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秋雨论普洱茶的美学意蕴

2018-01-04程兴丽

中国茶叶 2017年9期
关键词:余秋雨普洱茶绿茶

许 松 程兴丽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723000)

余秋雨论普洱茶的美学意蕴

许 松 程兴丽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723000)

安徽文艺出版社将著名学者余秋雨最富于学术价值的著作汇编为《余秋雨学术六卷》出版,其中包括《极端之美》《北大授课》《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学》《观众心理学》。如同该丛书《序言》在《极端之美》一书后边所说明的:

我为中华民族的顶端美学,选定了两个项目:一是书法,二是昆曲。为了凸显越来越重要的生态文明,又加入了普洱茶的品鉴美学。因此,此书的副标题是“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如果说得更学术一点,也可以称之为“中国美学的三种极致形态”。

余秋雨《极端之美》一书包括了《书法史述》《昆曲纵论》《品鉴普洱茶》既独立却又呼应着相同美学主张的三部分。乍看上文所引余秋雨先生的序言,似乎《品鉴普洱茶》一章只是余秋雨续接在书法和昆曲之后的“续貂”“充数”之作,但在实际的阅读之后,我们的感觉却十分有趣,《书法史述》和《昆曲纵论》两部分恰恰少了新意,《品鉴普洱茶》一章却以深情葱倩的笔致使我们有“如逢花开,如瞻岁新”(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语)的新奇阅读体验。书法以翰墨线条的隐微之妙带给创作者与鉴赏者身心的昶然感受,普洱茶也以其“陈酽暖润”的品味带给品啜鉴赏者以亹亹不尽的融融乐趣。

一、杯中墨云重

一杯好茶,总是在山泉活水的沸腾中,展现舞蹈的身姿,散发云淡风轻或浓郁醇厚的芳香,舒展涩甜交织的茶味。

在视觉效果上,普洱茶体现了一种朴野雄厚之美。“他”(用“他”更能传递出普洱茶的刚健品格)的美,首先与绿茶截然不同,“一杯上好的绿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荡清香,递送到唇齿之间。茶叶仍然保持绿色,挺拔舒展地在开水中浮沉悠游,看着就已经满眼舒服。凑嘴喝上一口,有一点草木的微涩,更多的却是一种只属于今年春天的芬芳,新鲜的可以让你听到山岙白云间燕雀的鸣叫。”[1]而普洱茶从生长到制作、煮泡都呈现出迥异的风姿,余秋雨分析:

从原始森林出发的每一步,它都离不开草叶纷乱、林木杂陈、虫飞禽行、踏泥扬尘、老箕旧篓、粗手粗脚的鲁莽遭遇,正符合现在常说的“野蛮生长”。直到最后压制茶饼时,也不能为了脱净蛮气而一味选用上等嫩芽,因为过于绵密不利于发酵转化,而必须反过来用普通的的“粗枝大叶”构成一个有梗有隙的支撑形骨架,营造出原生态的发酵空间。这看上去,仍然是一种野而不文、糙而不精的土著面貌,仍然是一派不登大雅之堂的泥味习性。

生长的环境“草叶纷乱、林木杂陈、虫飞禽行、踏泥扬尘”,接受的是“老箕旧篓、粗手粗脚的鲁莽遭遇”,这自然与传统茶叶审美有霄渊之别了。你看,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是这样诗意地描说茶的环境与采摘的——“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春风吹绿的溪水边武夷仙人手植的古茶树,“她”的叶片正被当成珠玉一般,小心翼翼地采掇,临深履薄地掬捧。

环境的粗野,采摘的鲁莽,压制成的普洱茶在视觉上是:“一看样子就不对,一团黑乎乎的粗枝大叶,横七竖八地压成了一个饼型”,颜色的黑黕,叶片的粗枝大叶,造型的横七竖八,似乎都在颠覆传统的审美,余秋雨先生并没有在《品鉴普洱茶》的文字里明言这粗野质朴的普洱茶外型有何审美的价值,但他的《书法史述》中的一段开场白与此有一定的联系:

这笔墨肯定是人类奇迹。一片黑黝黝的流动线条,既实用,又审美,既具体,又抽象,居然把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族群联结起来了。

