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18-01-04郑庆华

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通识教育

郑庆华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的冲突,论述了通专融合是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并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位一体”质量观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促进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发展;成立本科生院,融合两套体系,实现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评价、精准服务等方面,阐述了西安交通大学促进通专融合,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以及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生源的双重任务,是大学的底色,也是“双一流”建设最富挑战的基础性工程。面对新时代、新目标、新任务,大学如何培养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人才?这是大学必须深入思考并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的重大命题。

本文在深入思考新时代中国大学使命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以西安交通大学探索和实践为案例,提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培养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人才的路径建议。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国大学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流的大学教育,应该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的同时,关注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满足国家实现现代化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服务国家建设未来社会的方略[1]。不同于国外大学,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自觉将大学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中国大学的初心。作为中国近代大学的发端之一,1896年盛宣怀在创办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之初,即提出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时代使命。最近热映的《无问西东》,则反映了在饱受日寇铁骑践踏、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中国大学救亡图存的历史担当。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下,交通大学数千名师生响应党的号召,以“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的信念毅然西迁,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曲高歌,为西部贡献了一所一流大学,也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中国大學“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同志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既是对中国大学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使命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培养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还需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在新时代,实体经济将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深度融合,现代供应链、共享经济、绿色低碳产业等将蓬勃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快速推进,中国大学也将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这些都对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路径和质量评价标准产生深刻影响。考察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历程可以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始终保持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敏感关注和积极响应,保持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例如,2006年哈佛大学即调整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学生的海外学习、第二领域,增强大学教育和学生未来生活之间的联系;斯坦福大学于2012年发布的《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中,提出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美学和解释性探究、社会调查、科学分析、规范和定量推理、接受差异、伦理和道德推理、创意表达等7项基本技能。日本大学也将大学教育培养的目标调整为“培养在全球化时代活跃于世界舞台,具有深厚教养和高度专业能力的知识精英”[2]。2013年秋季,斯坦福大学发布的《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更提出了建设开环大学、自定节奏的教育、轴翻转(将“先知识后能力”翻转为“先能力后知识”)、有使命的学习等一系列颠覆性改革举措[3]。

在新时代,我国需要培养能够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一流人才。这是新时代中国大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初心。

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冲突与反思

相对于欧美各国悠久的大学传统,近代以来东亚各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过程呈现出外生后发型特点,各国大学多以专业教育模式为主,以满足快速工业化对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紧迫需要[4]。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大学参考苏联模式开始了专业教育。这一模式为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础上迅速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供给了大量亟需的专门人才,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也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教育比重过大,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成效而言,至今尚未突破“钱学森之问”。这导致了大学人才供给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现错位,无法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

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过分重视专业教育,虽然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在特定时期的人才需要,但由于知识面窄、人文底蕴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培养了133位诺奖、18位菲尔兹奖、8位美国总统的哈佛大学,还是培养了47位诺奖、26位英国首相的牛津大学,以及以理工著称的MIT,它们都有两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实施通识教育;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自主选择专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原来专业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我国借鉴欧美大学,特别是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在数十所高校率先开始了通识教育实践,丰富了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发展理念、体系结构、课程教学等不同层面,通识教育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实践中存在通识教育被弱化、虚化,以及流于形式等问题[5]。例如,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是打破专业限制,在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交叉融合的今天,更要突破专业藩篱。但是中国大学的院系和专业藩篱依然存在,即使各大学近年来陆续推广大类招生,但以院系为单位的内部专业整合的痕迹仍然明显,院系对通识教育的认可度不高,还是强调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又如,学生在选择通识教育课程时,未必是从自己的兴趣、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角度选择,可能是从容易获得学分的角度进行选择。在经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以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s)为代表的专业教育在各国再度得到重视,也对通识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进行了反思。

