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8-01-03潘丽娟陈雅玲
潘丽娟 陈雅玲
[摘要] 目的 探析临床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64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身体疼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可稳定术中血糖水平,提高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干预;结石性胆囊炎;糖尿病;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9(a)-0161-02
在临床上,结石性胆囊炎是比较多见的消化胆道系统性疾病,以腹胀、腹痛为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因胆道感染而诱发炎症[1]。给予胆石性胆囊炎患者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胆结石形成梗阻。作为合并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水平长期处在较高水平,且患者的免疫力较低,若出现结石感染,会使病情迅速的发展[2]。所以,应及时给予胆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然而,结合患者综合情况,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和治疗一样重要。该次研究于2017年5月—2018年3月为了提高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就该院收治的64例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手术室护理干预进行研究,观察发现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价值极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64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24~77岁,平均年龄(47.26±11.63)岁;对照组32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23~76岁,平均年龄(46.94±11.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即定时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在保证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进行手术时,才可接受手术治疗。若患者的血糖出现升高的情况,应马上根据医嘱,实施降糖措施。术前采用视频,宣传手册,图片资料等宣传方式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自身疾病以及手术流程及配合事项,都有相应的了解,减少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恐惧,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并且,告知患者和家属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以及糖尿病患者手术的危险性,及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低糖、低脂、高蛋白、低盐,叮嘱患者适量运动,禁烟酒。在患者进行输液和麻醉前,应提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针对患者出现紧张因素的根源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以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进行各项操作动作轻柔,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报主治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对症处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待患者清醒后,使患者保持半卧位,对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呼吸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患者的各项情况做认真记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需特别注意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避免出现因血糖较高出现不良手术应激因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糖情况,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同时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3]对其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身体疼痛、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等4个方面,每一方面满分均为100分。观察手术中和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即伤口感染、电解质紊乱、低血糖。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以(x±s)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控制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中出现4例伤口感染(占12.5%),3例电解质紊乱(占9.4%),1例低血糖(占3.1%),总发生率为25.0%(8/32),观察组中出现1例伤口感染(占3.1%),1例电解质紊乱(占3.1%),总发生率为6.3%(2/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部剧烈的绞痛感以及放射性的疼痛感是大多数胆石性胆囊炎患者出现的常见临床症状,患者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因此,患有此病的患者应到正规医院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4]。胆囊感染、胆道感染常是胆石性胆囊炎诱发的,不但出现严重的炎症,还会造成患者出现梗阻的现象。手术治疗是此病常见的治疗方式。但相关研究表示,患者术后的恢复和预后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加重病情[5]。因此,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保证胆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护理干预在胆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意义重大,主要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且出现的并发症会增加治疗疾病的难度,促使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王振虹[6]等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的餐前餐后血糖相对稳定,起伏不大,干预起到良好效果。江秀明等研究数据显示,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达10%,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低于对照组25.0%,与上述王振虹、江秀明等[6-7]研究结果相似,但在不良反应方面,两次研究的数据存在差异性,该文认为可能是研究病例较少导致结果出现误差,也可能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有效,因此,建议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技术和能力。此外,观察组的身体疼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又有效控制术中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术前不良心理情绪,减轻身体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修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6):202.
[2] 陈维纯,梁爱群,阮思美,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86-87.
[3] 刘曦.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128-129.
[4] 邵智莉.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0):142-143.
[5] 余艳丽,赵春华,许风娇,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8,5(8):133-134.
[6] 王振虹.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5):4-6.
[7] 江秀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7):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