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影响分析和模块化对策

2018-01-04王克俭

职教通讯 2017年32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困境

王克俭

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影响分析和模块化对策

王克俭

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水平日益深入、发展持久,占有相当比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更复杂、更严重。目前,已有的研究基础出现重整体轻个体、需求层次把握不准、忽视自强人格的建立、心理帮扶与实际分离、手段单一投入少等问题。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实际心理困境,准确定位关键缺失点,高效育人,引入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根据实际科学理论基础,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对其成长发展的影响,结合学校实际,提出进阶式整合解决对策,为高效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模块化

帮助和培养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生活,发挥所长,贡献社会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一直在努力探索的目标。近年来,据粗略统计,我国贫困大学生数量约占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25%[1],比例较大,人数众多。目前,整合国家资助、社会帮扶和高校支援的经济资助,已经发展到了“奖、贷、助、勤、减、补”和绿色通道七位一体的阶段,基本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存和学习问题。然而,伴随贫困大学生的,除了经济贫困,还有大范围的、具有典型性的心理困境问题。这些心理困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造成了根本性的影响,阻碍了大学生成才之路,埋没了高校人才的发掘,降低了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刻不容缓,意义重大。笔者以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探析贫困大学生最原始的需求,结合对应心理困境及其影响,探索解决对策体系,力图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思路。

一、心理困境对贫困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分析

(一)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困境表现

贫困大学生从经济贫困中走出,一旦进入大学生活环境,经济支出严重不足,周围环境的强烈对比,会激生出很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与完善。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克服心理障碍,轻松快速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之一。要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首先要真实、全面的整合这些困境的具体表现。在进行全院资助工作中,课题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心理困境问题的调研,共收集有效资料196份。

数据分析表示,60.0%的贫困大学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自卑;42.2%的贫困生生活封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20.0%由于贫困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而贫困大学生具体的心理困境表现主要以下六个方面。

1.自卑与依赖心理。这是贫困生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有25.1%的贫困生承认贫困使他们“常常自卑”,52.0%的贫困生“偶尔会自卑”。物质生活的贫乏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精神文化方面的贫乏,这些差异让他们产生“已不如人”、抬不起头的自卑心理。到了高校,接受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后,有些贫困生不能正确理解资助的意义,认为国家社会理所当然的应该给与其帮助,不知感恩与奋斗,产生了“等、靠、要、争”的想法,甚至为了多争取一些资助去造假、说谎,表现出很大的诚信缺失。

2.嫉妒、敏感多疑、感情脆弱、过度自尊。强烈意识到自己的“贫困”的同时,一些贫困生从心理上产生了假性防御系统,缺乏安全感,往往被周围同学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刺激,负面情绪爆发。也有的贫困生,表现出对制度、环境的多疑,过度积极的争取荣誉。一旦现实与预想有偏差,就质疑一切,斤斤计较,疏离人际,进而产生抑郁情绪。

3.性格消极、对学习无兴趣。人类气质类型方面与遗传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关,它决定了人类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而性格的形成受成长过程中环境的不同、突发事件的刺激等原因的影响。很多心理学家都强调性格对人的重要性,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荣格甚至认为“性格决定命运”。贫困大学生很大比例上表现出了对学习的无兴趣,对周围环境的冷漠,性格消极,懒惰不愿付出。消极的性格容易恶性循环,产生厌世心理。

4.急于求成、自以为是、价值观的偏离。有些贫困生,目睹家境的贫困,父母的不易,兄妹的痛苦,萌生了尽快脱贫的想法,但是,由于社会资历和经验的不足,做法极端,急于求成,甚至荒废了学业;还有的贫困生价值观偏离,认为物质生活胜过一切,在校学习期间将较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兼职、做小生意上;有些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对教师的教诲并不以为然,偏离奋斗之路越来越远。

5.焦虑、不自信、责任感缺失。受“贫困心理”的影响,有的贫困生还表现出了焦虑、强迫症状,对细微小事也过度关注,反复揣测,总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还有的表现出对自己的不自信,总觉得做的不够好,没有长处,一无是处,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冷漠和排斥,不能积极的融入集体,责任感缺失。

6.单亲家庭与孤儿身份的困境特点。很多大学生的贫困源于双亲的缺失,父母的离异或去世,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刺激。内向型的容易产生恐惧、无安全感的情绪,而外向型的往往表现出叛逆、仇视、特立独行等,这些是典型的单亲家庭与孤儿身份的困境表现。