在一般认识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有冲突的,两者在价值追求、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培养路径等环节均存在严重张力。这种冲突给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育人体系和教学组织方式等带来了干扰,陷入不必要的路径之争,致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不够明确、路径不够清晰[6]。为了调和两者之间的冲突,有学者提出本科人才培养应该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二者在互动中共同发展[7,8];有学者提出通识教育不应只单一地看到美国模式,还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在进一步分析了英国大学教育实践之后,提出专业教育实际是通识教育内在应有之义[9];也有学者提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内在属性之一,应从理念、制度、组织和执行四个层面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0,11]。这些研究为在新时代科学分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通专融合是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大学的初心。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分别反映了教育的外在适切性和内在适切性,是对培养的人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不同视角的要求[13],二者都是履行大学使命的路径选择,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理念上是互补的、路径上是统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教育要“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通过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则是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既需要面对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等深度融合的新产业,还需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这就要求大学本科人才的个性化、多元化和多样化供给,单一的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均無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现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不是基于政策外生性因素的被动响应,而是在深入梳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理念、渊源、变迁和时代特征及其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中国大学的初心,从新时代中国大学服务的对象、任务对本科人才品行、知识、能力和思维的内生性要求出发的思考,是对新时代大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主动回答。这不是通识教育或专业教育的彼此简单否定或机械拼接,也不是彼此基于主次关系的简单包含,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理念、育人体系和教学组织方式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是对中国大学初心的坚持。

四、西安交通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这需要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并将其与大学的历史、风格、定位相结合,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的无缝对接,并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15位西迁老教授的来信做了回复,代表党和国家对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西迁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展现了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听党召唤,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西安交通大学之精神的内核,也是西安交通大学学子共有的独特气质。这也是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典型案例。

2.以“四位一体”质量观引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质量观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反映了大学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按照“四个服务”的要求,西安交通大学提出并坚持“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的质量观,建立了“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这里的“品行”指学生能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时刻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知识”指学生应掌握满足终身学习需要的核心知识,特别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能力”指学生应具自学习的能力,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未来不确定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思维”是指学生应该具备创新创业的思维。根据“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制定了阶梯式、个性化、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本科教育分为基础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个性化模块学习及毕业设计3 个阶段。其中,基础通识教育为1~1.5 年、宽口径专业教育为1.5~2 年、个性化模块学习及毕业设计为1 年。通识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适应未来全方位发展的需要。学校特别重视通识教育的作用,努力为学生提供学科交叉、知识深广度适中的通识课程。在基础通识教育阶段,学生主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以及科学、人文、医学类基础课程。在宽口径专业教育阶段,学生分流进入学院,主要学习大类平台和专业核心课程。在个性化模块学习及毕业设计阶段,学生根据培养去向(攻读研究生、就业或自主创业),选择课程模块。通过三阶段的本科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扎实基础、科学素养、全球视野、求实创新精神、能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的一流本科人才。

3.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促进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发展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建立有效的通专融合的知识体系衔接机制,是实现学生在品行、知识、能力和思维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开设一批优秀的反映人类文明核心知识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培养学生在中西、文理和古今通融的宽广学科视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西安交通大学着力强化通识类核心课程建设,特别是通识类核心课程的建设。一方面加强现有通识课程的质量建设,2014 年将所有通识类核心课程纳入课程责任教授计划,并为全部课程设立教改专项。另一方面,2016 年学校出台《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规范、促进课程的建设。同时,在新成立的学校教学委员会中设立了通识教育分委员会,按课程分类成立了专家组,指导课程建设。

二是将通识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环节,体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一体两面,互融互通”的关系。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破解教书育人管理碎片化、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效果绩效评价不合适、基层教学组织不实、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衔接不畅、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融通匹配不紧密,教学与学籍管理缺乏严肃性、灵活性、自主性,课程体系及内容国际化程度不高等瓶颈问题,有效促进通识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合发展。为此,学校着力推进大类招生、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逐步建立完全学分制三大改革,激发教与学的活力。

首先,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招生考试改革新政策,实行大类招生,倒逼学院重视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经过认真分析,根据学科特点、培养模式和毕业生去向,将85 个本科专业归为7个大类——机类、电类、理学、经管、医学、人文、外国语言文学,以及钱学森试验班、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少年班、数学、物理、化生、计算机等7 个创新拔尖人才试验班。

