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2018-01-04周碧容

科教导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改进策略

周碧容

摘 要 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学方法的互补,并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 教学方法现状 原因分析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10.060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Teaching Method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ZHOU Birong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The teaching method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 should fully reflect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lementari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combine with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enhanc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goal of educating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status of teaching methods; cause analysis; improvement strategy

0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的不恰当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方法现状

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研究表明,当前教师在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教学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②

1.1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形式单一,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情境教學法、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逐渐在课堂上被教师采用,但实际上讲授法仍然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求学生理解并熟记课堂内容后,便进行课堂练习,同时课后还会布置大量的作业,这种方式虽能在短期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同时也制约了学生思维力和创新力的发展,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为学生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被抑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1.2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形式化,不利于学生思维与创造性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但在学习压力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少向老师提问。因此,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这种提问方式不利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只是一个被提问者,只是对教师的提问做出被动的回答。且问题讨论缺乏有效的反馈方式,部分学生尚不清楚问题讨论的真正目的,小组讨论与合作的效果也不明显。

1.3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存在错误认知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好帮手”,它能更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当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后,教师板书的次数明显减少,重要的知识点都会罗列在PPT上,虽说节省了板书时间,但却不利于向学生直观地呈现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多媒体教学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课堂上已非常普遍,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些跟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或视频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合理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为学生扩充课外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具艺术性。

2 教学方法改革阻碍因素分析

教学方法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何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步骤。

2.1教师的教学观念尚未转变,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应地,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讲授法依然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方法。③讲授法虽能高效地将科学知识传递给学生,但主体仍旧是教师,并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学方法变革有不确定性,教师并不能保证新的教学方法会带来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有畏难心理,不愿意去适应新的教学方法,难以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价值观的塑造,严重制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2 教师教学能力欠缺,不能熟练运用其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主体内在素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外化,一般而言,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教学能力,倾向于选择教学自己更能够熟练使用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逐渐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但在课堂运用是却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甚至降低了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把握新的教学方法的实质,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扰乱了学生上课的正常秩序,导致学生不能掌握课堂的教学重点,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具有相对性,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等教学因素正确地组合运用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学校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不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受整个教育制度、考评制度的影响,教学质量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新课程改革致力于摆脱应试教育的困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但实际上,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仍然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使得教师只注重选用那些可以让学生取得高分数的教学方法,因此忽视了真正的学习目的和真正的求知欲望。而且,由于中考、高考等考试压力的影响,再加上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高度重视,因此,学校和教师迫于家长的压力,不敢贸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因此,学校应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践行新的教育理念,鼓励并支持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助力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

3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策略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也制约着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的影响下,必须重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3.1从学生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充分发掘其学习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学方法要体现个性和创新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探究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过程、表达过程和操作过程,是一种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主要是从思维能力这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创新性,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其主动思考问题,摆脱过去的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逐渐养成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3.2重视教法和学法的统一,突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的方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教与学之间的统一性,并在教学中确立互动理念,创造师生互动的情境与氛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教学互动创造条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不敢提出质疑,从而不愿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活动。因此,教师应尊重包容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参与课堂讨论,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与表扬。

3.3应强调教学方法的组合,弥补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首先须确保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教学方法是相对的,有一定局限性,在特定情境下才能有最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强调提升教学质量,相应地也要求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学生、教师自身能力与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应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往往具有互补性,教学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能达到互补的效果,能弥补单一的教学方法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4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新课程改革高度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开发,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全新的教学方法逐渐活跃在课堂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既能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也有利于更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材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通过多媒体技术,师生相互作用的条件趋于多元化,教学更能兼顾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性,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的适性发展成为可能,使个体化教学得以实现。

注释

①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

② 郑太年等.我国教師教学方法及其对学生数学成绩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J].全球教育展望,2013(2).

③ 程敬宝.教学方法的变革与探新[J].教育探索,2007(11).

④ 罗三桂.现代教学理念下教学的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

[3] 张楚廷.教学方法与教育观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5(7).

[4] 张良,乐维英.教学方法的理解误区、概念重建及其构建策略——基于知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4(4).

[5] 程广文.论教学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12(1).

[6] 钟启泉.教学方法:概念的诠释[J].教育研究,2007(1).

猜你喜欢

改进策略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把脉病因,扭转低效
浅析如何提高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效率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