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搜尽奇峰打草稿
——《张继馨画集》序

2018-01-05左庄伟

大观(书画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画法花鸟画画家

左庄伟

搜尽奇峰打草稿
——《张继馨画集》序

左庄伟

人品即画品。

我国自南宋始政治中心南移,特别是元以来江南一带就成为文人士大夫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地区,诗人、书家和画家辈出,杰出的有元四大家,明代吴门有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四大家,他们都名盖天下,影响深远,继有松江的董其昌及后来清代的“四王”和“吴恽”。所以用人杰地灵冠于江南,尤其是吴地,名符其实。

20世纪是中国历史变化多端的一个世纪,历经清、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西方文化艺术的入境,开放的上海商业发展都深刻地影响着江南以吴地苏州为中心的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又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书画家,代有大家高手,就花鸟画艺术而论,近有吴门派嫡传大家张辛稼,今有他的高足张继馨。

张继馨是当今江苏画界高寿画家,他1926年出生于恽南田的故乡,常州武进的贫困农村,童年就到上海做童工,后又流落苏州,历经艰辛,因自幼喜爱画画,直到19岁时才有幸拜苏州花鸟画名家张辛稼为师,又经几十年的默默奋斗,他的才艺逐渐展露江南画坛,成为江苏当今花鸟画代表性大家,享誉全国。

花鸟画自五代始分以西蜀画院画家黄筌的工笔重彩和南唐布衣画家徐熙的水墨写意两大流派,世人依他们画中审美效果分别“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从此花鸟画的创作分道扬镳、各行其道、各领风骚主宰画坛至今不衰,后继者依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情趣各师其宗师,各取先贤技艺之精华,融于自己的艺术创造之中,有卓识的画家都能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现实生活出发,吸收前贤经典的画理画法,独创自己的个性艺术,张继馨老就是这样的画家。他是在20世纪成长发展起来的一代大家,不仅接受传统的国画理法培养,同时也受到过西方绘画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创作过程中融中西两种画理画法于一画。由于现代社会艺术普及、交通便捷,画家的审美视野扩大,已不再局限于一地一家之派之法,所以在继馨老的画中不仅融中西而且贯南北,画法上也不再坚守黄家的重彩富贵或徐熙的水墨野逸,徐黄兼收并蓄,在他的花鸟画中有工有写,有亦工亦写、有大工小写、有墨有彩、有淡墨淡彩,也有重彩浓墨,在创作过程中可见其随心所写,随情而运笔墨色、随意而创造自己的审美画境,因此他才秀木于江苏乃至全国花鸟画林,成为当代新吴门画派花鸟画的掌门大家。

我们考虑一位当代画家的艺术创造成就时,主要的看他能否在缜密而完善的民族绘画传统脉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图式、艺术语言,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现实生活加以恰当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我观继馨老画作思量,他是真正专注这条艺术发展的正道。他从自己的审美理想、情趣出发,从浩瀚的画史经典中依自己的个性和情感选择、吸收适合自己精神气质的汉代画像石中那种雄浑、大气、粗犷的形式美元素;从明代大写意花鸟画创立祖师徐渭那里获得充满激情豪迈、狂放无忌的具象与抽象的笔墨图式;遵循石涛的名言:“搜尽奇峰打草稿”“我创我法”,直接表现现实生活的理念,特别是海派任伯年、吴昌硕的“雅谷共赏”普世审美观和画理画法,注重用笔用墨的滋润与浑厚,还吸纳了虚谷画中的方侧毛笔法,在吴门传统的典雅、秀丽与妩媚画风中注入了挺拔、雄健的力量,我引用继馨老曾说过的一段自白,他说:“吴门派的风格往往是秀气、典雅的。我画画时吸收了北方的风格,我是南北融合起来。苏州的绘画缺少一些大气、力度,太秀气,但它有它的特点,我不能舍掉吴门画派的传统,这个雅是很重要的,看画就是看品位,苏州绘画是讲究的,我说要保留吴门画派的笔墨韵味、典雅秀气,又要吸收北方的气魄、力度,南北融合,这也是创新”。继馨老精准地解读他自己的艺术创造精神和追求。

