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帶動, 澳門“智”“優”並進
2018-01-04梁文慧
梁文慧
全球熱潮,澳門順風起飛
近年來,旅遊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大放異彩,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旅遊經濟就是旅遊者在旅遊地的旅遊活動所產生的所有經濟關係的總和,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的廣泛的關聯性和帶動性已經得到全球的認可與關注。而在目前大力提倡的全域旅遊的背景下,旅遊經濟擁有了更為廣泛的內涵。但同時,我們也需要看到,旅遊業又是脆弱性產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如政治,環境,安全,甚至是氣候都會影響旅遊的健康發展。因此,在充分利用旅遊經濟帶來的經濟推動效果之餘,也應該注重防範經濟波動風險。從旅遊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來看,一般可以將旅遊經濟的貢獻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直接貢獻,即旅遊產業所屬部門的直接產出,這個是最容易計算且最直觀的;第二是間接貢獻,即通過國民經濟的迴圈機制,而實現的旅遊經濟的乘數效應,主要體現在與旅遊相關行業的帶動方面。此外,旅遊經濟還具有隱性的帶動作用,如旅遊業提升區域形象和知名度,從而創造更多的經濟發展機會等。
一般而言,目前全球旅遊業收入已占到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10%,每10份工作中就有1份來自於旅遊業。在澳門,旅遊業更已成為經濟的重要支柱,旅遊經濟發展狀況直接影響整體經濟發展態勢。澳門居民中從事旅遊相關工作的人員也近一半。可見,澳門的旅遊業對於澳門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眾所周知,近年來的全球經濟發展中,中國經濟體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澳門在回歸祖國後更是直接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在旅遊業的發展方面顯示出了較好的成長性。回歸後的澳門是國家“一國兩制”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扮演了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經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同時,澳門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中西文化交匯融合的歷史展示地,有眾多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資源,這些都是澳門所具有的獨特的優勢。但是,澳門最大的優勢還應該是強大祖國的支持,如在澳門旅遊經濟的發展方面,國家都大力推動經濟的快速優質增長。例如國家制定的自由行政策,為澳門帶來了數以千萬計的訪澳內地旅客,這些內地旅客的消費讓澳門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受益者之一。而國家的大力支持,也令澳門社會經濟平穩發展,國際社會形象和旅遊吸引力穩步提升。在近30年的旅遊業大發展中,澳門順勢發展,旅遊人數從1990年的600萬左右發展到2017年已經達到3200多萬,增長了5倍。另一方面,國家也積極推動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化和轉型升級,並為此提供大量的政策和環境支持。澳門特區政府在夯實博彩業發展的同時,努力發展旅遊休閒、會議展覽、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問題顯現,人、地、網的新挑戰
當然,在回歸以及開放自由行的多年後,澳門GDP和旅遊業大幅成長,但同時也顯現出一些問題與挑戰,尤其是旅遊承載力的議題,因為其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以澳門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以及2017年3200多萬遊客的接待量來看,訪澳遊客數量已經達到本地居民的50倍之多,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和地區。更何況本身澳門就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可見,旅遊發展一定會對社會承載力產生較大的壓力。因此,一方面特區政府和澳門的學術研究機構應該重視承載力的分析,開展持續性的承載力相關研究。另一方面,從旅遊者的空間聚集程度來看,如果要緩解旅遊帶來的承載力壓力,可以考慮採取有效的分流措施,將澳門旅遊的熱點區域分散,這就需要對澳門的旅遊產品體系和體驗內涵進行系統化的優化設計。
