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效能提升研究

2018-01-04杜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互联网+互联网

杜刚

[摘要]就业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就业者实现人职匹配或者实现人生理想。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围绕学生的职业目标,借用各种方式、手段、平台做好职业指导工作。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互联网+”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方便。本文分析总结了当前高校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职业指导的状况和存在问题,并从互联网发展、新媒体、新技术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如何提升就业指导的效能。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就业指导;效率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159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8-0253-02

调查显示,职场人士中认为自己需要职场导师的比例高达97%。可以说,几乎每位职场人都希望得到职场导师的指导,以帮助自己解决职场上的问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质量、素质、各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辨伪存真,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成为学生和高校教师都关心的事情。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理念是高校教育的重点。

1“互联网+”为就业指导提供全新的指导工具

职业指导是从事职业指导人员向有职业发展需求的人提供指导、辅导或者咨询的服务过程。随著时代的发展,社会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导致的职业更新与流动性增强,是开展职业指导的又一个推动力。在“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指导人员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手段、方式、平台和载体越来越多,可利用的工具也越来越多,如微信、微博、QQ群和飞信等工具丰富了职业指导的手段,而且信息技术工具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复杂。新媒体、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职业指导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对于高校而言,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创新职业指导的手段和方法,如何用网络搭建学生与学校、学生与企业、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高职业指导效率,对实现高质量就业意义尤为重大。在“互联网+”背景下,学习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这项工作是每一位职业指导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2高校职业指导过程中互联网技术运用的现状

2.1互联网技术在高校职业指导过程中的使用现状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职业指导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前用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信息化技术平台大体上有以下几类。

第一,学校专门为大学生建立网站平台,提供各类就业信息服务。例如,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有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和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如图1所示。目前,江苏省有江苏毕业生就业网、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91job智慧就业网(见图2)等网站。另外,所有高校在本校网站内也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服务网,并与国家省市就创业或人才网建立了链接,方便学生浏览访问就创业相关信息。网络平台的搭建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提供了相关信息。

第二,高校在职业指导类课程的建设和运行上使用互联网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广泛运用,高校使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开展就创业课程指导越来越多。网络上的各种就创业资源为教师指导学生规划人生、增长就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素养提供了大量信息、案例、视频和图片等资料素材。现在比较流行的慕课、微课也创新了高校教师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学方法。

第三,高校使用各类职业测评软件为大学生就业开展测评服务。职业测评软件的使用为指导学生从事适合的、相关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目前,高校使用较多的有智联招聘测评软件和北森人才测评软件。

第四,高校借鉴其他平台,如微博、QQ、微信和APP等客户端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指导服务。目前,高校使用最广泛的师生交流平台就是微信和QQ两类。微信与QQ平台以“群”和“个人”两类方式存在。微信和QQ群极大便利了职业指导人员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及时发布信息、颁布政策、文件和通知等。群管理者也可以根据求职者的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等状况做出处理。此外,职业指导教师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服务模块,极大地便利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协调。

第五,高校使用专门的网络系统平台统计收集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高校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信息突破了时空限制,大大节省了职业指导服务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职业指导的工作成本。但是,在网络系统统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信息时因无法验证每一条信息,可能会出现毕业生瞒报数据、虚报数据的情况,导致很难保证网络系统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2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在高校职业指导过程中的问题

2.1无法有效利用资源

目前,各类互联网技术平台已经非常丰富了,各类平台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方式也各不相同。在这些平台中,老师和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其中的信息,更不用说理解吃透各类就创业政策和就创业信息了,导致无法有效利用网络信息,很多信息变成了无用信息、无效信息或是失效信息。

2.2存在信息资源孤岛现象

就创业信息是多元主体发布的复杂性综合性信息。由于各类主体的功能不一致,高校的主体功能在教育、企业的主体功能在生产、政府的功能在于治理。而学生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浅层信息并不会给予太多的关注,这就造成了“信息资源孤岛”现象。这给职业指导掌握信息造成了困难。

2.3很难确认创业数据的真实性

网络信息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导致很多信息无法确认真伪。很多不法分子就利用网络的这个特点,利用学生急于找到高薪工作的心理,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虚假信息,或者发布一些虚假高薪职位,引诱大学生上当。由于刚出校门的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也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

3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技术开展职业指导

互联网技术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无论是对于高校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来说,还是对于大学生来说,都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职业指导方式和途径,以推动高校职业指导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3.1学生在校期间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其进行职业指导

首先,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职业课程教学服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职业指导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指导服务、讲座和其他指导活动。例如,指导学生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指导学生如何参加面试、指导学生如何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才华等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电子邮件、聊天工具实现。

其次,高校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交流的桥梁。学校可打造自己的社交平台,也可利用微信、微博、飞信和QQ群等平台发布企业用人信息。这样减少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奔波和就业成本,提高了信息利用率和就业成功率。尤其是毕业生在找工作期间,毕业生可利用网络平台与企业在网上进行初步的交流接触,在双方都有意向的前提下再赴企业面试,中间省去了很多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学生的安全问题。

最后,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指导学生就业,可以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一,教师尝试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目前,针对90后大学生还缺乏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和招聘方式的专项服务策略。第二,教师指导制作个性化简历。教师可指导学生把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参加的各类比赛情况和社团活动录制成小片、视频、短片和故事,利用新媒体平台把视频发给心仪的企业,使工作找起来更有针对性。

3.2学生离校后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其进行职业指导

在高校的學生管理实践中,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一旦拿到毕业证离开了母校,再想跟他联系可能比较困难了。这部分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这部分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到社会和谐与稳定,无论怎样对于那些已经离校,但尚未就业的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更是必要的。因此,就业指导教师要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远程指导服务。远程服务包括视频聊天指导、提供就业信息、提供创业帮扶政策等。此外,就业指导老师可以通过QQ、微信、其他互联网交流工具与这部分学生保持联系,定期询问工作情况,直到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为止。

4信息化状态下职业指导人员师资培养与指导能力提升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职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职业指导师面对各种平台、软件如何很好地利用它们,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互联网+”是新事物,高校教师由于受到原来所学专业的限制,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地创新工作模式,学会运用多元新媒体平台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

首先,高校要加强对职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提升其使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让职业指导者熟练掌握新技术,学会运用新媒体推动就业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其次,职业指导教师要先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媒体和新平台,从技术上来看要求提供平台服务的商家提供简单、易学的便于操作的软件平台,不要过于复杂、难用。“互联网+”能够给就业指导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如果作为提供服务的执行者不熟悉软件、不会用软件、不学习平台,那么这个老师就是一个不合格的职业指导师。

再次,职业指导教师要学会用新的沟通方式指导学生。作为职业指导人员要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及时了解学生的职业诉求和关爱学生的就业情况,用新的方式、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职业指导教师要超越学生,走在时代前列。

5结语

在当今“互联网+”方兴未艾的趋势下,高校教师、创业指导老师、大学生和社会就业人员应该积极学习互联网知识,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新媒体、新平台的作用,科学、便捷地使用好网络信息,提高各类平台的利用率。高校要积极提升职业指导和服务质量,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入职匹配,并为未来稳定自己的职业、增薪升职、实现人生的梦想提供帮助。职业指导是一种综合性的指导行为,可用的方法、方式、手段很多,有传统方法也有现代的方法。此外,职业指导者应根据不同的职业指导对象提供不同的指导和服务内容,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互联网+互联网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