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课程思政”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课程论”分析

2018-01-04高宁张梦

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理论分析课程思政

高宁 张梦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历史使命。加强当前“课程思政”研究与建设工作的重点,不仅需要各高校继续开展经验层面的试点探索,而且必须从理论层面分析和解答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由此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规律,指导和规范教学实践。本文以课程论为视角,对“知识选择”“课程编制”和“因材施教”三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论;理论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成效显著[1]。特别是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这对于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消除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刚刚展开,存在一些诸如教师缺乏经验、教学缺乏教材、管理缺乏规范、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2]。只有通过对大量而不是少数实践经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抽象过程,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洞悉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才能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实践。因此,我们必须对“课程思政”实践展开过程中已经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时在理论层面进行诊断、破解、规范和引导,进而概括提炼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原则和基本

规律。

“课程”,是教育过程的基础,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课程论,是对课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课程目标、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系建构、运行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宏观与微观层次的理论研究。任何一门课程的实践建设与理论反思,都离不开课程论的视角。下面,我们将立足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课程论为视角,对当前“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知识选择”问题:对课程内容的

前提反思

“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自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H.1820—1903)于19世纪中叶提出这一经典命题,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各学科知识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制订“全面发展教育”课程表以来,“知识选择”问题便成为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的基本问题。

“知识选择”的必要性在于:任何一门课程由于受到学校教学时间的限制,都无法涵盖本学科专业的所有知识。因此,课程的知识选择一般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系统性原则。“课程”不单是“一门课”,而是一个“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结构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学科知识的发展逻辑或学生学习能力的成长逻辑组织起来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便于接受。二是简约性原则。课程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学习阶段和学习能力,对学科知识进行必要概括、精炼和简化。尽管许多丰富的知识内容被“蒸馏”掉了,但这种简约性有助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并且有利于专业知识和学科文化的讲授传播。

就“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无论是基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角,还是立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高校人才培养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极其丰富,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因此,在知识选择层面,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进行的前提反思应当是:

(1)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在思想政治层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2)这些思想政治素质在知识层面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即,哪些知识是“最有价值的”?

(3)在这些“最有价值的知识”中,有哪些知识是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无法涵盖的?

(4)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無法涵盖的知识,能否由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弥补,或者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而得以实现?现有师资能否实现这种“弥补”或“融合”?

(5)如果通过“弥补”和“融合”都无法完全实现育人目标,那么只能通过增开新的课程甚至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进行知识教育和巩固强化。

以上五个问题,是最基本的“知识选择”问题。“课程思政”建设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反思和充分研究之后,我们才能对已有课程进行批判性提升,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性规划,对未来课程进行前瞻性设计。只有对“知识选择”进行前提反思,才可能实现从“知识教学”转化为“价值认同”和“能力

提升”。

任何课程的“知识选择”,不仅要涵盖学科专业的基本范畴、命题、原理和方法,而且要符合社会变迁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3]。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因此,“课程思政”教育的知识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基本原理及实践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范畴及其与具体学科知识的契合,而且还必须包括一些“时代性的

知识”。

概括而言,这些“时代性的知识”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针对新时代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阐释原有思想政治理论的时代内涵。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青年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进行有力引导[4]。这段论述不仅在内容上强调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在时代背景、重点内容等方面的特殊性,而且在方法论层面提醒我们必须具体地、有针对性地、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包括诸如新发展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范畴和命题。

三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趋势,由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率先提出的人才成长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批判和借鉴。例如,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和拓展,“全球胜任力”这一由美国人最早提出、2017年底经合组织(OECD)正式确立的教育理念,应当成为当前“课程思政”研究并实践的重要内容。“全球胜任力”包括四方面的能力:一是“对地方、全球、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二是“对他人看法和价值观表示理解和欣赏的能力”;三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有效互动的能力”;四是“为了集体的福祉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行动的能力”[5]。无疑,“全球胜任力”的理念和内容,对我们探索如何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培养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时代青年,是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的。

二、“课程编制”问题:课程系统化的必然要求

如前所述,“知识选择”的系统性原则,意味着“课程”不单是“一门课”,而是一套设计科学、知识完整的“课程体系”,也是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观逐渐提升过程中一个重要载体。每一门具体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在这个课程体系和学习过程中才能得到准确界定。“课程编制”就是确定这个课程体系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课程类别、课程结构、课时分配、教学进程以及课程开发等环节。

