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耕堂艺话—修养(三)
2018-01-05程伟
程 伟
三耕堂艺话—修养(三)
程 伟
书画在法,其妙在人。
○《诗经》有“风”“雅”“颂”,“赋”“比”“兴”,“风”是指国风,说的是它的民间性,“雅”是指大雅、小雅,是说他的文化性,书画艺术也须尽可能在“风”和“雅”上有所体现。
○王铎说:“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临帖的目的就是求得古人的技法与气息。入古和古意应该成为书家的不舍追求。
○强调学习书法要重传统,学习继承传统除了学习继承传统技法外,更重要的是学习继承传统精神,传统精神是根本。
○古人有“书画在法,其妙在人”之说,确实如此,书法美,如其时代、如其人,人的境界就决定书法的境界。境界的展示,由人的内在反映到作品的外在上来。
○白蕉《书法十讲》中提出了“心境、性情、神韵、气味”的书家修养“四条件说”,而这四条件最终又都统一于“学识”修养,可以说,白蕉此论准确把握了中国书法美学的核心。
○所谓“师法造化”,一是以自然为师,从自然中汲取创作的营养,找到创作的新感受、新形式;二是切切实实地表现自然精神。
○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不仅是技法上的成熟,更应该是思想与理论体系的成熟,困为当理论体系与绘画体系构建时,说明这个艺术家已经走上艺术自觉之路。
○艺术之所以神圣,就因为它近乎于道,或与道相合。需要具备天赋、学问、思想、道德,还得修得无为空性(大道德),从心而觅,从心而发。
○书法和文人画,都强调人品即书品(画品),其原因是文人、士大夫们都将书法、绘画作为修道、悟道、达道的过程。
○书法之“技”的提升,需要我们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在心追手摹、日积月累中实现;书法之“道”,需要我们像“参禅”一样苦心孤诣地去思考和领悟自然社会、宇宙人生的哲理,在广阅博览、静参默悟中实现。
○唐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是要求画家既能以自然造化为师,又能将自己对自然的感受体验融进自己的作品之中,是一个画家内在感受的外化表现。
○技术、技法要提升至具有审美意义的层面,必须注入文化的元素,否则,技术可能只是一种表现技巧,其工具性会单一地突现出来,呈现一种“匠气”或“俗气”。
○书法作品需要有“古意”和“个性”,“古意”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个性”是书法家个人学历、修养的综合反映。
○苏东坡“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道出了读书与写字的关系。书法家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艺术类书法家,二是职业书法家,三是学者型书法家。三类书法家群体各有所长,同时并存。
○书法承载着情性,以点画结构表现变化无穷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力度,也是人生命律动的轨迹。书法创作中情感的融入,需要书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强烈的创新意识、广博的生活阅历。三者有机结合,心手相谐,触类生化,随化生奇,婉转翻覆,从心所欲,使生命激情在流动的线条中得到完美的释放。怀素在《自叙帖》中谈及书法创作时,引用窦冀的评论“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道出了情感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
○书法实践从根本上说属于个体活动,每个书法家所选择的道路方向,是由个人所受的审美教育和影响熏陶决定的。至于最终能够达到何种水平,则与天资禀赋及修养积累有很大关系。
○从事艺术,需要有平常心,平常心不仅是要对艺术有一种深入的思考,更要有一种淡定的心态。当然这种淡定是需要有底蕴、自信,“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就是一种平常心的体现。
○赵构《翰墨志》云:“士人作字,有真、行、草、隶、篆五体。往往篆、隶各成一家,真、行、草自成一家者,以笔意本不同,每拘于点画,无放意自得之迹,故别为户牖。若通其变,则五者皆在笔端,了无阂塞,惟在得其道而已。非风神颖悟,力学不倦,至有笔冢、砚山者,似未易语此。”赵构此段书论告诉了我们“打通”的重要性,并特别提示了悟性、功力对于“打通”的重要意义。书法的成功就是要有“笔成冢、砚成山”的精神。
○冯班《钝吟书要》有:“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本领极要紧,心意附本领而生。本领精熟,则心意自能变化。”这里说“本领”,技巧也;“心意”,情感也。书法不仅仅是技巧,但又必须以娴熟的技巧为基础。唯重“本领”而轻“心意”,只是匠人之作。而冷化、漠视“本领”空谈“心意”者,也往往成“空中楼阁”的“野狐禅”。
○刘熙载《书概》里讲:“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所谓的“如其人”,如的就是“学”“才”“志”。所以学习书画,必须在“学”“才”“志”上加以修炼,因为你的“学”“才”“志”会通过你的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艺术家是文化人,文化人就应该多读书,这是基本常识。而当今一些艺术家他们视时间为金钱,视阅读为畏途。很多艺术家靠自己的天分和灵性去创作,但仅有的一点才情不可能维持其一辈子的创作。因此,艺术家,至少要成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艺术家,就必须加强阅读,这既是一种文化的自觉,更是一种人格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