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载岁月沧海桑田

2018-01-05编辑Ariel由珠海市档案馆提供

珠海 2017年10期
关键词:湾仔北山香山

编辑 | Ariel 图 | 由珠海市档案馆提供

百载岁月沧海桑田

编辑 | Ariel 图 | 由珠海市档案馆提供

自清末因自然沉积和人为围垦双重作用由海变河以来,前山河这条流经珠海市区的唯一淡水河,曾是两岸居民灌溉饮用的主要水源,被誉为珠海的母亲河。从灌溉饮用,再到排洪排污,及至近年来的综合治理。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这条河也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河水颜色的几经转变,折射着两岸居民和这座城市对水资源的态度转变,也反映着城市和自然的动态关系变化。

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设置香山镇

唐代以前就有人们在这里围海煮盐,又名金斗湾盐场。唐至德二年,东莞县官府因此处盛产海盐,遂设置香山镇。南宋绍兴,濠潭改名香山场,金斗湾盐场也改称香山场盐场。

明洪武至正统年间香山场人口和盐税

“香山场盐课司廨编民二里,今存一百十一户五百□丁,岁办大引盐一千四百九十一引九十八斤一十二两。洪武二十四年,盐丁灶户二万。成化八年,灶户一百一十口五百,单一元制,岁办盐一千三百引,每引给工本钞一十两。自洪武至正统初,法度大行海隅不耸,每岁泊场与农谷互易两得其利,故香山鱼盐为一郡冠。”

——嘉靖《香山县志》卷之三,鱼盐

1574年(万历二年)拱北关闸建立

由前山村而南二十里曰濠镜澳,未至三里为关,万历二年建设闸,官守之关闸上为要,三间岁久圯。

——康熙《香山县志》卷之二,公署

1662年5月北山乡人被驱赶离乡50里

是年,清廷为不予东南沿海边民支持郑成功等的反清复明活动,颁令对东南沿海实施海禁,并强行将东南沿海边民内迁30至50里。此次内迁,北山人未能逃过厄运。为防止乡民恋土不迁,兵勇实行焚祠毁屋、平墙伐木、赶逐人眷。北山梓里悉成坦荡,田地竟俱抛弃,乡族萍梗散离,被驱赶离乡50里至恭都和谷都交界的地方(大致在现今中山市五桂山附近)。此去时隔二十三年,乡族始能返回故里。

——未刊《北山村志》,大事记

1535年(嘉靖十四年)佛郎机(葡萄牙)人驻足澳门

“嘉靖十四年,指挥黄庆纳贿,请于上官,移之壕镜,岁输课二万金,佛郎机遂得混入。”

——金国平、吴志良著《早期澳门史论》《澳门历史的“香”和“烟”论》

1621年(明天启元年)前山寨设立

前山寨,去县南一百二十里恭常都前山村。明天启元年,建正堂一座三间,川堂一间,后衙正厅一座三间,左为钟楼,右为书房一座三间,厅后燕室一座三间,厨舍各具后倚山。大堂前为露台,台下为方墀,中为通道,东西两廊为牢舍、稿房、甬道,南为仪门一座三间。左为土地祠,又南为大门一座三间,前为东西辕门,鼓吹亭二所。

——康熙《香山县志》卷之二,公署

1870年(同治庚午年)开避捷径河道

河道旧至合胜围,为十顷围截断,自同治庚午,都司杨司骧开通之。由峡口涌至合胜围口,涌长四百二十丈阔十八丈二尺,渡船来澳者,由灯笼山转入便为内河,捷径由是出峡口涌,经北山、沙尾入澳门,可免飓风、盗贼之患,且路较大,海稍近人,尤便之。

——同治《香山县志》卷七,水利

1822年(道光二年)疏通前山河上游水道

知洲北受诸水,东对白石排,坦洲、峡口两沥,界其中西,对灯笼洲、孖洲、白蕉两沥界。其中,南距英管山四五里,田数百十顷,今水道淤积。道光二年,海防同知金锡鬯,开渠七十余丈,引西流归东沥,使恭常都卤田藉以灌溉兼舟楫,以工大不果行。