就“课程思政”建设而言,目前“课程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课程思政”体系内部各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取代“思政课程”,这两个概念中的“思政”在“知识选择”层面有区别:“思政课程”中的“思政”,突出理论导向,必须完整准确地讲授理论体系的学理基础、概念内涵、文本系统、实践要求等核心要素。“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突出价值导向,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转化为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关怀等价值情感和理想信念,将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所谓“高素质”“健全人格”等抽象概念细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在教育理念层面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在教育方法层面实现知识讲授与价值认同相统一、在教育目标方面实现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相统一的育人效果。

第二个问题比较复杂。目前亟待研究的是“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问题。

“分科课程”是指单纯从一门学科或一类知识的角度组织课程内容。例如理工科专业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艺术体育类专业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等问题。“综合课程”是为了解决“分科课程”可能导致的知识割裂问题,以整体主义的视野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等方面的集中训练和综合提升。例如许多高校开设的“大国系列”课程,就是一种综合课程。当前“课程思政”的课程编制,不仅要确保每一类“分科课程”都要加强“课程育人”,更要思考“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如何统一。如果课程体系内部缺乏系统规划,那么极易造成知识重复或者遗漏:一方面某些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被重复讲授,另一方面某些知识却没有一门课程讲授。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辩证统一,在当前每一具体学科专业的课程编制中早已成为共识并不断完善。但是,在“课程思政”体系中是否需要区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高校、各学科专业是否还有必要开设适合自身人才培养需求的“必修课程”?例如许多高校开设的“大国系列”课程,是否应当纳入“必修课程”?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区别主要涉及课程开发和管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属于“国家课程”,不仅要遵循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使用国家统一的教材,而且要接受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督导检查。目前“国家课程”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是否足够适应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需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要求,是否还要再开发新的“国家课程”?例如是否需要增设“中国通史”课程?此外,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大国系列”课程无疑都属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固然可以调动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满足不同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但是鉴于“课程思政”的意识形态属性,这些课程是否需要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指导和规范?这些问题不再仅仅是各高校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须国家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

三、“因材施教”问题:打造“升级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因材施教,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根据不同学生差异化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思想困惑和成长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就“课程思政”建设而言,当前“因材施教”存在的问题是,重视“横向区别”却忽视了“纵向差异”。一方面,不同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培养理念和师资力量,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设置课程,将普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具体化;另一方面,忽视了许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建前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工作方法有更高层次的

需求。

与很多学科专业课程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基础不是“零”。正如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也同样要抓住“关键少数”,即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等学生中的优秀群体。针对他们,打造“升级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因材施教”的必然

要求。

打造“升级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在于:首先,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如果说专业课程培养的是专业能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那么这类课程培养的是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次,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这一“关键少数”的成长规划和理论需求,对时政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都与普通同学有一定区别。对于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发展需求而言,面对全体学生的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不解渴”,因此需要给他们“开小灶”,在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知识选择”上都要提升层次。例如,他们不仅如其他同学一样需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而且还需要学习中共党史、中国古代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他们不仅需要学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还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系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再次,从教育者的角度看,任何一门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需求,而且还要为自己的学科专业培养后继人才。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长期以来在全国高校中几乎不设本科专业。因此,当前“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不仅承担着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责任,而且需要担负起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继承者的使命。打造“升级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而言,恰恰是弥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缺乏本科专业的遗憾。最后,从教育方法的角度看,朋辈引领和榜样示范是重要的教育方法。学生中的“关键少数”,是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6]。如果说第一课堂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那么第二课堂则需要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唱主角”。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中的“关键少数”进行重点培养,然后发挥他们在第二课堂中的领导作用和示范作用,是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打造“升级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能性在于:我国高校长期存在并发挥巨大人才培养功能的党课团课,以及近年来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升级版”。因此,我们无须另起炉灶,而是应当将党课团课纳入“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中,遵循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最终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党课团课”三位一体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

四、结语

以上三个问题真实而普遍地存在,提醒我们要正视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成绩和不足,制约着“课程思政”建设向更高水平提升和更广范围发展。尽管许多“课程思政”选课人数火爆,学生反馈良好。但是,一个成熟而完整的课程体系,不仅在于听课学生的评价,更不在于课程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是否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规律性认识,是对课程本质的反映,旨在从理论层面回答课程建设中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由此对课程实践提出了指导性和规范性要求。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可以说,只有在理论问题上得到学理层面的解决,形成必要的思想共识,“课程思政”才能真正承担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黄蓉生,崔健,唐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18(8):12-18.

[2]毛泽东选集:第2版[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0.

[3]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6.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3.

[5]胡敏. 全球胜任力:未来大学生的标配[N]. 中国教育报,2018-07-05:11.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5-56.

[本文系教育部2016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6JDSZK10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猜你喜欢

理论分析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沥青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原因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陕西省农地流转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土地经济所有权变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