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路 致富路
2018-01-03罗亮亮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罗亮亮
产业路 致富路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罗亮亮
黎明村村民在割草。(梁世骥 / 摄)
初冬,纳雍县董地乡黎明村石板沟组天气渐凉,草木微黄,一位老人坐在院子里,望着周围依然绿油油的菌草,脸上露出笑容。
“菌草种来养牛养猪,成本比以前减了不少,多余的菌草还可以卖给华龙公司。”老人的儿子兰桂华介绍,他家有4亩土地,这些菌草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能把零碎的土地利用起来,多亏了乡里的“村民自建”土地整治项目——田间道、机耕道及产业路的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
董地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地形碎片化,地势起伏大,石漠化情况较严重。到今年10月,仍有1809户7707名贫困户。
当地政府在省国土厅的帮助下,找准了发展的“痛点”,把“治荒”和修路结合起来,为产业发展打基础。
“为了治理石漠化,同时提升耕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引进了适应性强的华龙菌草。”董地乡党委书记王乾洋说,大力发展种植业,既是为了“治荒”,更为了“治穷”。
“华龙菌草亩产可达20-40吨,需要有良好的田间交通基础设施,以方便菌草外运。”据董地乡脱贫攻坚指挥部前线工作队队员、省国土厅土地整治中心工程师梁世骥介绍,“村民自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完善了田间基础设施,服务了菌草产业发展。
2017年,全乡规划2.5米宽以上机耕道共47条36.7公里,到今年秋季,已完成13条共16.4公里;规划设计5.5米宽以上产业路共18条66.95公里,截至今秋已完成3条15.3公里产业路施工设计。
有了较完善的田间基础设施及产业路,董地乡有了产业发展的“颈动脉”。在秋季攻势中,继续实施华龙菌草种植及配套产业项目建设,种植华龙菌草3000亩。10月底前完成土地流转、翻犁和土地整治工作,11月底前完成栽培。预计带动547户2604名贫困人口,实现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
同样为产业服务、助力董地乡脱贫攻坚的还有“组组通”公路建设,这一点董地乡黎明村村民罗登学深有体会。
“有了通组路,我们卖核桃再也不用一筐一筐地背出去了。”打点着自种的新鲜核桃果实,罗登学告诉记者,他家有20多亩果林,通组水泥路通了,收购商的货车可以直接开到果林旁,运输过程简化,保证了果实品质,提高了价格。
据王乾洋介绍,2017年,董地乡启动通组公路建设76条共99.022公里。截至11月,已完成建设34条共42.994公里;预计12月底,完成建设62条共79.03公里。
菌草、药膳蔬菜、生态土鸡、黑鸡枞菌、糯谷猪……这些产业依托着逐步完善的田间基础设施、产业路和通组公路,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壮大起来,而董地乡2538名贫困人口靠着这些产业,期盼着今年走上脱贫路,迈向新生活。
(责任编辑 / 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