——道光《香山县志》卷三,积贮

清初至清末民初前山河初形渐成

清代初期,随淤积的加快,北山的村民在靠近居住点的滩涂围垦扩地,扩充耕地。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北山杨氏在四修族谱作序时,提到族人艰苦创业,就有“浸地扩源悠久无疆”字句的表述。

清末,由于自然沉积再加人为因素,北山北面的滩涂淤积更快,加快了脱海成陆的进程。清末民初,力创围、大道围一带(即今华发商都及广珠花园一带)的滩涂已被筑围耕种,其后上、下茂丰围及长盛围亦相继形成(即今华发新城、南湾国际、中信红树湾一带),前山水道逐步演变成为内河。

——未刊《北山村志》,地质地貌

2003年昌盛大桥建成通车

2003年11月昌盛大桥建成,同年12月30日通车。

1993年前山河大桥建成通车

前山河大桥于1991年动工,全长556米,双向六车道。1993年落成通车。

1985年初南屏桥建成通车

1985年初,珠海市政府动工兴建南屏大桥,1987年11月该桥建成通车。南屏大桥的建成,结束了香洲至湾仔公路进入南屏时须由轮渡载车横渡的历史,使香湾公路的翠微湾仔线大为畅顺,也为北山民众的对外交往活动大大提供了方便。

1921年孙中山到访前山

中华民国前大总统孙逸仙于五月二十二日由港来澳,驻澳总督与各华侨及葡营总会均设宴欢迎。孙君于二十五日往游前山、香洲等处,后二日即离澳。

——莫世祥、虞和平、陈奕平《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拱北海关年度报告》中华民国元年拱北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1912年)

1949年11月2日前山解放

1949年11月3日《建中日报》前山昨告解放残余匪军指日即可歼灭俘获伪康济乡长曾鹤华。

(本报讯)解放军某部昨二日沿岐关公路扫荡,国民党反动派匪军,未经战斗,即千逃窜。我军当于昨晨将茅湾、鸦岗、雍陌、唐(敢)、前陇、古鹤等各地相继克复,战果在清查整理中。同日下午四时,复将前山解放,残匪甫一接触,即行溃散,窜集南屏,湾仔一带,刻我军正用重炮轰击中,残匪全部被歼,当系指(顾)间事。

——1949年11月3日《建中日报》

1949年11月1日南屏湾仔围歼战

1949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第四支队,开始了向下栅、坦洲攻击前进。至3日,他们控制了前山坦洲一带。4日,前山解放。是日夜晚,两广纵队发起了歼灭南屏、湾仔等地残敌的战斗,史称“南屏湾仔围歼战”。

——未刊《北山村志》

1964年拱湾公路建设

1964年,珠海县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修筑了拱湾公路(亦称国防公路,需凭特许通行证方能通行)。拱湾公路在石角嘴与南湾公路相衔接。这一公路虽受边防管理所限不能随意通行,但它的修通,揭开了婆箩岛可直接使用机动车辆与外界沟通的历史篇章。

1958-1990年间兴建中珠联围

1958-1990年期间,启动中珠坦洲联围工程建设:1958年兴建石角咀水闸;1959年兴建大涌口水闸; 1965年兴建联石湾水闸和联石湾船闸(前山水道成型);1966年兴建猪母咀水闸及灯笼水闸,重建洪湾水闸;1985年兴建马角引水闸。

中珠联围的建成,以及在此期间前山河流域内的围垦、河涌清疏灌通、堤岸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使得前山河展呈现出河网众多,纵横交错,相互连通的现状。

猜你喜欢

湾仔北山香山
北京香山
张志民
游香山
湾仔码头现“非洲猪瘟”风波
心留北山回不来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去北山公园秋游吧
盐洲湾仔村西虎圩
香山二老
在巨室里北山军事分界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