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螺旋理论研究视角下多维主体协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研究

2018-01-04张延平陈婉婷樊爱国刘永浚梁潮锋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协同

张延平 陈婉婷 樊爱国 刘永浚 梁潮锋

[摘要]在“双创”浪潮下,大学生创业基地成为现阶段扶植大学创业人才创业的重要机构,但大学生孵化基地中普遍存在多雏主体运作不协调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孵化基地急需一个多维主体协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本文以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法归纳和分析研究院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入三螺旋理论,构建多维主体协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最后针对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如何提高协同创新效率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协同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151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8-0240-03

0引言

在“双创”浪潮下,大学生创业基地成为现阶段扶植大学创业人才创业的重要机构,但大学生孵化基地中普遍存在多维主体运作不协调的问题,使大学生创业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刘金福,2017)。

近年来,政府、企业和高校等主体正日益形成一个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和风险共担的创新网络(李宇和张雁鸣,2012),引入三螺旋理论下的多维主体协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能有效解决目前大学生创业基地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法归纳和分析研究院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入三螺旋理论,构建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的“大学一产业一政府”多维主体协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最后针对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如何提高协同创新效率提出了优化建议。

1理论基础

1.1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理论(Trlple Helix Theory)是一种大学一产业一政府的三螺旋非线性网状创新模型,该模型突破传统大学一产业线性结构(高运胜、聂清和贺光辉,2013)。三螺旋源于对DNA结构的科学猜想,后有学者开始运用三螺旋去研究复杂的转型过程(孙耀吾、赵雅和曾科,2009)。在国外研究中,Henry首次采用三螺旋概念,尝试构建知识经济时代中“大学-产业-政府”的关系模型。Leydesdorff和Meyer(2003)深化三螺旋概念,首次成功構建出研究国家创新系统中政府、大学和产业之间的三螺旋理论模型。在国内研究中,三螺旋理论与实践也逐渐引起学者重视。周春彦(2006)提出,运用三螺旋理论体系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王成军等(2008)提出,政府、大学与政府选定的优先发展的产业三重螺旋不断交互上升,将成为一些区域的高端产业发展或产业升级的基本模式和特征。柳岸(2011)提出,政府主导型的大学一产业一政府合作模式是最适合目前形势的创新模式。高镇光(2015)采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三螺旋协同创新中的高等教育角色演变。

从根本上说,三螺旋理论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螺旋形的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在创新过程中通过组织的结构性安排、制度性设计实现三方密切合作(张秀萍、卢小君和黄晓颖,2016)。

1.2三螺旋理论下多维主体协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

创业组织之间的经常合作产生更广的创业组织网络(王国红等,2007)。由于性质的特殊性,政府、企业和高校等主体正日益形成一个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和风险共担的创新网络(李宁和张雁鸣,2012)。所以“大学一产业一政府”的三螺旋模式逐渐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张秀萍、卢小君和黄晓颖,2016)。

高运胜、聂清和贺光辉(2013)提出,产业、大学、政府被看作是三条相互缠绕的螺旋线,并构建出一个三边覆盖的协同发展模式。张秀萍、卢小君和黄晓颖(2016)提出,构建三螺旋理论下创业组织协同发展模式,该模式下产业、大学、政府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紧密合作,相互影响。三螺旋结构中的信息流主要包括内部交流和变化、两两之间的影响和三方功能重叠形成的混合组织(涂俊和吴贵生,2006)。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方在保持自己独立身份的同时,通过相互作用调整自身功能和结构,使总体呈现出三螺旋交互上升的状态,最终形成一个相互支持、个体独立、跨界发展的三螺旋协同发展结构。

2广州大学创业研究院现状及问题

2.1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现状

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为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与广州大学共建,并联合有关企业共同参与的,旨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孵化活动的公益性组织。研究院系非独立法人单位,属广州大学内设机构。

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创业平台,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研究院挂牌在广州大学,创业课程与日常工作也在广州大学内开展,创业导师由30名广州大学教授和30名校外企业导师组成,创业课程分为“创新创业总裁高级培训班”以及“创新创业高级精英培训班”。除此之外,研究院还积极组织开展创业研究课题,对创业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化与升华。截至2017年5月,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已成功帮助60个创业项目走进市场,多个科技成果正在进行价值转化。研究院领导团队也在不断为孵化基地链接各种资源,包括技术人才资源、科技人才资源与风投资源等。

2.2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州大学创业研究院在运作上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院内部主体权利、责任与义务定位不准确;二是多维主体参与研究院运作中不协同;三是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尚未完善。广州大学创业研究院现阶段处于发展阶段,多维主体之间缺乏一个高效科学的协同运作系统。

2.2.1研究院内部主体权利、责任与义务定位不准确

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的构成主体有广州大学、番禺区政府以及与创业研究院合作的企业。研究院内部存在主体权利、责任与义务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创业研究院的运作主要依靠广州大学的教师团队进行,招生、授课、团队管理和宣传策划几乎一手包办,而企业主要派出高管或创始人进行经验分享;其次,合作企业虽然也参与到了创新创业工作中,然而权利、责任与义务也不清晰,这使得合作企业和研究院内部工作人员都处于被动状态。主体权利、责任与义务定位不准确严重影响到资源最优配置和创业项目的孵化质量。