而從人力資源與服務品質方面來看,澳門在人力資源供需方面的數量失衡和結構性失衡都較為明顯。澳門目前仍然面臨人力資源緊缺的瓶頸,與此同時,澳門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需要有優質的服務作為基礎。但是在以往我們的研究中,可以發現遊客還是對不少旅遊業或相關部門的服務品質不甚滿意。為此,從根本上來看,還是需要通過制度創新的方式,盡可能的讓在澳門的各類人才為澳門所用,同時,也加大行業協會在服務標準制定、教育培訓、行業自律方面的工作力度。
除此以外,我們還需看到全球近年來都非常關注智慧旅遊的議題,這也是旅遊經濟在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方向與趨勢,智慧旅遊對於全球旅遊經濟的發展帶來非常重要的指引。事實上,從2009年迪比克市與IBM合作,建立美國第一個智慧城市以來,已有大量的城市加入創建智慧城市的行列,中國內地也於2012年開始試點智慧城市建設,首批公佈了90個城市,2013年相繼又擴大了9個。在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方面,智慧城市必然是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從現有較為成熟的智慧城市來看,資源利用的效率得到提高,城市的管理得到較明顯的優化,服務水準也相應有了顯著提升。澳門作為國際旅遊城市,借助智慧旅遊來提升旅遊產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優化旅遊者在澳門的旅遊體驗是當今數位化時代的必然選擇。從管理和決策應用來看,借助智慧旅遊的發展,旅遊者可以更為有效地組織交通、安排行程、深入體驗澳門。而管理者也能夠更為快捷的掌握旅遊相關的資料和資訊,在資源投放、人流管控、政策制定等方面實施更為有效的干預、調節,從而藉助“智慧”方式,將澳門的旅遊資源進行有效地規劃配置,在供需等不同層面進行合理匹配,從而提升本澳旅遊資源的合理利用率,同時在充分配套、優化使用的基礎上,也來廣大來澳旅客高質量的舒適體驗感。這是澳門在發展“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必須大力強化的一環,不僅僅是從單一的經濟層面以旅遊經濟帶動澳門整體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更能從城市治理的角度,強化澳門作為國際化都市的自身治理與進步力,從而在國際都市的競爭排行榜中繼續向前邁進。
生活圈成型,檢視軟硬體建設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硬件設施的配套,對於旅遊城市而言,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近日,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香港、澳門、內地的時間距離進一步縮短,港珠澳成為一小時經濟圈已成為事實,首先,此舉有助於實現大灣區區域資源分享,避免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實現共贏,提高整體競爭力,其次,各個城市的產業結構可能不同,各有自己的優勢產業,可以優勢互補,一起形成產業鏈,這樣有利於每個城市的成長,從而提升整個區域的經濟實力,最後,澳門是以旅遊業為基礎的城市,然而腹地太小是限制其發展的最大障礙,儘管地域不便,但方便的通關手續和便捷的交通無形中提升了澳門的承載力。
然而,此舉同時也給澳門帶來一定的挑戰,如港珠澳大橋開通後,澳門機場可能會需要更快明確與香港和珠海機場之間的市場關係。再如三地居民和旅客的往來更為順暢,有可能導致到訪人數的流動特徵發生改變,因此,對於澳門本地的交通可能會有影響。此外,新大橋口岸的投入使用,也會對澳門城市的空間格局產生影響,為此,現有旅遊商圈中的企業應該持續關注大橋開通後的後續效應,針對出現到的不同狀況,及時因應解決,以免新生問題得不到解決而喪失機遇或引發民怨。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將澳門重新置於大的區域發展規劃之中,澳門在大灣區時代,迎來全新的發展舞臺。事實上,在全球化的社會背景下,沒有哪個區域能夠獨善其身,只有融入區域的發展中,才能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機遇。為此,從提升區域競爭力的角度來考慮,澳門應該立足未來的長遠發展,系統深入研究產業多元化以及特色產業的定位問題。澳門需要找准自身的產業競爭優勢和發展機遇,一方面培育自身的特色產業,另一方面,積極融入灣區發展,力爭與大灣區城市之間形成競爭合作關係上的產業鏈對接。
在軟硬體提升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興產業不斷湧現,傳統產業也正不斷面臨變革性挑戰,由此可見,區域發展所需的軟體和硬體條件也是因時因勢而異。為此,對於軟體和硬體的改善和優化不宜採取一步到位的模式,更為現實的做法是找出發展的瓶頸指標加以重點突破,逐步優化。為此,澳門市民需要放開胸懷,調整心態,積極培養對不同文化的認識與包容,以迎接新挑戰和機遇的來臨。這就需要建立一個針對澳門發展品質的長效檢視與評估機制,邀請專業人士為澳門的發展品質進行評估,進而找出在軟硬體方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實施持續性改進和優化。也唯有不斷的檢視加之與時俱進的發展,澳門在一波波旅遊經濟的升級換代的大潮中,才能屹立不打,成功打響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