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整为零,无孔不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2018-01-04廖莹莹
廖莹莹
摘 要:写作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在不同课型的英语教学中运用“渗透式写作”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点点滴滴的体会来进行学习,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渗透式写作”是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它是适宜新课程改革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广泛地让学生感悟英语的魅力、体会英语写作乐趣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渗透式写作;英语教学;学习方式
英语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同时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英语教学着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的形成。
然而,现在在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是大部分中国学生的短板,提笔难下,有话难言,甚至是无话可说。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的弱化,对英语的接触面较狭窄。
为了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与英语的接触更为亲密,帮助学生尽快在英语写作方面有所突破,我们可以在不同课型的英语教学中运用“渗透式写作”的教学方法:将英语写作的教学“化整为零”,融入教学过程中的時时刻刻、方方面面,就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渗透其中,潜移默化,实现增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教学目标。
渗透式的教学方式(gradual penetrating teaching method),是指不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或阶段给学生明确的系统的知识。在不同课型的英语教学中尝试着运用“渗透式写作”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点点滴滴的体会来进行学习,从而使课堂效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各种教材,里面的文章选材新颖,贴近生活,以外研版的初中教材为例,每一个模块通过一个话题引出课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模块中的听说课与阅读课,在教学中广泛地进行“渗透式写作”教学。
一、在听说课中进行渗透式写作教学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从听说开始。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强调“听说读写”。“听”代表着接收、容纳,可以说“听”是学习语言重要的第一步。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的教材通过每一个模块的Unit1的听说课,让老师把学生引进一个包罗万象、精彩灵动的英语世界。在此过程中,老师通过循循善诱和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课前free talk,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写作做好准备
英语有这样一句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如果教师能在课前几分钟,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那将会为学生下一步理解、消化教材做好准备,也为他们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就能更好地开展渗透式写作教学。而Free talk就是这个“Well begun”了。
Free talk可以解决学生写作前的“畏难”情绪。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经常会有学生表示“我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或者有些学生索性随意发挥,写出的文章支离破碎、有头无尾,甚至偏离主题。在课前进行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等教学方式,能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学生打开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写作中脱离“无话可说”“无从下手”的困境。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以命题的方式,每天让一位学生先以书面的方式写作,第二天交给教师进行面批。例如,外研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六模块是Animals in dangerous,我的命题是My favourite animal,或者是Pandas;再如八年级上册的第二模块是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我的命题是Say something about Huizhou;再如七年级一模块话题是Spring Festival,我的命题则是My Spring Festival等。一个单元通常设置六个课时,一个命题就可以让几个学生练习。面批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当场订正语法错误,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课前讲话,这样的free talk可以使课前的两至五分钟的利用率达到最高。每天一两位学生的作文面批时间大约十至十五分钟,不会增加老师任何教学负担;一个学期一两次的轮流讲话也不会增加学生太多的额外作业量,但是学生作文的写作水平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
2.充分利用听说材料,运用多种方式,灵活训练
外研版教材每一个模块的Unit1是听说课型,里面的听力材料为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可以在听力教学中采取听录音、补充句子等形式锻炼学生写句子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把较长的听力教材改为填空练习,例如,外研版八年级上册中的Module 10 The weather,其中Unit1的听力材料是一篇天气预报,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稍作归纳,让学生听且根据文章补充句子,然后总结已经学过的与天气有关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以书面形式描述某个地区的天气,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课文的对话改写成短文。以外研版七年级上册中Module 1 Unit 1 Nice to meet you一文为例,教材中部分内容是学生的自我介绍,所以在完成这一部分的听力练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段自我介绍。
复述听力材料也是一种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让学生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概括,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和组织能力。
二、在阅读课中进行渗透式写作教学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其中,“读”和“写”的关系极为密切:“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目的。
1.阅读材料,为写作提供素材
阅读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照本宣科“满堂灌”,首先介绍背景知识,然后讲解重点字词及语法知识,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学生通常昏昏欲睡,结果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学习热情大大减退。这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相悖的。
因此,教师在阅读课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和目的,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利于把语言知识、内容信息和背景知识融合为一体的阅读环境。以教材阅读材料为基本载体,通过学生搜集整理与本模块相关的材料来扩大阅读。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阅读教学,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语言知识,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审题和理解归纳的能力,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为写作技能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必要的锻炼。
2.阅读材料,令其成为学生写作的范文
当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后,总会有一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如文章的新颖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等。那么,学完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应该及时以小练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通过仿写优美句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甚佳。范文引领,由模仿到创造,是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读写训练中,只要学生利用阅读中的已知信息,采用“改头换面”的方法就能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3.复述阅读课文,强化知识
要将学得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知识,需要让学生学会复述故事,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复述出来。这样既可以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书面用语和口头表达能力。
4.改写阅读课文,动手操作
改写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对课文内容或形式做某种改变,从而形成新的语篇。常见的改写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转换原文的人称、时态;另一种是转换原文的体裁。
外研版教材中的大多数阅读材料均为叙述性文章,这便于学生进行改写练习。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Module 2 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 Unit 2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分别将文章中的I转换成Tony,训练学生主谓一致和代词使用的能力。
通过改写,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
5.拓展写作内容,提高构思技巧
中考要求学生写作字数为80词左右。一部分学生是无话可说,一部分学生则喜欢长篇大论,却语法错误较多,或者内容平淡。优秀的中考作文除了要词汇语法正确外,还需要有高级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因此在平常的教学当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对写作材料进行整理、布局外,还应该提醒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不同的途径摘录好词好句,然后进行背诵和运用。
通过对阅读课运用渗透式写作教学,设置和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词语量的掌握,还是句式、结构等的熟悉和应用,都逐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使之在今后的英语写作中渗透其中,潜移默化,从而实现了增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教学目标。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语言的学习贵在坚持和积累,尤其是在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多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渗透式写作”是一种由淺入深、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它是适宜新课程改革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广泛地让学生感悟英语的魅力、体会英语写作乐趣的学习方式。英语的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大体现,教师从学生学习生活的点滴处着手去规划教学,把渗透式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最终达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效果。
参考文献:
周冬梅.浅谈英语写作的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14(10).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