稍作变化,这段文字可以借来形容普洱茶外型的魅力——“这普洱肯定是人类奇迹。一片黑黝黝的坚刚叶片,既实用,又审美,既具体,又抽象,居然把澜沧江两岸以至于中华民族的族群联结起来了。”

二、唇齿草野香

余秋雨对绿茶(龙井、猴魁)、青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金骏眉)等不同类别的茶的品味作了生动的点评:

我的家乡出产上品的“龙井”,马兰的家乡出产更好的“猴魁”,因此我们深知绿茶的魔力。后来喝到乌龙茶里的“铁观音”和岩茶“大红袍”,就觉得绿茶虽好,却显得过于轻盈,刚咂出味来便淡然远去,很快连影儿也找不到了。乌龙茶就深厚得多,虽然没有绿茶的鲜活清芬,却把香气藏在里边,让喝的人年岁陡长。相比之下,“铁观音”浓郁清奇,“大红袍”饱满沉着,我们更喜欢后者。与它们生长得不远的红茶“金骏眉”,也展现出一种很高的格调,平日喝得不少。

其貌不扬的黑茶“普洱”,在味觉与嗅觉上则以陌生化的效果,让人难以怡然接受:“放到鼻子底下闻一闻,也没有明显的清香。抠下来一撮泡在开水里,有浅棕色漾出,喝一口,却有一种陈旧的味道。人们对食物,已经习惯于挑选新鲜,因此对陈旧的味道往往会产生一种本能的防范。更何况,市面上确实有一些制作低劣、存放不良的普洱茶带着近似‘霉锅盖’的气息,让试图深入的茶客扭身而走。”

我们突然想到了一则文学上的典故。南宋诗论家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记载了一段北宋文人杨亿对李义山(李商隐)的评价:“杨文公在至道中得义山诗百余篇,至于爱慕而不能释手。公尝论义山诗,以谓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2]伟大的诗人总是超逸于时人,而伟大诗人的作品总是不能一览无余,而是需要通过刻苦不断的“炙”“钻”才能品尝得“无穷”“不竭”的诗韵。普洱茶的味香之美,也需要品尝者回过身来,俯下身段,重新沉浸到其中:“扭身而走的茶客开始怀疑自己,重新回头,试着找一些懂行的人,跟着喝一些正经的普洱茶。这一回头,性命交关。如果他们还具备着拓展自身饮食习惯的生理弹性,如果他们还保留着发现至高口舌感觉的生命惊喜,那么,事态就会变得比较严重。这些一度犹豫的茶客很快就喝上了,再也放不下。”[1]于是,普洱茶以“他”卓荦不俗的品味,将品茶者带入《庄子·逍遥游》至妙的“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神境,余秋雨连续用了五种比喻来“迹近”“点逗”普洱茶带来的品味之美:

这一种,是秋天落叶被太阳晒了半个月之后躺在香茅丛边的干爽呼吸,而一阵轻风又从土墙边的果园吹来;

那一种,是三分甘草、三分沉香、二分当归、二分冬枣用文火熬了三个时辰后在一箭之遥处闻到的药香,闻到的人,正在磬钹声中轻轻诵经;

这一种,是寒山小屋被炉火连续熏烤了好几个冬季后木窗木壁散发出来的松香气息,木壁上挂着弓箭马鞍,充满着草野霸气;

那一种,不是气息了,是一位慈目老者的纯净笑容和难懂语言,虽然不知意思却让你身心安顿,滤净尘嚣,不再漂泊;

这一种,是两位素颜淑女静静地打开了一座整洁的檀木厅堂,而廊外的灿烂银杏正开始由黄变褐。

“迹近”“点逗”二词,出自于叶维廉《中国诗学》中收录的一些论文,尤其以《中国古典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演变》《云山烟水与冥无的美学》为代表,指的是中国古典山水诗通过对物象不杂主观臆断的、本真的表露,来牵引出宇宙荒原无穷的生机与美感[3]。余秋雨的五种比喻也是要通过不涉概念分析的文学意象,逗引普洱茶悠长的空中音、相中色,透彻玲珑!余秋雨上述的五段文字,与中国庄学影响下的山水诗山水画有相同的妙处——临墙果香、药香、年岁久远的松香、磬钹声、诵经声、秋天落叶、弓箭马鞍的草野霸气、慈祥老者秋天暖阳下的笑容、褪去繁华的银杏叶轻淡如菊——你看,嗅觉听觉视觉的圆美意象在余秋雨笔下,逗引着我们的思绪若有所悟,这不就是叶维廉所说的:“缩短心象与诗的距离,诗中的文字仅是‘指’,得以借此在读者心中追起诗前之境”!余先生的比喻,正是让读者追起普洱茶的茶中之境。

