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沙市场:打造现代化水产批发市场标杆
2018-01-04海洋与渔业廖静
■ 《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文
广州黄沙市场:打造现代化水产批发市场标杆
■ 《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文
“成吨的虾蟹贝鱼、车水马龙的水产档口、络绎不绝的顾客……”位于广州市区的黄沙水产交易市场(以下简称“黄沙市场”),每日如快镜头般上演着一幕幕充满生活气息的剧集。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走访了由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新风港务分公司承办的黄沙市场,了解该市场如何打造水产批发的行业标杆。
在黄沙市场的“功勋簿”上,它不仅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更跻身于全国三大水产市场之一。“水产价格,全国看广州,广州看黄沙。”这样一句在广州甚为流行的俗语,不仅体现了黄沙市场在水产界的“江湖地位”,更展现了其开发主体在市场打造运营方面的成功。
严格准入制度实现标准化水产批发
步入这个占地2.6万平方米的水产批发市场,品种繁多的鱼虾蟹、各式运送车映入眼帘,300多个档口络绎不绝,强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它的成绩单也煞是好看。据初步统计,全国大中城市约 30%,珠三角约 70% 的鲜活海产来自黄沙水产。
据了解,该公司与 90% 的档主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有了合作关系。所有档主进入,都实行经营人员与产品的双准入机制。首先对各经营主进行备案登记,对经营品种和食品安全签订承诺书。其次管理人员会对市场进行环境、设施、预包装流通许可证、特殊物种许可证等全面进行清查。除此以外,黄沙市场需要接受广东省、广州市各级水产部门以及食药监局等多个部门的共同监督,因此在标准化这一块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经验。
正是由于这份严谨,黄沙市场一步步升级改造成了“广州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并成为了经国家农业部选址、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国家级市场和广州市政府大力推进的市政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规范技术检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300多家海鲜档口是这个市场的“神经中心”,每天上百吨水产品从这里出发,抵达全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建立于 1994 年的黄沙水产市场,早就采用了全套制冷系统,数名工人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着循环水系统的水温,保障水产品的鲜活度。
因这个水产品市场主要经营海水产品,因此该市场很早建立了海水供应系统。靠近市场数十米处,两艘上百吨的船舶停靠在内河,而海鲜档口的卖主时不时过来补给海水,提高海鲜的鲜活度。
据统计,2015年黄沙市场交易量已达到21万吨,交易额 72 亿元,是全国活鲜水产品交易最为活跃的专业市场之一。因此监管规范就是这个市场的命脉。黄沙市场从准入、制度、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进货采验、检测等。一经发现不合格的产品,立即销毁。与此同时,该批发市场公司还设立上报制度,实现“当天处理当天上报”机制;设立了广州市农业局定点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定期对场内水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监测,并定期公示检测结果。
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普通民众关注的重心。因此,为加强市场监管,黄沙市场特意委托了第三方检测公司,每天由专业的检测人员进行日常检测,加强对活鲜、冰鲜、干货等进行不同方面、层级的检测。广州市粤豪水产品检测有限公司就是他们委托的检测公司。2013 年 该 检 测公司通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取得CMA证书。其中该公司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包括水产品中甲醛、挥发性盐基氮、组胺和食品中无机砷、亚硝酸盐的测定等。
当前,黄沙水产市场配备了国家农业部定点的水产品检测中心,保障了水产品安全质量供给。每天,这一批来自检测公司的专业人员对黄沙市场300多个档口的水产品进行严格抽查,也形成了水产品安全保障的良性循环。
扩展延伸板块欲造海洋主题商贸中心
建立于2011年的水产超市,实现了鲜活海鲜配送到家,目前主要供应于广州市的消费市场。如今,该公司正在整合相关业务,正在积极探索养殖、捕捞、贸易、配送等全产业链业务。早在十几年前,该公司就在斐济设立了捕捞基地,2015 年开始向国内回运金枪鱼,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金枪鱼供货地。
而市场内矗立的金沙港海鲜酒楼,面积达6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 1600多人就餐,其彰显了岭南雕塑、曲艺、书画和广州港口文化,让广州的生猛海鲜成为一种重要的美食文化。同时,该公司还引进品牌袋、罐装即食、冷冻水产及海味干货等,形成水产专业展贸商城。
日益名声在外的黄沙市场也成为了海内外团体参访重要目的地,加之“广东著名商标”加身,黄沙市场一度成为广府美食的引领者。作为全国三大水产批发市场之一,黄沙品种较为齐全,因此备受各星级酒店的“青睐”,在该市场中,部分海鲜档口还自主完成了“MSC”等的许可认证,成为众多五星级酒店的长期供货商。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全产业链经营是该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目前,拥有港务公司背景的黄沙市场也正积极探索酒店、餐饮美食、海洋文化等业务,欲将其打造成一个海洋主题的商展贸、旅游、消费风情社区及渔人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