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03杨学清
杨学清
[摘要]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2月入院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水平及证候疗效。 结果 试验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下降及血脂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2型糖尿病的内分泌治疗中,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单独应用二甲双胍具有一定优势,可有效降低血糖及血脂,提高證候疗效,具有远期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9(a)-0077-02
“三高”已是威胁现代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之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者往往在病程中相互促进,危害严重。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越来越高,与人口老龄化、肥胖率的升高密切相关,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早期糖尿病的诊断率较低,而已接受治疗者其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1]。全面防治糖尿病已是我国当务之急的公共卫生问题。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较早,公元前《黄帝内经》既有一定的描述。建国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中医在治疗代谢性疾病领域有着其它医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力量。六味地黄丸是经典的中成药,具有滋阴补肾功效,历来作为中医治疗消渴的良药[2]。该研究为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将该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入院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20~70岁,尚无严重心肝肾脑并发症及功能障碍者;②2型糖尿病稳定阶段患者,无急性血管性并发症及其他代谢并发症者;③对二甲双胍及六味地黄丸耐受性良好者。排除标准[4]:①Ⅰ型糖尿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糖症者,如妊高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亢或胃空肠吻合术后患者;②不能配合该研究服药者及随访资料不全、精神心理障碍者;③已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血管性疾病等并发症需要应用胰岛素患者;④对二甲双胍耐受性差,对该研究中成药物过敏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⑥近一个月内具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合并感染者。其中,试验组患者男33例,女32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为(51.5±5.3)岁,病程2个月~12.5年,平均病程(8.4±3.2)年;对照组患者男31例,女34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为(52.3±6.2)岁,病程8个月~15.5年,平均病程(9.1±4.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2型糖尿病降糖治疗临床路径标准进行入院治疗。依据降糖药物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g*20片)治疗,0.5 g/次,3次/d随餐服用。试验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减联合六味地黄丸(国药准字Z19993068,规格200粒)进行治疗,8粒/次,3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出院后继续维持降糖药物治疗,随访2个月。
1.3 观察指标
采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浆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证候疗效标准。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或下降超过治疗前4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69%,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20%,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对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LDL的比较
组内比较,对照组对比治疗前血脂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对比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的血脂水平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证候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传统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禀赋不足,五脏羸弱,过食肥甘,形体肥胖有密切关系,病机多为阴虚燥热,病变重在肺、胃、肾,以肾最为关键;消渴日久,可见气阴两伤、阴阳俱损,以致肾脏亏虚,固肾元亏虚、肾阴不足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的中医理论基础[5]。现代医学由于检验技术的进步,可对血浆的生化指标进行量化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至关重要,对于预防及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6]。常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及胰岛素治疗,药物通常分为磺酰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其中以二甲双胍的应用最为广泛,在201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的临床防治指南中再次强调了二甲双胍的重要地位,推荐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及联合用药中的基础药物[7]。该研究在2型糖尿病的联合用药中应用六味地黄丸,它是我国经典的中药制剂,由六味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黃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主要成份为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其作用为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等,已在多项研究中证实可协同辅助降糖治疗[8]。
该文为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2016年1月—2018年2月入院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水平及证候疗效。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下降及血脂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在2型糖尿病的内分泌治疗中,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单独应用二甲双胍具有一定优势,可有效降低血糖及血脂,提高证候疗效。
综上所述,六味地黄丸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珊婷.六味地黄丸加减辅助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及血糖指标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7,36(5):122-125.
[2] 何珂,朱丽华,陆西宛.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成药.2016,39(1):50-52.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4] 张文杰.六味地黄丸与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5):65.
[5] 尹慧丝,李品.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4(9):1314-1315.
[6] 刘霞,李亚.六味地黄丸联合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7(8):1146-1150.
[7] 皇甫玉梅.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5):60-61.
[8] 汪秀清.六味地黄丸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17,36(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