最高的境界总是使语言文字拙于表现,为言筌所不能摄尽。然而,每一种茶总需要用精约准确的“名制”来作界定区别,如同意味无边的诗总也离不开有限语言的表露,于是有了针对各种茶的特点所作的文字表述:绿茶的“轻盈”、乌龙茶的“深厚”、铁观音的“浓郁清奇”、大红袍的“饱满沉着”。普洱茶,也需要一个名制来作界定,标明“他”卓荦特出的品味:“如果一定要用中国文字来表述,比较合适的是两个词:陈酽、暖润。”[1]

我愿意作一些不离谱的解说,希望不会偏离余先生的原意太远。

陈:久也,其来久远,其香年远益馨,不比绿茶的转瞬即逝;

酽:厚也,半杯活泉,一斋秋阳,叙“忆吾未冠赏年华,二十年间在咄嗟”(唐代吕温《读小弟诗有感》)的感喟。绿茶是初春的清晨,风送鸟鸣;普洱茶是秋后的阳光,抚摸沧桑了一年的树叶。品味玄想间,迥有深沉之思。

暖:由黑色视觉效果和茶水温度带来的心理感受,不同于绿茶的清爽。

润:有益康健,《文心雕龙·神思》所谓“疏瀹五藏,澡雪精神”[4],余先生所言的“腹中蠕动,胸间通畅,舌下生津”。

既然说到了“润”是有益康健的,下文便详说普洱茶的“润”。

三、暖润身如竹

普洱茶滋润身体的功效,首先是使身体快速提高到更通泰的状态,“几杯上等的普洱茶入口,口感还说不明白呢,后背脊已经微微出汗了。随即腹中蠕动,胸间通畅,舌下生津。我在上文曾以‘轻盈’二字来形容绿茶,而对普洱茶而言,则以自己不轻盈的外貌,换得了茶客身体的‘轻盈’”[1]。关于茶的功效,唐代个性独特的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也有类似的文学描写: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卢玉川的诗把新茶带给品鉴者发闷散郁且欲羽化而飞仙的奇妙功效写得更文学化,余秋雨的文字则以身履心得的基础,用真实的文字写出了普洱茶即刻生效的力度。是的,力度!“兼得磅礴、幽雅两端,奇妙地合成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冲击力,弥漫于口腔胸腔”“最珍贵、最艰深之处,就是气韵和力度”[1]!普洱茶的力度已经不局限于短时内的功效,更在于“他”长久降低血糖血脂的效果:“由京城想到茶马古道,那一条条从普洱府出发的长路,大多通向肉食很多、蔬菜很少的高寒地区。那里本该发生较多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终于从马帮驮送的茶饼、茶砖上找到了原因”。更令人倍感暖润的是,“普洱茶里有一种茶红素能防癌”“但是,我们对茶红素了解不多,它究竟是什么成分?何时能分解出来?”[1]

普洱茶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神奇和疑问,茶红素是一个大大的疑问,而为何既能使人胸间通畅神灵抖擞又能“即使在夜间喝了,也能倒头酣睡”,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问号。

四、对友成三人

唐代文人元稹在《一字至七字诗茶》里说:“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颇有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清苦寂寞。可是,还有一种境界,是和友人透过茶香,心灵共鸣。这里要提到明代仇英的《松下煮茶图》,画面充满了自然的幽秀,近处巉岩虬松,远处江天远浦,画面中间数枝林木下,悠然映出四人。其中二高士席地而坐,谈书论画,神情玄远若魏晋中人物,另有二童在树下,一汲活泉、一扇火煮茶。看到这幅画,便可明了,在元微之寂寞饮茶对朝霞、李青莲烦郁举杯邀明月之外,还有一种友朋无需多,把茶话桑麻的茶中趣。

