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货君的奇妙味觉反应

2018-01-03伦西

科学Fans 2017年12期
关键词:硫醚榴莲嗅觉

伦西

前段时间,“冬枣和香蕉同吃”一跃成为微博和朋友圈刷屏的热点,大家都在讨论这两种十分寻常的水果混合在一起吃是多么“刺激”,多么不同寻常。紧接着,各种原因猜测论证扑面而来,众说纷纭。

作为一名严谨的食品调香师,秉承着追求真理的专业精神,我通过亲身实验对其中隐藏着的大秘密进行了一番考察,原来形成这种“奇妙”之感的原因竟是这两种水果中的香味物质在捣乱。什么,不知道香味物质是什么?那就接着往下看呗。

说到底就是气味分子

香味物质是什么,或者说,一种物质满足什么条件才会有气味呢?首先,有气味的物质必须具有可挥发性。可挥发性一般是指常温下,能够由固体或者液体变成气体的性质。也就是说,这种物质的分子在常温下能够挣脱分子间的作用力,“跑”到空气中。所以分子不能太大太“重”,否则是无法“飞”到空中的。

石头没有可挥发性分子,所以石头没有气味;玫瑰花中含有可挥发性分子,所以闻起来有芳香气味。

有的同学说,水也可以挥发,也可以由液体变成气体,但是水没有气味。

是的,挥发性只是一个物质具有气味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挥发性只是第一个门槛,第二个门槛就是人的嗅觉系统,不能被人的嗅觉系统识别并产生有效冲动的可挥发性分子,仍然是不能被闻到的。

当出现很多不同的气味分子时,嗅觉系统把不同的气味整合成一种气味,产生不同的嗅觉感应,我们便可以说出这个是巧克力味,那个是香奈儿香水。

功不可没的气味捕捉器和放大器

好吧,有人可能要较真了,味道不是吃出来的吗,你怎么一直在說气味啊。其实,在我们享用美食的时候,所产生的香味感受大约90%来自嗅觉而不是味觉。毕竟人的鼻子可以辨别数以万计的气味,而舌头只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基本味觉。不妨想一下,吃东西的时候,捏住鼻子,是不是瞬间食之无味了?又比如感冒鼻塞时吃饭,味同嚼蜡的感受简直令人崩溃。

所以,捕捉这些食物中的香味物质,主要还是靠我们的鼻子。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2004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人的鼻子中存在大量的嗅觉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能够结合一定数量的气味分子,产生电信号,电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递汇聚到嗅小球,再通过●僧帽细胞一起传递到大脑,大脑把这些信号处理,形成嗅觉。

个性要强的“特殊代表”

其实,大部分水果的香味成分总体是类似的。区分不同口味的,是它们当中那些“特殊代表”——特征香味物质,这些“代表们”要么个性很强,要么含量很高,让水果的味道变得很不同。

比如,我们平时吃的香蕉和苹果,单纯地闻味其实是有点像的,这是因为香蕉和苹果都含有●乙酸异戊酯等香味成分。再比如榴莲有一股烂大蒜的气味,这是因为榴莲含有烯丙基硫醚等硫醚类物质,如果把这股带有恶臭的硫醚类物质去掉,那榴莲吃起来可能就和芒果菠萝蜜差不了多少。

不过,这些“特殊代表”在水果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的个性,所以没长熟的水果都是一股青涩味,在慢慢成熟的过程中才“磨炼”出自己的个性,让人一闻就知道这是什么水果。这一变化过程类似有些食物(比如面包、肉类)只有在加热过程中才能产生令人垂涎的香味,也就是食品香精生产应用中十分常见的●美拉德反应,利用食物中的氨基酸和还原糖类,加热后生成呋喃、吡嗪、吡咯、硫醇、硫醚等化学物质,使食物具有明显的烘烤香、粮食香、肉香等。

食物混吃,喜出望外还是大失所望?

不同的组合会出现不同的滋味,幸运的话,对我们来说就是美食,否则若是比例不和谐或者不幸掺入了某些恶臭成分,那就很有可能让部分人闻而却步了。

食物的香味成分具体有多少,是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但值得庆幸的是,一旦我们抓住了其中的“代表”——特征香味物质,就掌握了一半的气味密码,再加上美拉德反应等食品加工手段,为食物添加了更丰富的香味物质,吃货们的幸福生活就可以多姿多彩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硫醚榴莲嗅觉
基于分子蒸馏的丙硫醚提纯工艺研究
榴莲
超强嗅觉
榴莲
臭榴莲,香榴莲
“一个榴莲三只鸡”
为什么海风有腥味?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
硫醇、硫醚类化合物在白油中对环烷酸腐蚀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