2.2.2多维主体参与研究院运作中不协同

广州大学创业研究院的目标是实现政府、高校与企业共同协作的运作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却表现多维主体参与研究院运作中不协同。在政府方面,尽管番禺区政府已在积极宣传创业研究院的成果,但政府对创业研究院的工作上只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而在项目开发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还没有提供实际的帮助。在企业方面,现阶段与创业研究院合作的企业大多都是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缺乏其他领域的企业,然而在创业研究院下属的创业基地孵化的项目种类仅限于高新技术领域,其他领域的资源获取能力相对较弱。其次,企业与研究院合作的形式主要是企业派出高管或创始人分享创业故事和传授创业经验,学员主要通过上课的方式获取资源,获取资源的途径单一。在高校方面,广州大学创业研究院的日常办公和授课场地都是由广州大学校方提供,研究院所拥有的资源大多是广州大学校方自身的资源,来自政府与企业的资源并不多。

2.2.3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尚未完善

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在运作过程中,缺乏一套完善的多维主体的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业孵化团队的构成与创业导师、企业家资源的组成不匹配。创业研究院孵化的项目涉及的领域比较多,如酒店管理类的安小懒团队、文化传播类的点聚文化、科技类的天翔无人机项目等。但与研究院合作的企业,大多是高新技术行业,对其他领域资源的开发还是处于弱势,对于某些行业(如文化传播)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难以对项目团队进行深入指导。第二,创业研究院缺乏一个专职的管理团队。研究院是区政府与广州大学合办的机构,挂牌广州大学,没有一个专职负责管理的团队。

3优化广州大学创业研究院运作的对策

广州大学创业研究院应以市场化为导向,引入政府、企业、高校等多维主体协同参与,采用多维主体的三螺旋协同发展模式,把政府、企业、高校3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广州大学创业研究院未来发展应重视3个方面:①引入三螺旋结构下创业创业组织协同发展模式,明确多维主体的权利、责任与义务;②重视多维主体的三螺旋协同发展,提高外部网络资源的链接力度;③完善三螺旋协同发展模式,优化研究院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

3.1明确研究院主體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之间在相互合作之余,还需要对自身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有清晰的认识。根据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创新创业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策划申报、立项评审阶段;②入驻基地阶段;③项目孵化阶段;④成果转化阶段。三螺旋多维主体将会相互合作,共同为优秀项目的孵化提供必要的资源,同时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收获有价值的资源,从而促进自身发展,进而壮大孵化基地的服务力量,实现良性循环。多维主体在项目孵化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如表1所示。

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可以从基础设施上着手,了解更多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实时需求,然后利用自身职能上的优势,建设更适合孵化基地使用的基础硬件设施,以及链接一些高校与企业都无法涉及的资源。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把创业项目孵化基地设在高校里面。同时,企业除了亲临孵化基地进行指导外,还可以通过录制课程视频或邮件沟通等途径对项目团队实施多样化指导,甚至可以要求项目团队成员前往企业上课。这样既可以优化指导效果,又可以保持与高校的联系与合作,为营造更好的创业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高校而言,在预孵指导阶段,高校应认真督促创业团队落实运作方案、商业模式、技术开发等工作,并为此争取学校、其他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多方的资金支持;在入孵管理阶段,企业要进一步推动创业团队项目形成商业模式;在出孵跟踪阶段,高校通过借助国际经验、引进国际理念、对接国际先进标准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式指导创业团队扩展市场,巩固其市场地位。

3.2构建多维主体协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

对于广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而言,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强健的管理体系必不可少。一方面,研究院的领导委员会方面应当充分把政府与企业的职能与优势发挥和利用起来,积极与政府沟通与合作,争取从政府方面获取更多有利于创新创业工作的资源。例如,研究院可以通过政府获取优秀人才、各领域优秀导师资源,以及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方面的资源,而不仅限于资金和政策支持,并且让政府更多地参与到创新创业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研究院应积极与更多企业合作,让来自企业的资源更丰富,涉及更多领域,或是有针对性地邀请企业家到场指导,提高课程质量与效率。而针对管理人员难以全身心投入研究院工作的问题,研究院方面更应该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从社会各界招募、聘请优秀人才全职从事院内事务,为研究院今后的战略性发展建言献策。

3.3重视多维主体协同提高外部网络资源的链接力度

多维主体的三螺旋协同发展模式是指产业、大学、政府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紧密合作,相互影响,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重叠、螺旋式的助推动力。在三螺旋模式下,政府、产业、大学3个主体除了保持自身职能外,还会围绕知识向使用价值转移的目标,分别从基础设施、项目孵化、文化氛围3个方面,以创业基地为平台为众多优秀创业项目服务。广州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院可以尝试采用三螺旋组织结构,把高校和已经参与到研究院工作的政府与企业联合起来,以项目孵化的4个阶段为基础,增强与其他主体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密切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为研究院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来源。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研究院可以考虑与更多领域的企业合作,同时加强与番禺区政府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和政府所拥有的资源,为在孵项目提供更多链接资源、全面发展的渠道。另外,研究院可以考虑让政府和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平常举办的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创业交流会等)中去,以此搭建三者沟通的平台,加强高校、政府与企业三者的沟通和合作。三螺旋理论下创业组织协同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在三螺旋模式中,产业、大学、政府被看作是三条相互缠绕的螺旋线构建出一个三边覆盖的网络。对于创业研究院而言,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宽资源领域,并与政府保持密切沟通与联系,尽可能让政府参与到创新创业工作中去,争取与政府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通力合作、互惠互利的运作模式能使资源产业、大学与政府之间更有效地流动,实现综合协同。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协同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