试举余秋雨《品鉴普洱茶》中最温馨的一段吧:

在我的交往中,最早筚路蓝缕地试着用文字写出这些区别的,是台湾的邓时海先生;最早拿出真实茶品在一次次深夜冲泡中让我们从感性上懂得一款款上品老茶的,是菲律宾的何作如先生;最早以自己几十年的普洱茶贸易经验传授各种分辨诀窍的,是香港的白水清先生。我与他们,一起不知道喝过了多少茶。年年月月茶桌边的轻声品评,让大家一次次感叹杯壶间的天地实在是无比深远。

其实,连冲泡也大有文章。有一次在上海张奇明先生的大可堂,被我戏称为“北方第一泡”的唐山王家平先生、“南方第一泡”的中山苏荣新先生和其他几位杰出茶艺师一起泡着同一款茶,一盅盅端到另一个房间,我一喝便知是谁泡的。茶量、水量、速度、热度、节奏组成了一种韵律,上口便知其人。

这么复杂的差别与一个个朋友的生命形态连在一起,与躲在后面的大山、茶号、高师、岁月连在一起,与千里之隔又分毫不差的茶香、茶语连在一起,构成一种特殊的“生态语法”。进得里边,处处可以心照不宣,不言而喻,见壶即坐,相见恨晚。这样的天地,当然就有了一种让人舍不得离开的人文深度。

清代潇洒随意又铮铮铁骨的郑板桥有一首咏茶的诗:“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在余秋雨的翰墨文字中,一盏茶,因友朋更生色味,只需轻轻品嗅间,就能感知到一个朋友的精神世界,而这个友人的精神世界又和远山、岁月、茶树联系在一起,悠远深密!于是,我与友人在茶的世界中逍遥翔翥,这个世界是惊人的大,惊天的痛快澎湃:“先到香港,叩开了柴湾一个巨大茶叶仓库的大门,出来迎接的正是白水清先生。在堆积如山的茶包下喝茶,就像在惊天瀑布下戏水,非常痛快,因此每次都会逗留到午夜之后。”

五、极端之美

回到余秋雨的这本书——《极端之美》。书法是用极端刻砺的临习功夫达到笔笔入典、笔笔传透书法家情怀神韵的艺术自由之境;昆曲是以通体华灿的诗化语言、步履容饰妙入毫颠的外形塑造,“把生命带出现实生活,进入异态时空,进入精神领域”。余秋雨先生演述的书法与昆曲的极端之美,共通之处是由对外形技巧锤炼上的极端功夫,超升到精神世界的极端自由逍遥与无上美感。书法与昆曲,无论外在的形质还是内在的意蕴,都是美妙的。相比起来,普洱茶的极端之美,最为有趣!普洱茶的极端有两层涵义。

首先,“原来让人耽心的不洁不净,经过微生物菌群多年的吞食、转化、分泌、释放,反而变成了大洁大净”,更进一步,“当年各地上贡的繁多茶品都已化为齑粉,沦为尘土,不可收拾,唯独普洱茶,虽百余年仍筋骨疏朗,容光焕发。”由不洁不净到另一个极端大洁大净,而且经霜月夏荷而不凋衰,筋骨疏朗,容光焕发,是极端的风骨坚劲。

其次,普洱茶以极端粗犷朴野的外形,赋予品啜之人以极端的身体调畅、极端的陈酽暖润感、极端的审美享受。且用余秋雨先生自己的话作文章的结束语吧,轻合柴扉,茶烟升起:

守着它们,慢慢等待。等待它们由青涩走向健硕,走向沉着,走向平和,走向慈爱,走向丝竹俱全的口中交响,却又吞咽得百曲皆忘。

[1]余秋雨.极端之美[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2][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中华书局,1981:499.

[3]叶维廉.中国诗学[M].黄山书社,2016:92.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93.

猜你喜欢

余秋雨普洱茶绿茶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余秋雨投其所好
普洱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余秋雨投其所好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
普洱茶怎么泡
红樱绿茶两相欢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