艺术上的所谓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材的选择,题材所蕴涵的主题思想,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是古今画家从未做过和达到的独立创造,还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效果,具有相当的历史开创价值和艺术价值;二是即使是别人画过的题材,如传统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和松竹梅岁寒三友或其他自然物和花鸟走兽,你能在常规的这类题材中采入独特主题思想的图式,表现语言和造型,产生耳目一新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效果,这也属于创新,如画马,被视为古今永恒题材,但历代大师笔下的马都不一样,唐人韩幹笔下的马、宋人李公麟画的马和元人任仁发的马、近人徐悲鸿所画的马都各不相同,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精神形象和画家所寓涵的不同社会理想和思想情感,因此在造型、笔墨语言、审美效果都很不同,都是那个时代的创新作品。继馨老的创新在于他对题材的选择,他很关注平凡的自然物,从极为常见的自然物中发现美并能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这是优秀艺术家的特质和基本功。他曾深有体会地说过:“创作要勤观察、勤思考,从平常中发掘出不平常来”,还说“我们不能在千年一贯制的老题材里转圈子,应该扩大生活面,到变幻无穷的大自然中去寻找启发,拓宽胸襟,要改变平时着眼于花鸟虫鱼的习惯去观察体会和撷取不同环境中的新事物,兼收并蓄、为我所有。要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去挖掘内蕴,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从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提炼出独特的主题来。”他的艺术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创作之中。

画家一向注重对客观自然的观察,观察现实生活事物是进入创作的首要,但中国画家与西方画家同样观察,但进入创作的途径、方法和艺术效果是各不相同的,受制于不同的哲学观、美学观和艺术观。西方画家观察客观自然着力于视觉之内的自然物在特定时空中的物质形态,直接模仿到画中,追求再现所见事物的空间感、质感、量感、光感,所画物象效果与所见事物效果无异;而传统的中国画家对客观自然的观察,眼看而入心思,感悟自然,由对自然物性观察与人性、我性的相联系,寻求物我相契合相融合,寻求物之内在精神品格与我之精神品格的同一,然后借物之形态写我之情性。这就是遵循我们民族绘画之“天人合一”观,实际上搜入画中的一切自然物象皆为人、为我之精神传达载体,所以我们民族绘画所塑造的形象是一种表现精神的形象,看是花鸟、再看不是花鸟,是人、是我,花鸟与人与我终归于同一。为以最充分的传达自己的美学理想、社会理想和思想情感,可以不受客观自然物的真实形态影响,依自己的主观改变客观,从以形写神达至形神兼备,从而提升到以貌取神、着意于对象的精神表现,直到忘形得意之境界,这是艺术创造中不断升华的境界提升。我们从继馨老的作品中可以见得他以中西两种画理画法融合从事观察、写生、感悟自然,书写、塑造艺术形象,既有花鸟真实形态美,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神美,既有具象描绘,又有抽象意蕴。

继馨老花鸟形神的精到,源自他对物象仔细观察感悟之后十分重视对景写生和目识心记的悟道默写相结合,在他的写生作品中,我注意到他对花鸟虫鱼等常见创作素材的采集写生稿,他既重对象的结构细节描绘又重神情的表现,那些虫鱼和鸟活灵活现。他笔下的写生图既有精工的线描和着色,也有粗放和色彩的写意,所写形象形准神足,用笔肯定、流畅,可见他以中西两种画法写生,达到形神兼备的写实造型,功力深厚过一般画家。

他擅作淡彩工笔和重墨重彩写意,由于他对自然的仔细观察,借不同的花鸟对象传达不同的思想情感,即使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画家们常画的梅花题材中也能创作出别样的图式和审美效果,比如他在一幅梅花图中以多条梅枝拥抱一株老干呈对角线工墨于画面,上不见天下不着地,生生无限,使用欢畅的线描,疏密有致的朵朵梅花雀跃登枝,呈一派欢乐向上的精神气质,他借用宋人的一首诗文书写于画面,构成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传统文人画的体格图式,特别是用秀逸的篆体书写画题,“侠骨春经浴,冰肤冷照邻”借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继馨老的艺术语言擅用不同的线描书写形象,无论是工笔流畅的线,还是粗犷有力的线,都能引入书法的用笔法,以书法入画法也是对经典传统笔墨语言的继承。早在南北朝时的陆探微首先将书法应用于绘画的线描造型,他以东汉张芝的书法用笔入画法用线,后代画家无不以此为法,书法用笔成为画法的基本功体现了书画本同源。所以画史上的大画家亦都是大书家,苏东坡、米芾、郑板桥皆是也,继馨老深通此理,他不仅以画家名世,同样以书法家享誉江苏美术界,他的书法真、草、篆、隶、行五体皆擅,尤精篆书、行书和草书体,书体中笔法坚挺有力度,蕴涵个性精神气质。并一贯以自己的绘画创作之中,为当今画坛年青画家继承优秀绘画传统树立了榜样。

继馨老一生历经贫困和生活磨难,铸就了他坚强不屈、始终向上、不畏艰难、仁义善良的高贵品格,这些品格皆蕴涵在他的艺术创造之中。古人云“人品即画品”,人品高画品亦高。如今九十高龄的继馨老仍活跃于苏地画坛,享有德高望重之画界美誉,他的人和艺皆为后生树立了学习榜样。

猜你喜欢

画法花鸟画画家
鳄鱼的画法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酷炫小画家
水禽的画法(六)
夜景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