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大橋助力澳門融入灣區
2018-01-04
本期“時事辯論”邀請來澳門立法會胡祖杰議員、澳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高冠鵬教授、民聯智庫陳冰冰理事長、澳門物流貨運聯合商會李國輝理事長、澳門北區工商聯會廖權輝副會長,共同探討港珠澳大橋對澳門的影響,並提出個人的看法。
就港珠澳大橋已經通車,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亦將出台,三地交通網絡格局將大大改變,對於大灣區城市之一的澳門來說,大橋是為澳門開啟機遇大門還是為澳門帶來競爭壓力?胡祖杰議員表示,會為澳門的各方面均帶來機遇及挑戰。高冠鵬教授強調,以國家定位來看,香港是金融中心、國際物流中心,而澳門則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否應以此為核心工作,好好發展、利用港珠澳大橋,這才是最重要的想法,競爭反而應放在其次。陳冰冰理事長指出,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其實機遇與挑戰並存是社會上公認的一個情況,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至於哪方面的影響更大,則是見仁見智。李國輝理事長坦言,港珠澳大橋對於澳門物流業存在隱憂。廖權輝副會長認為,港珠澳大橋會為澳門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會,競爭壓力是肯定會有的,澳門必須努力趕上,才能迎合大灣區的發展。
提到跨越三地的港珠澳大橋會否帶來澳人所期待的人流、物流、金流?屆時又將對澳門現有的經濟、旅遊、民生等方面各自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胡祖杰議員坦言,澳門的物流業的持續發展關鍵在於如何配套、優勢互補;此外,可借助香港機場的力量,來澳的長線旅客、歐美旅客相信會增多,帶動澳門旅遊業的發展、澳門的經濟。高冠鵬教授認為,在大灣區的框架下,珠三角城市會在非劇烈的競爭情況之下發展,港珠澳大橋的出現是可以增強互補的優勢。陳冰冰理事長直言,港珠澳大橋通車之後,有一些與港珠澳大橋交通相關性較強的行業,會有受益的空間,例如旅遊業、會展業、物流業等與交通是直接相關的行業。李國輝理事長透露,澳門佔有七成的物資都是由內地供應,但是物流業界目前仍然只能用非二十四小時通關橫琴口岸的中澳物流通道,在港珠澳大橋是沒有時限的情況下,其實可以先行先試,嘗試利用港珠澳大橋作為二十四小時或到凌晨深夜的物流通道來通關。廖權輝副會長指出,澳門特區現時可說是“危”“機”並重,如物流業方面會產生衝擊,但物價有望下降。
對於政府旅遊部門官員指出,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有望增加國際化旅客,能否助力“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這一定位的早日形成?胡祖杰議員指出,澳門要建設好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首要任務就是解決澳門的內部交通,讓旅客對澳門留下好形象,才能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國際旅客。高冠鵬教授直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渠道,會進一步將澳門帶向國際化。陳冰冰理事長透露,雖然國際旅客的消費能力較高,但是他們的自我意識、旅遊意識,以及對一個地方的旅遊期望相對來說亦會比較大,應該用甚麼吸引這些人留在澳門,是值得進行探討的問題。李國輝理事長認為,絕對有幫助。廖權輝副會長強調,澳門在“一中心、一平臺”方面定位應要更準確,利用澳門本身的中葡文化,做好“中葡的聯繫人”,發揮到“走出去、引進來”的作用。
談及以往港澳往來的方式主要為船運,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將會增加陸運這一選擇。於澳門而言,港珠澳大橋對現有的船、陸運帶來甚麼樣的影響?胡祖杰議員透露,透過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可以促進澳門交通網絡的完善。高冠鵬教授表示,船運與港珠澳大橋的陸運各有千秋,但會對澳門的物流業有所衝擊,必須與香港進行優勢互補。陳冰冰理事長認為,目前仍不肯定大橋會給市民帶來多大的影響。至於船運則應該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相對的可能是還會帶來更多的商機。李國輝理事長指出,海運物流未必會全部轉去港珠澳大橋物流。廖權輝副會長直言,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第一時間受到衝擊的,肯定是既定的運輸行業,而陸運的各方面應該會佔更大優勢。
問及港珠澳大橋對本澳的交通基建帶來哪些機遇與挑戰?胡祖杰議員認為,透過此次港珠澳大橋開通作開端,應該為澳門探討出更完整、更完善的長遠規劃。高冠鵬教授透露,其實港珠澳大橋的發展方向會是慢慢開通,一開始的時候不會是逐步開通,有大量車輛也不會集中在同一時間出現,因此在港珠澳大橋通車的早期,對澳門、對東方明珠來說不會有太大的衝擊。陳冰冰理事長表示,港珠澳大橋開通之後,一定會造成更大的交通壓力,因此政府若沒有相關政策及措施去改善的話,挑戰就非常大。李國輝理事長直言,目前澳門的城市規劃是朝著智慧城市的方向來開展工作的,或可利用港珠澳大橋試運無人駕駛的電動車,作為跨境的交通運輸工具之一。廖權輝副會長坦言,在口岸的道路連接做好之後,交通的壓力相信可迎刃而解。
綜合各位嘉賓所言,本刊認為,雖然港珠澳大橋對澳門來說存在一些挑戰,但是大橋所帶來的機遇,對澳門而言更勝於挑戰。在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橋機遇面前,澳門更應迎難而上、主動出擊,在鞏固自身優勢的同時,也亦需與鄰近地區加強交流與合作,做好優勢互補,善用港珠澳大橋的便利,攜手共建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