(二)心理困境对贫困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

纵观这些心理困境表现,也折射出了贫困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厘清哪种表现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影响到学生主体的哪些方面,是准确定位层次需求结点的关键。综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题组将采用直观法(直线连接法)对相关影响作出表述,见图1。

图1 心理困境对应相关影响

二、基于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对策研究

马洛斯著名的五层次需求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以上层次依次由较低到较高排列。

(一)各种影响所反映出的需求层次缺失分析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境影响很直观的反映出了需求层次缺失,为了方便研究,课题组同样用直观法分析贫困生心理困境影响是哪个需求层次结点的缺失,将问题明朗化、简单化,帮助教师高效、准确的解决问题,见图2。

图2 心理困境对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缺失

(二)准确定位需求层次,进阶式整合解决对策

从低级到高级,有先后顺序,逐步完成。

1.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对贫困生心理困境影响对应的需求层次缺失,由底层到高层,可以逐步通过相关对策予以缓解和引导,可谓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在图2马洛斯需求层次的缺失内容里,课题组发现,目前还没有因为生理需求未满足而导致的心理困境表现,这是因为当今的社会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温饱线以上。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江苏,还有一部分来自其他省份(云南、甘肃、河南、新疆等),不管来自哪个省份,所有贫困生入学后,学校都会根据贫困等级给予各种组合的补助,基本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生理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2.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秩序、法律、界限的需要等方面。按照相关表述,高校所应对的策略应该有以下三点:(1)建立高度监督机制的资助政策,补助金分配公平、公正、透明,监督角度多样化,在资助政策方面,建立严格的秩序和完善的体制。(2)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内容中,增加对相关贫困生的特别关爱,如定期了解生活、学习情况,优先解决他们的困难与需求,在集体中经常关注(增加其特殊关爱感),保护他们的隐私和自尊,增加他们的安全感,提供依赖的对象。(3)组织一定程度的集体体育锻炼,激发积极心理。已有研究表明,人在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过程中,能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激发积极心理的作用。很多高校的贫困生工作还没有关注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也很少与体育锻炼相结合。教育工作者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对锻炼项目、锻炼频率,单次时长、与思想工作各占比例等问题,应进一步明朗化。

3.第三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求。它包括归属的需求,即人们对接触、亲密、归属的无法满足的渴望,以及对战胜目前广泛蔓延的异化感、孤独感、疏离感的需要;爱的需求,人都需要爱与被爱,希望得到幸福的家庭和真挚的友谊。按照以上表述,课题组应对的对策有两个方面:(1)建立贫困生团体交流平台,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和同一感。①建议其参加所在学校的励志菁英培训班,培训内容可设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演讲能力培训和户外拓展等。在综合素质学习中,大家增进交流、建立友谊、淡薄异化感和孤独感。②建立社团或励志朋辈班,励志朋辈班是学习心理工作相关经验,为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贫困生建立交流平台。通过主题交流和相关活动,让低年级贫困生吸收高年级优秀贫困生的经验,以他们为榜样,找到学涯和职涯目标。社团的建设主要开发贫困生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团结与合作意识。(2)加强爱情观的心理辅导。有些贫困生因为经济的不足产生了自卑心理,不能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学校应针对爱情的选择、追求方式和正确预期等方面,策划爱情观模块的心理辅导环节,除了这个需求层次缺失的贫困生,在青少年期的大学生,出现爱情观方面的问题也不在少数,这个环节是高校心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4.第四层次是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是指个人自尊、自重和获得他人尊重和赏识。人都希望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肯定。对这个层次的需求内容,课题组提出以下两个对策:(1)鼓励贫困生的特长、兴趣发展。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兴趣,也会有所专长,正确引导贫困生的特长、兴趣发展,是建立自信,获得尊重的有效方法。高校的素质教育应具有多样化与广泛性,让学生基本能找到自己兴趣特长的发展平台。通过建立素质教育中心,开设多样丰富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也可以通过鼓励各类社团的建立,投入一定经济帮扶,为社团聘请专业教师,提高专项知识技能,增强贫困生学涯的幸福感和成就感。(2)重视贫困生的荣誉鼓励。资助政策中,课题组一直提倡有偿资助,鼓励贫困生勤奋学习、积极劳动,以自己的努力换取经济的资助。同时,优秀的成绩和活动的积极参与,会使他们获得荣誉奖励,所以,应认真对待这些荣誉的颁发和宣传,也要让班级和系部的学生干部、优秀贫困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以鼓励教育为主,以荣誉鼓励为教育动力,推动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5.第五层需求是最高阶段,即自我实现需求。它是个人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最终达成个人理想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自我需求。如果贫困生能在这个层次上成功满足需求,也同样意味着资助育人工作的较大成功。这个层次需求满足的贫困大学生,已经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家庭经济的贫困和自身的不足并未给其成才之路造成影响,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最大限度的开发了贫困生的潜能,为国家人才储备成功输送了能量。近年来,高校贫困生成才典型也是贫困生自我实现需求的具体表现形式。对此,应该推进以下三个方面:(1)鼓励贫困生创新创业。对有创业意向的贫困生要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正确认识创业的目的和意义,以纠正有些急于改变经济状况、因创业严重影响学业的现象;利用创业专业知识,为贫困生创业教育做好基础,帮助其创业计划的修改和实施,为其解决相关困难,给予有效的帮助与扶持。(2)让贫困生兴趣、特长发挥到极致。对有些贫困生在某些方面的特别专长,在鼓励其发展的同时,也注意观察他们的发展进度,是止步于专业的普及,还是能更深入的发展。相对于帮助贫困生建立成就感,能发掘其潜力并帮助他发挥到极致,具有更深远的意义。(3)胜任力教育。除了职业胜任力教育,还包括职位胜任力、学业胜任力。让贫困大学生了解自己以后的发展中所需要的能力和基础,为开发其潜质,实现自我价值做好理论准备。

