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创造·永恒

2018-01-05言恭达

大观(书画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美术馆书法

言恭达

坚守·创造·永恒

言恭达

李多宽 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顾问兼学术导师、江苏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曾先后在北京恭王府、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大象美术馆、南京艺加美术馆、厦门美术馆、新西兰佛光山美术馆、新西兰亚洲图书文化中心和奥克兰都会博物馆等地举办书法艺术展。

第85页至89页均为李多宽作品

庄子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守望清流,秉持静气,书家应以平常心走平常路,显常态而得常容。“知常复命”“归根曰静”。明中出静,须在净气中求得清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淡定从容的君子之风。

多少年来,多宽始终坚守心中的文化信仰,坚贞不渝地守护文化灵魂,回归艺术心灵。他是人民共和国海关事业的护国者,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望者。他拥有几十载的书路历程、翰墨春秋。心无旁骛“目标始终如一”,默默耕耘,砚边求索……表面看来,书法成了他管理事业的陪衬副业,殊不知,这几十载,他是在苦苦追寻着千年以来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与智慧的传承。因为他十分明白: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名片,书法是“道”的化身,简约且自由。在变化了的书法线条中曾寄托了历代书家无限的人世沧桑与审美理想。

在多宽的作品前,我清晰地看到了他没有趋同时俗的玩味,也没有急于功名的浮躁。我看到的是他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的全球化语境下,义无反顾地追寻着书法文化的理想品格,思考着时代的艺术创造。我看到的是他虔诚的问道、悟道与传道。

——问道。与古人对话,向传统经典学习是多宽的一贯选择。宗法晋唐,浸淫六朝,取法乎上,必然气韵生动,骨力充盈。由此,多宽作品给读者带来的气象风貌是:正、纯、清、净、雅。书路正道,功力扎实,点画精到,布陈有序,虚实合度,疾涩相当。多宽的书法从“二王”切入。更多地吸取了魏晋的气息。形成了他清遒逸丽,醇古典雅,简静沉稳,和爽铦利的书卷气格。用笔坚定精到,转捩自如,结字因势趋异。他从晋楷中得势和得法,又强化了时代审美中的行意,加上涩笔与渴墨的应用,呈现行楷书中的生动意趣。多宽“问道”则问到了书艺的内核,道之本原,这是真正实践了“技进乎道”的心路,赢得了“道”的定力,书法艺术的本体要义。

——悟道。悟书法艺术创作规律,悟书法还原的文化。这样才能识得大味必淡、大道至简、和光同尘。多宽作品从形式、技法到内容,彰显出在繁冗的管理工作外,学会恬淡、宁静的人文思考与实践,学会感恩,学会敬畏,也学会了放弃,学会了约取。由于“悟道”得体,多宽书法的审美气象,虚静中求淡雅,灵秀里出意境。这种“虚”“静”“明”境界的追求是大凡学书者去俗求雅、循其本体而“悟道”的必然轨迹。

——传道。我曾说过,不同时代有不同“士风”的内涵。今天新的士大夫精神必须有家国情怀,历史担当,要为历史创出业绩,为时代创造经典。要做到知行合一,管理有方。弘道养正,人文关怀。要有大社会视野,要有大民生情结,也要有大文化理念。要做到治学严谨,修养高尚。它的专业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一句话,新士大夫精神就是要做到明道、明德、明心。从多宽丰富的阅历与多彩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他数十年的书法寻梦是伴随着这种时代人文精神所追寻的中国梦!我们赞赏这种“永恒的士风”,期待当下更多的中国官员静下心来,深入传统,遵循规律,透析本体,提升境界。当代需要那些坚守文化信仰、时代审美理想与职业操守的“求道者”!

艺术真谛的阳光平等地普照着每一个人,来不得半点的虚妄与高傲,因为“艺术境界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层的自我”。只有对时代与生活心存感恩,只有对传统的坚守,时代的创造,我们才能开启心灵的人文空间,支撑起心中理想的高度,以求艺术的永恒!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美术馆书法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去美术馆游荡
所谓书法艺术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