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班主任民主化管理下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性管理
2018-01-04杨荔媛
杨荔媛
摘 要: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管理质量不仅仅决定着教学任务的完成率,更代表着对班级每个学生教育上的有效教导。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关系到小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文章作者结合长期的班级教育管理经验,认为班主任以民主化的思维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关注并且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在“以退为进”的管理模式下,能够有效地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从而实现管理工作中学生的自我管理。
小学班主任的民主化管理是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精神的实践存在,对于心智尚处在发育时期的小学生来说,良好有效的民主化管理能够培养学生更好的自律习惯以及更为独立化的主体意识观。笔者将围绕班主任民主化管理中实现学生的自主性管理主题进行探讨。
一、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民主化管理不仅是教学和班级管理上的具体化实践,更意味着教师自身在教育理念上的思想更新。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化管理也不是机械化的生搬硬套,而是因地适宜、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施,要结合班级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进而实现学生自主性管理。
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是指对新课改教学精神的贯彻领悟,认真解读新课改精神中“以生为本”的教育思维,始终保持班级管理上的热情,与时俱进,让管理跟得上时代变迁的步伐。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严肃刻板的老学究形象,而是站在同一队伍中的好伙伴。
良好的师生关系源自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虽然这种关爱呈现的方式是与“说教”联系在一起的,但学生感受到的却不是硬性的规定和自我机械化的执行,而是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管理,学生感受到的管理是带有温度的“谈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逐渐领悟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并在思想中内化为自我吸纳的“营养“,从而形成自主性的素养与行为。
二、开展民主管理,培养和强化学生自主性管理意识
班主任应通过开展民主管理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主性管理意识。笔者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通常会采用民主选举班干部、民主决策、民主评价等方式,其推行的原则便是职权划分、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并且,这样的格局和责任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笔者认为,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感受到作为“责任人”的责任心,只有首先管理好自己,自我约束力加强,具有自制力,才能对其他学生的行为产生模范作用,才能以理服人。
比如,可以将班级常规管理决策权放给学生,让其自主讨论,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也可以委任学生民主选举出来的“人民代表”担任班级常规事务管理的执行者。同时,对于班级中偶发或者突发事件,班主任要引以为戒同时做成案例,供日常管理素材之用。教师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想问题,在集体反思、讨论、辨析、最终决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管理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意识的能力。
三、构建家校合作管理平台,实现学生自主性管理全面发展
学生的自主性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学校学习中,更应该在家庭生活中得到锻炼。对于班主任来说,在考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生活学习素质时,不妨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看一看、聊一聊,在细处探微,找到班级学生民主管理的个性化切入点,真正让“民主”实现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如此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性管理的教育目标。
父母是孩子温暖的港湾,家长对孩子自主性教育管理大力支持和配合,能更加有效地强化孩子在生活中的自律意识。其实,孩子在家里的力所能及之事都可以成为培养其自主自立自律精神的推手。因此,家校合作是实现学生自主性管理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应该轻“理性”重“感性”,但原则性不能放松,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意识。班主任要对班级每个学生的个性了如指掌,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在原则范围内“活动”。此外,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班主任要懂得借助家长在教育上的有效性、便利性,與家长共创家校教育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陈进源.用“爱心、民主”来管理班级[J].学周刊,2016(33).
[2]唐清俊.浅谈小学生班级管理[J].读与写,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