微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全面提升,其中积极的内容也会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升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广泛、与时俱进地开展,能够进一步丰富“微文化”的内容。

三、“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路径

(一)深化大学师生对“微文化”认识,引导微文化健康发展

面对“微文化”中微公益传递的爱心、微信强化的沟通、微博提供的多元化新信息、微课呈现的便捷化课程等积极的一面,高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与推广。同时,也应该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与接收新事物。对于“微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相关部门要强化对网络微媒介的监管,使得大学生传播“微文化”能够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因为“微文化”所包含的微课、微信、微博等需要互联网技术做支持,所以高校内的技术监督管理部门也应强化防火墙的信息筛选与过滤作用,帮助广大大学生获取健康、积极的信息。在“微文化”环境下,媒体传播的方式与速度都在快速变化,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微文化”传播工具的实际特点,采取心理疏导、主动沟通的管理方式,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科学引导。大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使用各种微媒介时,要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遵守法律与纪律。

(二)搭建高校内部“微文化”应用与沟通平台

以微信、微博、微课等代表的微工具在高校内的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创新性的教育工具,开辟了全新的领域。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构建校园“微文化”平台,提升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工具,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并保障学生能够直接参与整个过程。高校应该构建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具体负责人为组员的校园“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旗下设置微信平台工作小组、校园网工作小组、微博平台工作小组等,负责平时“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运作与管理。要积极培养“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为核心,负责编辑与整合相关信息,促进“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有序运行。

高校专职辅导员要强化建设班级内部的“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比如微博公共号、微信公共号、QQ群等,对大家平时的生活予以高度关注,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不良的思想倾向,以平等的姿态引导、理解、倾听学生的想法,构建平台由上自下顺畅的沟通制度,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者的关心与尊重,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要借助“微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遏制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负面因素,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微文化”平台结合

1、全面优化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与教育方式

当代大学生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与教育方式很难满足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理论上的新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大学生喜爱的“微文化”全面创新与改革教学手段与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微课学习与讨论,选择学生喜闻乐见、善于接受的“微文化”平台与软件,顺利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适当、适时应用“微文化”工具辅助思想政治教育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塑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在教育宣传、调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分析数据等环节中,都能够适当、适时应用“微文化”现代媒介,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全面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合理引导学生使用手机查询资料,打开微博、微信等软件关注一些授课过程中论及的时政资料,同时还能够将课堂的研究与讨论延伸到微平台上,建立多个讨论小组,深化理论体系。

3、利用“微文化”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课堂讲授专业知识,课下专职辅导员同学生的谈话式沟通交流,实践方面较为薄弱。鉴于此,应充分利用各种“微文化”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例如,由大学生主动参与的微公益活动就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另外,组织阅读微小说、观看微电影等实践活动,也能够达到比说教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能够塑造大学生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并培养他们健康的爱好。

4、充分发挥“微文化”意见领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在各种“微文化”平台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意见领袖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起到引导舆论发展方向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微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要合理培养、树立意见领袖,使其能够在校园内各种“微文化”平台中传播正面思想,宣传科学的政治理论,把握科学的发展方向,对其他同学产生有效的引领与带动作用。

四、总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与广泛应用,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公益等为主要内容的“微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形式产生,并迅速在社会中扩大影响力。“微文化”传播时代已然来临,这是信息传播的又一次飞跃,在信息传播发展历史中具有跨时代意义。因此,立足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与分析“微文化”的传播特点与表现内容,探索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微文化”平台的搭建与应用方式,研究在“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性开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胡娅.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2]焦义培.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创新途径[J].共云南省委黨校学报,2014(05).

[3]尚亿军,马加名.“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探索与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4).

猜你喜欢

微文化思想政治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