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校园马拉松研究
2018-01-04赵新华
赵新华
解校园马拉松举办状况。在了解选题背景,明确研究目的,综述有关城市马拉松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校园马拉松发展热潮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以中山大学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我国校园马拉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校园马拉松的作用,讨论校园马拉松对在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体锻心理和对学校以及社会正能量三个方面的影响,从中山大学马拉松背景、开展状况以及带来效应三方面提出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马拉松;校园;中山大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812.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5.019
1 问题的提出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马拉松给了大众都能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是一种最亲近广大人民群众的运动项目。现在,马拉松几乎成了每个城市的必不可少的体育运动赛事,如深圳市连续三年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正因为马拉松要求的参加资格不高,所以马拉松很适合作为终身体育的发展项目,尤其是作为校园马拉松项目重点发展。例如2016年1月2号在中山大学举办的名为“U-run”的校园马拉松,还有2016年4月16号在厦门举办的“大学生马拉松联赛”的马拉松比赛。这足以反映出校园马拉松的热潮及举办意义:
第一、从校园出发,形成一股新生力量辐射到各类群体,让更多人达到兼顾锻炼身心和快乐运动的高质量效果。
第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三、广泛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在锻炼体能的同时丰富体育生活。
第四、给予参与者众多机会扩大自身朋友圈,培养感情,增进彼此友谊。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对于众多运动爱好者而言,在校园里进行马拉松运动既可以在运动的同时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又可以直面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趣味。在此基础上可以推测,在高校开展马拉松运动,既可以缓解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也可以给大学生锻炼身体、参加体育竞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中山大学在2016年举办的校园马拉松在新春开跑,成功构造了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并为马拉松运动进校园做出了前沿性实践,为了解校园马拉松对于学校、社会的影响程度提供强有力的事实基础和研究数据。
2文献综述
2.1 城市马拉松向校园马拉松的发展演变
文献资料显示,对于一个城市举办马拉松来说,既能带旺该城市的旅游业,也能让人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建设特色。有了城市馬拉松的引领,再向高校发展,传递正能量,增强高校凝聚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另外,校园马拉松更容易组织展开多种样式的项目跑,增加了该运动项目的吸引力与趣味性。
2.2 校园马拉松的发展热潮
李雪濛的《校园马拉松井喷》传达了学生们的精神风貌与校园马拉松背后的育人之道。李雪颖的《清华大学体育传统催生校园马拉松》介绍了清华大学引以为傲的长跑传统,为校园马拉松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汪跃金的《普通高校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可行性研究》从多种研究方法出发,对马拉松运动追根溯源,从基础条件和技术条件探讨高校开展马拉松的可行性,围绕教材建设、管理体制、组织宣传、竞技性与科学性提出对策。徐立命的《由马拉松赛事促大学生体育精神养成的实践性探索》从政策出发,在分析大学生体育精神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大学生体育精神养成的重要性,并以开展马拉松运动为对策进行有力的说明。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为了解我国校园马拉松开展情况,以中山大学校园马拉松有关人员(参赛人员、裁判、观众)为研究对象,满足了研究的时效性、准确性、直接性等效果。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查看历年有关校园马拉松运动举办的相关文献,研究以校园马拉松运动对学生、学校、社会带来的正能量为主题的有关文献,查看举办马拉松运动对城市的影响与作用。
3.2.2 实地考察法
对2016年1月2号中山大学校园马拉松的举办流程及开展情况进行考察,了解赛事情况,观察各岗位职责,收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3.2.3 访谈法
为了了解更多关于校园马拉松的运动细节,对部分主办方及参加人员,尤其是裁判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看法,并进行归纳与升华。
3.2.4 逻辑归纳法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理性思考更加全面总结出所要研究的中山大学校园马拉松运动的举办情况,并为将来校园马拉松运动甚至是社会马拉松运动的开展提出合理意见。
4 我国校园马拉松发展历程研究
4.1举办地点研究
我国有很多高校开展了校园马拉松,其中最集中的城市有上海、厦门、北京等城市,尤其清华大学,基本每年都会举办校园马拉松,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4.2 代表性历史发展研究
文献记载,中山大学早在1984年已经开始第一届全程马拉松,一直持续到1991年的第八届。中间虽然有过间断,直到2015年12月20日“CampusRun”走进中山大学,校园跑又重新复燃了。2016年1月2日,“U-run”在中山大学开跑,中山大学学工部部长莫华先生表示:“中大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马拉松的传统。今年我们重新恢复,就是为了给学生、教师职工以及校友提供一个强身健体、联络感情的平台。由此看来,我们中大人跑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马拉松,更是一种运动情怀。”
