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如何实行有效教学
2018-01-03崔海义
摘 要:高中化学的课堂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构建有效课堂。通过兴趣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网络化教学等措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达到学有成效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给全体教师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课堂?如何让一堂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方式。有效课堂就是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客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投入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尽量好的教学成效,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和学习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完成有效的学习,同时完成教师的有效效果。有效课程在高中化学中的体现,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完成知识的建构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 传统教学中不利因素的分析
(一) 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中虽然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方面。但在传统教学心理的影响下,并没有真正地体现三方面的发展,而是仍然停留在教师枯燥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模式,知识也是通过“题海战术”来巩固,仍然是不断的练习,加之对成绩的要求和升学率的现实,教学目标发生了严重的偏差,过多的习题让学生们“熟而生厌”,不仅没有达到真正巩固知识的效果,反而让学生厌恶学习,老师也是疲于应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不断被抹杀,全面素质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被动教学不但是无效的,而且还会产生很坏的影响。比如:学生的个性被压抑,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不重视学习体验,学习效率低下。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中磨灭学习本质的意义。
(二) 缺乏师生交流
教学活动的本质应该是以教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间的活动,是通過两者间的交流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然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缺少师生交流,甚至没有交流互动,还是停留在教师“一言堂”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变成教师在“自说自话”,学生在“自娱自乐”,教师将知识分析得再透彻,学生也没有真正把握。有的学生的注意力根本没有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这样的课堂也是干瘪无趣的,知识的传授效率也是不容乐观,甚至会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获得知识,那通过情感交流对学生心理影响的目的更是无从谈起的。所以,师生去交流互动也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三) 学生学习形式单一
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固定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或者形同虚设。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和实验验证来达到自己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但现实的课堂中,有的教师将合作探究变成固定模式,无论是否需要都讨论,并且问题的设置也没有实际的探究意义,这让小组合作失去了真正意义,学生也只是在应付式地讨论。不仅没有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让课堂变得拖沓,难控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日之功,但是错误的教学形式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二、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 兴趣化教学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最主要的源动力。新课程标准中对这一点就有明确的要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方法来让学生乐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实验法。化学是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结构和本质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最大的特点,也是可以利用的最好的手段。现在高中化学课堂是以纯理论的教学为主,将有趣的化学实验变成了干瘪的理论语言,让学生失去了探究变化原理的兴趣。所以,有效课堂应该增加学生可操作性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在简易可控的实验中直观地看到物质的变化,激发学生的继续探究其本质的兴趣。
(二) 生活化教学
化学不只是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将化学知识脱离生活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割裂,没有现实的理论学习就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所以要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将化学知识与社会中的应用相结合,也可以将实际的化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案例讲给学生,让他们理解化学的生活性。也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科技公司,走进生活,观察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多组织一些类似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 网络化教学
现在的社会每一秒钟都在经历着变化,如果还将学生困在书本中学习,会让他们与时代脱节。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教学也要跟上信息变化的脚步,实施信息化教学,通过运用网络让学生实时了解化学最前沿的变化,而不是停留在古旧的书本知识之内。教师不要成为网络的围堵者,而要想办法让学生成为网络的利用者和运用者。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互联网上的化学新发现,了解化学新动态,让知识的传授者不仅仅只是教师,还有网络,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课堂的有效性是保证学生真正把握知识的前提,教师要努力构建有效课堂,改变传统“费力不讨好”的而无效课堂模式,真正地做好教有所学,学有所成,成有所效。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人才为导向,以健全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增强有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是化学学科,其他学科同样适用,全面发展,全面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毕华林等.化学教学设计——任务、策略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孔凡哲等.上好课有效技能[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崔海义,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