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2018-01-03赵建君

经营者 2018年17期
关键词:路桥施工企业风险预警内部控制

赵建君

摘 要 随着我国各地区公路桥梁建设需求的不断提升,路桥施工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相关研究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详细论述了加强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路径建议,希望为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 路桥施工企业 内部控制 风险预警

一、前言

路桥施工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内部控制建设十分重要,但笔者通过实际调研发现,风险管理不力、内部信息沟通不及时、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受限、内部监管缺乏长效性等问题广泛存在于我国许多路桥施工企业之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围绕路桥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展开了具体研究。

二、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一)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很多路桥施工企业存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质量风险、工期风险、信誉风险、资金风险、人身安全风险、法律责任风险、设备或工程损坏风险频繁出现,通过实际调研,笔者发现很多路桥施工企业仅仅依靠历史经验进行风险的处理,且多数企业未建立风险预警制度或制度不健全,无法准确评价复杂的市场现状,也无力开展相关指标的动态分析以及操作风险层面的定量分析,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提起重视。[1]

(二)内部信息沟通不及时

路桥工程施工往往有施工人员分散、受天气影响大等特点,且很多路桥工程需要开展临时施工作业,路桥施工企业对内部信息沟通具有较高要求。通过实际调研,笔者发现3G/4G移动电话、邮件、QQ、微信是我国现阶段路桥施工企业常用的内部信息沟通方式,但由于很多工程位于偏远不发达地区,网络、手机信号不稳定,工作人员需要移动至网络信号较好的地方进行信息沟通,导致内部信息沟通效率低,信息获取滞后。

(三)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受限

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受限情况同样广泛存在,比如,公司内部职工多为亲属关系,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性,这种情况多存在于高亲属关系率的路桥施工企业,虽然这类企业并没有采用“家族式”管理,但传统的“接班人”思想往往会导致在职亲属数量不断增大,路桥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受到影响。

(四)内部监管缺乏长效性

我国的路桥施工企业直接受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的约束,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地监理办也会对企业开展较为频繁的检查。以耗时2~3年的路桥工程为例,施工企业一般会接受当地监理办6~12次的检查,每年3~4次,主要围绕施工材料合格表、资产概况、工期进度、施工日志等资料展开检查,但由于这种检查缺乏长效性,很多路桥施工企业存在在检查3~5天前再准备具体资料的情况。企业平时的工作滞后且内部监管不到位,存在内部控制监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受到影响。[2]

三、路桥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路径建议

(一)明确内部控制原则

为保证加强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明确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等。全面性原则要求企业实现全部业务、全体成员的内部控制,并做到全面覆盖、无盲点;重要性原则需要企业同时关注关键业务和高风险点,市场化环境、企业实际也需要得到重视,以采用更加严格的手段实施重点控制;制衡性原则要求企业做好业务流程、机构设置、权利责任的划分,并保证制约、监督的全面落实;适应性原则需保证内部控制契合企业的风险防控需要、经营范围、发展规模、市场现状,实现动态化的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企业关注成本最小化,以公司的整体效益为出发点,如果内部控制可能影响企业效率,仍需要优先开展内部控制。

(二)确立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的确立可为路桥施工企业的发展指明路径,因此企业需要确立企业运行经济高效、按有关部门授权开展业务活动、保障信息完整与资产安全、防止舞弊与错误、保证财务报告质量五方面内部控制目标。以保障信息完整与资产安全为例,该目标主要由加强对内部制度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管作用等内容组成,由此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性与科学性,杜绝滥用职权情况,为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有力支持。[3]

(三)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在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其中的关键,这种建设应围绕内部控制环境体系优化、风险评估系统建立、控制活动规范、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建设、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展开。

第一,环境体系优化。为真正优化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体系,企业需要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的董事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并同时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其中,专业化的董事会制度指的是设立专门的委员会,负责企业管理的专业性工作,如财务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社会化的董事会制度则要求企业设置外部独立董事,以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强化内部管理需要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同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资金管理与风险管控,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办法、提高资金利用率、强化信息化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主要用于转变员工的落后思想观念,并规范其行为,企业的优良风气培育、文化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提升均可由此实现。

第二,风险评估系统建立。风险评估系统主要由风险防控体系、项目风险预警机制组成。其中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可细分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风险管理组织、明确风险管理组织分工、制定监督评价体制。项目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可细分为建立全过程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关注企业运行质量、强化企业内部培训等内容。以风险评估系统中的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为例,这一过程需重点关注战略管理的强化,同时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评估各类风险,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控制活动规范。控制活动的规范需围绕成本控制展开,并同时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原则、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原则、目标管理和动态控制原则。其中全面成本原则指的是责任、利益、权利在全面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结合,在具体的成本控制中,项目管理、生产管理、材料管理、资金管理、索赔管理等环节均不容忽视,以其中的项目管理为例,企业可围绕“三个突出”展开工作,即重点环节监控突出、材料检测和监督突出、项目竣工验收突出,由此实现主体责任的高水平落实,较好地服务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第四,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建设。畅通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能够为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更好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企业必须开展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也需要由此得到充分利用。其中,信息化管理需围绕路桥工程涉及的信息资源、能源资源、原材料资源展开,政府、监理单位、发包方、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的各自责任也需要得到重视,高水平的动态控制由此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应重点关注新型技术的引进、传统技术手段的改造,以往存在的内部信息沟通不及时问题逐渐成为过去式。

第五,监督评价体系建设。路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均可能出现内部控制问题,因此,监督评价体系的建设十分有必要,需重点强化财务管理、监督工作,强化队伍建设,以此加大监督管理及财务监督的工作力度,完善监督机制,提升监督能力,以便审计部门人员更好地服务于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审计人员在企业中有地位、在领导心中有位置的目标也将由此实现。

四、结语

加强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企业应明确内部控制原则,确立内部控制目标,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控制活動规范,建设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等,走可行性较高的内部控制建设路径。为了保证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科学制订规划及前期工作安排、明确划分事权,落实责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等策略同样需要重视。

(作者单位为四川蜀通港口航道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萍.路桥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43-44.

[2] 姚通向.路桥施工企业风险分析与经济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79+84.

[3] 芮志英.路桥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6(18):23.

猜你喜欢

路桥施工企业风险预警内部控制
以运营动态为载体,推动地市运监工作实用开展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浅议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路桥施工企业实施的内部会计控制探究
路桥施工企业海外派遣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