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继续教育主要矛盾的认识及解决途径

2018-01-03杨淑琼

科教导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解决途径继续教育

杨淑琼

摘 要 党中央在十九大提出了办好继续教育的新任务,新时代继续教育呈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要和继续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认识和解决新时代继续教育的主要矛盾对于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 继续教育 主要矛盾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10.006

The Main Contradic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the Solutions

YANG Shuqiong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Changsha, Hunan 410131)

Abstract A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new task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was put forward.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present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eople's growing needs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How to recognize and solv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rning society in China.

Keywords the new era; continuing education; main contradiction; solutions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继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呈现一些新变化、新要求,如何认识和解决新时代继续教育的主要矛盾对于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继续教育进入新时代,其主要矛盾具体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要和继续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1 正确认识和判断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第二十条规定,我国的教育制度包括学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从教育法的规定中可看出,继续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一种类型。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两个部分。它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延续与补充,是社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能力拓展和职业提升的一种追加教育。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要主要体现:

(1)新时代继续教育出现新趋势。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当较低层次相对满足后,会追求较高层次的发展,从而促使人们需求不断提升。当前,我国人民已基本解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这些低层次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以及突破自我等,发挥自己的潜能,在社会上取得成就,获得好的社会地位及名声,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满足自己对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高层次需求的满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继续教育在人民实现较高层次需求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呈现继续教育的需求与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同向发展的趋势,而且表现为终身需求。也就是说,人们追求高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会越多,要求也會越来越高。

(2)新时代继续教育出现多重目标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后,要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预期目标,需要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民需求也出现新目标。新时代继续教育既要有效满足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继续教育提供支撑,人们日益增长的技术技能提升需要继续教育支撑,人民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需要继续教育的支撑,人们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提高生活品质需要继续教育支撑,人们生活的多样化也需要继续教育提供支撑。

(3)新时代继续教育内涵更丰富。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是更加公平、优质、可选择的教育,表现为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是更加便捷、优质、可选择、多样化的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心理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尊严等具有主观色彩的需求。便捷的继续教育,表现为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渠道等的便捷;优质的继续教育,表现为学习内容的适用性,能满足人们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可选择的继续教育,表现为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要,不同的群体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学习内容、方式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表现为培养方式、培训内容、教学资源组织等丰富多样。新时代继续教育具有更加开放、灵活、个性化的特点,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人、处处、时时”学习的需要。

2 新时代继续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继续教育在教育规模、培养质量、资源建设、增强活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新时代的新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一是体系不平衡。继续教育的办学规模、教学质量、设施条件、办学规范程度等方面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二是结构不平衡。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落后学历教育,与新时代人民非学历需求的快速增长与高质量要求的需要不能适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内部发展也不平衡,特别城乡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是非学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发展优于中部,中部发展优于西部;城市继续教育优于农村继续教育;四是供需结构不平衡,继续教育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结构不匹配,特别是非学历教育培养上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人民对技能提升与自我发展的需要。五是办学主体发展不平衡。继续教育的办学主体主要为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以及社会机构,在条件保障、办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优于社会机构。

继续教育发展不充分。一是认识不充分。社会对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中的主流教育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在政策支持上关注不够。二是服务质量提高不充分。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不够突出,课程设置与培训内容适应新形势要求不够,管理服务不够到位。三是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办学主体的专业资源、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资源整合不够,利用效率不高。四是条件保障不充分,继续教育在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改善等方面投入不够,办学主体过多考虑经济回报,忽视办学责任及社会效益。五是信息沟通不充分。办学主体与需求方在信息传递上难以透明,利益相关者无法获取全面的信息,导致办学不满意或者质量不高。六是体制灵活不充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灵活性不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运作要求,导致交易行为不规范,办学成本不透明。

3 继续教育着力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途径

党中央在十九大提出了“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新任务,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要在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1)统一认识。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继续教育的功能与定位。发展继续教育是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也是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环节。一个公民在普通教育完成后的漫长人生过程中,甚至在普通教育学习的同时,都有享受继续教育的可能和必要。国家应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其次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在国家及产业发展的地位。我国提出到二○三五年实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尤其当前的供给侧改革与产业升级调整,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术技能人才,继续教育为新时代完成新任务培养人才,打造大国工匠,满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再次继续教育满足人民对教育的美好需求。重视继续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群体都有自身发展和生存的需求,顺应新时代发展形势,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才能提供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在推进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做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才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期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2)合理布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布局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继续教育,特别针对中西部以及精准扶贫地区,要有计划性地针对性地开展非学历教育的技术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解决当地技术能手缺乏技术落后的现象,通過技术普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上,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探索挖掘资源、办出特色、管理规范、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发展路子,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规范办学,坚持质量第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历继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上,要根据当前我国现状和人民需要,重点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城乡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主要是主动服务制造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服务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社会人才技能提升。城乡社区教育上,建立健全区(县)、街道(乡镇)、居委会(村)三级社区教育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立。针对我国进入老年社会的现状,发展老年教育网络,完善学习服务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内容丰富的老年教育活动,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3)提升质量。办学主体要依托优势资源,突出行业特色,契合社会需求,建立继续教育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继续教育服务。要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改善其基本的办学条件。要强化师资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要适应新常态,创新培养特色,要紧跟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围绕能力提升或学习者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学习的获得感。要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学员为中心,畅通服务学员信息渠道,完善和优化服务流程,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

(4)创新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创新的思维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继续教育实践活动中遇到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新时代继续教育创新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既适应市场规律,又符合教育规律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办学主体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和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制定继续教育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与规范继续教育办学行为;从教育管理部门讲,要严格办学资质审查,定期对办学主体进行检查与评估,督促办学主体的办学质量与行为。从办学主体讲,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杜绝违规办学现象。强化风险意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抓好招生管理,严肃考风考纪,自觉承担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责任。办学主体要创新办学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改革考核办法,提高学习的便捷性,缓和学员的“工学矛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人民出版社,2017(10).

[2] 康来云.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河南日报网,2018.01.02.

[3] 葛维威.办好继续教育:新时代的责任担当——教育部职成司在2017(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开幕式上致辞.2017-11-14.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解决途径继续教育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社会保险争议解决途径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