5 2016年中山大学校园马拉松开展现状分析
5.1参赛人数
此次马拉松分为体验组、双人组、10km组,具体参加人数如下:
所有项目不可兼报,需按报名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报名额人满即止。
5.2组织形式
中山大学举办的这次校园马拉松采取网上报名的方法,而且可以采取PC、微信等平台来报名。然后再安排确切的时间方便参赛人员领取参赛包,不同校区可以在比赛当天领取参赛包。
5.3竞赛办法
5.3.1 本次比赛是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及竞赛规程的相关规定展开。
5.3.2 全部运动员必须统一穿着比赛服,并将参赛号码牌贴在身前正面位置(双人组将号码牌贴在背后),号码牌不准遮盖、剪裁和折叠。
5.3.3 组委会为10km组项目参赛者提供芯片计时服务(体验组、双人组则不计时),参赛者需严格按照比赛说明书提供的方式正确佩戴计时标签以记录比赛成绩,如果因参赛者本人的原因未能正确佩带计时标签而引致不能记录成绩,组委会对此概不负责。
5.3.4补给站。赛道旁边准备有饮水站或者能量补给站,其具体地点详细参考《参赛指南》。
5.3.5奖励办法
5.3.5.1 10km组分别给予男、女前十名相应金额或等值物品的奖励(元)(如表2):
5.3.5.2 10km项目组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程,将现场颁发纪念奖牌和成绩证书。
5.3.5.3 比赛现场为10km项目组男子、女子前十名颁发奖励。
5.3.5.4 10km项目组得到名次的运动员需凭本人身份证及学生证(或教工卡、毕业证)领取奖励,选手成绩赛后公示一周,如发现违反赛事规则,冒名顶替,取消名次并收回奖品。
5.3.5.5 凡參加比赛的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均可获得5个课外体育的学分。
5.3.5.6 医疗救护。组委会工作人员在路途旁设立固定的医疗点,并在医疗点、饮水站及赛道途中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协助医疗救护和维护比赛秩序,参赛者有困难可以随时求助。
组委会将为参赛人员购买医疗保险,请参赛者务必正确填写个人真实信息以确保保单有效。
6 对校园马拉松的作用与影响讨论
6.1 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
对于校园马拉松来说,学生的参加积极性明显提高。校园马拉松充分表达了人文情怀,学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健康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的平台以及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文化的感染下,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6.2 对学校的影响
马拉松走进高校,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更提高了高校的知名度与文化氛围。既高效完满地举办好一项新颖的体育赛事,又为以后积累丰富的经验。提高了高校社会地位,更好地完成了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任务。
6.3 对社会的影响
校园马拉松举办激发全民参与运动锻炼的意识,通过媒体的报导在社会形成一定的影响,促进了城市马拉松开展的同时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7 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7.1.1 中山大学马拉松背景历史与现状
中山大学开展校园马拉松的历史源久留长,也为今天开展校园马拉松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次校园马拉松吸引了大量参赛人员,赛事圆满完成,营造了一个参赛人员锻炼的良好氛围。
7.1.2 中山大学校园马拉松带来的效应
我国校园马拉松举办的形式越来越新颖,赛事体制越来越成熟。我国大学开展校园马拉松是传承与弘扬马拉松的文化精神,是丰富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一条健康之路。
7.2建议
建议我国高校普遍开展校园马拉松,让校园跑成为一种学校氛围,营造有益身心的、健康快乐的锻炼平台。除此之外,在传统的基础上,还应当加上一些趣味性的项目,秉持“健康快乐的运动”理念,突出阳光体育。
参考文献:
[1] 汪跃金.普通高校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可行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7.
[2] 李雪颖.清华大学体育传统催生校园马拉松[N].中国体育报,2015-06-19:007.
[3] 邓宏涛.论马拉松运动在高校中的开展[J].金田,2014(03):464.
[4] 何永飞,王厚雷.大学生马拉松运动员年度训练透视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5(10):908-912.
[5][10] 徐立明.由马拉松赛事促大学生体育精神养成的实践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2):162-164+167.
[6] 吴丛丛.青春复刻!来一场热血沸腾的马拉松接力赛[J].博览群书,2015(06):71-72.
[7] 黄康,成惠发.以“道德马拉松”德育工程点燃学生奋进激情[J].思想工作,2008(09):24-25+1.
[8] 李雪濛.校园马拉松井喷[J].大学生,2016(Z2):66-67.
[9] 张登峰.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2-14+20.
[11] 左成,孙永生.对台湾部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1(01):1-5.
[12] 中山大学体育部.U-run2016中山大学校园马拉松竞赛规程.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9500b780102vxm1. html.2015-12-15.
[13] 余建通.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马拉松运动”长效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4] 易高明.田径运动文化对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