三、重视个体特性差异,模块化设计培养方案

层次需求缺失的不同,设计模块化培养路径,细化培养内容,提高专注力和专业性。不难看出,通过对需求层次对应的解决对策提出,可以设计对应模块化培养方案,将贫困生心理困境影响对策有机整合,高效操作,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也能准确、高效地针对相关心理困境表现,联系不同模块培养方案,制定个体化的培养方案。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顺序出发,课题组依次对相关表现和培养方案进行分析:(1)在贫困生新生入学阶段,教师应及时发现其家庭困难情况,迅速摸清困难等级,根据高校七位一体的自助模式,给予其响应的资助组合,有效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尽量避免第一需求层次的出现。(2)当贫困生表现出自卑、依赖、嫉妒、敏感多疑、性格消极、对学习或发展无兴趣以及单亲或孤儿身份时,应对第二层次需求对策:包括建立高度监督机制的资助政策、人文关爱教育、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与思想工作相结合。(3)当贫困生表现出感情脆弱、过度自尊、嫉妒、敏感多疑、价值观的偏离和单亲或孤儿身份时,应对第三层次需求对策:包括建立贫困生团体交流平台和加强爱情观的心理辅导。(4)当贫困生表现出自卑、嫉妒、过度自尊、焦虑以及责任感缺失时,应对第四层次需求对策:包括鼓励特长、兴趣发展和重视荣誉鼓励教育。(5)当贫困生展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发展较全面时,课题组建议采用第五层次需求对策,包括鼓励创新创业、兴趣特长教育极致化和胜任力教育。推进贫困生潜力发掘的最大化,为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给予有效的培养方案。

综上所述,以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为抓手,根据贫困大学生心理困境表现,课题组提出了不同表现应对的对策,制定了模块化培养方案。从贫困生入学开始,就可以根据贫困大学生个体表现,将以上五个模块对应做出培养方案组合。例如,王梅同学在新生报到时递交了生源地贷款回执单,班主任刘老师便采用面谈、相关佐证和民主评议对其贫困等级定为“困难”。刘老师通过相关佐证了解到王梅来自单亲家庭,其他同学在民主评议时提到,王梅很自卑,但是平时表现出过度自尊、焦虑,也敏感多疑、感情脆弱,大家与其相处的甚是辛苦,生怕一句话说错了,伤害到她。根据王梅的情况,刘老师按照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所分析出的模块结点,决定给其制定以下培养方案:(1)经济资助上,国家补助按照困难等级发放,另外,帮其申请勤工助学岗和学费减免。(2)将其列入特别关爱名单中,定期与其交流,及时了解困难并给与帮助;鼓励其特长、兴趣发展,帮助其增强自信心,将消极心态转变为积极。(3)建议其参加相关体育锻炼,初始阶段应安排集体体育锻炼,克服其自卑和消极的心理,逐步发展到自主锻炼。

[1] 林芙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7(2):50-54.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CX1716)

王克俭,女,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资助育人工作、大学生素质教育。

G711

A

1674-7747(2017)32-0051-05

[责任编辑 李漪]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困境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