其次,允许学生和学院双向自主选择。为全面落实“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与学位授予规定》,学校制定了本科生专业选择及转专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在大类内选择主修专业。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末,本科生院启动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工作,除少数特殊专业外,学生可根据兴趣及各专业的接收条件,根据学生德、智、体综合评价,按照“遵从专业志愿、综合成绩排序”的原则,在大类专业内按顺序选报专业志愿。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末或二年级第二学期末,学生可再次申请转专业,最大范围内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愿望,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课机会和空间,倒逼各系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再次,实行完全学分制,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2016 年9 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教改〔2016〕3 号),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快推进以学分制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明确学分要求,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认定机制,为学分认定和转换提供制度安排”。学校对推进学分制管理模式所涉及的管理制度、课程建设、教学环境和服务保障体系、学生管理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实施因材施教。学校从2017 级开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倒逼教师增强竞争意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4.成立本科生院,融合两套体系,实现两支队伍协同育人

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本科生院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体制和机制上,落实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纵向贯通机制,夯實人才培养的基层“教学细胞”,统筹教学行政和学生工作两套育人体系,建立“横向协作、纵向贯通、教书和育人统筹协调”的组织管理机构,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本科人才培养活力。

自2006 年起,学校开始实行“学院+书院”双院育人模式改革,学院和书院围绕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由于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两者的工作目标和评价体系存在较大差异,教学系统和学工系统两头各自使劲,造成学生在“学院”和“书院”两个对象之间定位模糊,主体不明,力量分散。为了将“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落到实处,进一步健全“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通识教育书院制和专业教育学院制相结合的育人新体系,学校成立了本科生院。本科生院由学校教学行政系统和学生工作系统构成。

本科生院融合教学行政和学生工作两套体系,实现了“教书”“育人”两支队伍的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在通识教育阶段,学生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辅以“通识阶段辅导员+学业导师”的全程指导;专业分流后进入专业学习阶段,辅以“专业阶段辅导员+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5.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评价、精准服务

课堂是本科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为了破解师生共同敬畏课堂、教学质量大数据实时精准采集、教学质量科学评价、课堂精准督导、学业预警和个性化帮扶等难题,学校自主研究,将“互联网+”技术引入教学管理,建立了教育教学质量实时监控大数据平台,实现精细化、规范化、个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全面及时准确反映教书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精准回答学生去哪儿了,学生喜欢上哪些课,实现从模糊宏观到精准量化、从期中期末制到常态持续、从部分随机到全面覆盖、从事后评价到实时动态的转变,推动智慧管理、服务育人。

五、结语

上述举措,创新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内涵,严肃了教学秩序,使得师生共同敬畏课堂。以这些改革成果为基础,2018年获得1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学生到课率从2014年的79%增长到2018年的97%以上;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全部优良率、升学与出国深造率分别从2014年的13.52%、57.72%提升到2017年的14.33%、62.73%;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14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9项,获奖210人次,2017年增长到70个奖项,381人次。2014年以来,教学评价在后1%的129名教师经过帮扶后,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评价优良率≥97%),从而实现了教师精准督导。学业预警的学生经帮扶后,留级人数逐年下降,1门及以上不及格人数从2014年的19.06%下降到2017年的17.48%;对网络沉溺等异常学生实施心理咨询2393人,近4年危机干预次数从2014年的123次逐年降低到2017年的110次,实现了对学生的精准帮扶。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自觉将大学发展和国家发展相融合,坚持“四个服务”“四个自信”和“三个面向”,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中国大学的共同任务,也有待于中国大学的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 陆一.从“通识教育在中国”到“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兼论中国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多种可能的结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6(9):17-25.

[2] 陆一.21世纪日本大学通识教育再出发:东京大学与京都大学两种模式的比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166-178.

[3]王佳,翁默斯,吕旭峰. 斯坦福大学发布2025计划:创业教育新图景[J]. 世界教育信息, 2016 (10) :23-26.

[4]黄福涛.高等学校专业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2):6-14.

[5]傅添.论通识教育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间的张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4-41.

[6]钟秉林,王新凤.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本土化实践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3-9.

[7]李曼丽.再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本科教育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81-87.

[8]祝家麟,陈德敏.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与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2(6):5-11.

[9]杨春梅.英国大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2):156-159.

[10]解德渤.专业教育的世界模式与中国抉择——以高等教育基本命题的分析与开拓为中心[J].复旦教育论坛,2016(4):12-17.

[11]郑旭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高校教育管理,2012(3):12-16.

[12]新华网.习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4/c_126460590.htm.2014-05-04.

[13]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62-69.

[责任编辑:夏鲁惠]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通识教育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