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下事业单位如何控制和实施经济管理风险

2018-01-05宋燕萍

财会学习 2018年1期
关键词:PPP模式事业单位

宋燕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PPP模式在我国实现了快速性的推广和发展,事业单位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事业单位在PPP模式下,如何控制和实施经济管理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事业单位长期探索的课题之一。因此,本文就從PPP模式下事业单位

关键词:PPP模式;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风险

事业单位在PPP模式下运行,不仅是一次挑战,而且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所以,我们的事业单位必须要在当前发展的基础之上,寻找出企业自身具备的优势性条件和劣势性条件,并且根据这些要素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政策方针等,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一、PPP模式下事业单位的优势性要素分析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且通过这种行为,有效的对其进行监督和把控,促使施工人员在项目安全、质量,以及进度上都有一个明确的把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找出合理的方案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PPP模式下事业单位的劣势性要素分析

(一)监管和控制力度不够

在事业单位运行的过程中,虽然我国出具了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进行了约束,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能够依据法律、制度、条例等进行操作,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法律的不完善,从而影响了监管和控制作用的体现。

(二)企业自身的问题

事业单位虽然在我国发展已久,然而,其自身仍旧存在着规模和人员配备不完善的情况,虽然事业单位规模较小,在人力资源方面也比较的单一,尤其是在设备配置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在施工时,也不能够保障项目的安全和质量,从而在竞争中的优势也不是非常的显著,有的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该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PPP模式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方面的不利因素

事业单位在PPP模式下运行时,通常会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而这些信息不对称会对招商任何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有限制性因素,使得招商人对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而PPP模式在竞标的过程中,又不在工程造价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下降,信息的不及时,从而导致在项目资金结算的过程中,投资人“叩打”情况出现,有的严重的,甚至影响整个项目的原材料采购、施工环节等,最终在验收环节全部暴露,导致重大损失的同时,也会影响企业声誉。

四、PPP模式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风险因素

(一)费用控制失控

在PPP模式下进行项目施工,在施工中使用到的原材料、建设技术,以及建设人员的费用都是由投资人来进行承担的,所以,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一些招商人员会使用一些价格较为低廉的原材料、技术水平不达标的施工人员来进行项目的建设,而招商人对整个项目中各项费用的把控并不是非常严格,除非出现招商人员修改意见的情况,我们的投资人员才会进行相关方面的经济索赔等。

(二)施工进度和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施工项目在PPP模式下运行时,招商人员通常都是采取授权的方式将某个项目权委托于投资人,所以,在整个施工项目控制的过程中,其控制力度和监督力度都达不到要求。投资人的利益主要是由原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环节等紧密相连,但是,在这其中是不能排除投资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从而忽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最终导致项目在验收环节达不到验收要求。

五、PPP模式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应对性举措

(一)树立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经营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适应PPP模式,而且还要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并且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自我,树立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尤其是当前的一些现代化事业单位的工作,如营销工作是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可替代。所以,企业必须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在业主和设计院之间扮演好联系人的人设,取得政府一定的信任,并且让政府依赖,由此获取重要信息,做好计划书,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事业单位实现了地域性的突破。

(二)提升事业单位自身的能力

PPP模式,不仅要求事业单位自身拥有强大的资金的运作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在人事、技术、设备等方面拥有完善的配备。所以,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的引进一些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优秀人才,而且还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管理模式,以此来保障整个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要求,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三)管理层人员必须要重视PPP模式发展的特点

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管理层人员不仅要重视PPP模式发展的特点,而且还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特性和发展情况来制定计划,并且实施计划,让企业发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性地位。所以,尽可能的利用PPP模式的优势,建立一个信息沟通的共享平台,在该平台内,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将该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反映,而且还有利于招商人员对施工情况有一个完全的掌握,并且根据具体的运行情况调整招商计划,制定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计划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有效的规避各种风险。

六、总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PPP模式下运行的过程中,其劣势性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所以,企业在发展自身具备的不利因素之后,应该要具有针对性的寻找出解决的方法,并且结合企业发展的特点和PPP模式的特性,提升企业自身的能力,树立一个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经营管理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过程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林,陈明荣.关于加强监理单位对监理机构管理的探讨[J].浙江水利科技,2006:90-91.

[2]王振.监理企业的品牌战略初探[J].山西建筑,2014 (23):250-251.

[3]吴圆圆.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

(作者单位:太原植物园)

猜你喜欢

PPP模式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PPP模式下养老地产融资风险分担博弈分析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