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融”字大文章

2018-01-03韦倩

当代贵州 2017年51期
关键词:实体贵州深度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韦倩

做好“融”字大文章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韦倩

贵州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仅驱动实体经济生产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供给革新,更推动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这些数字意味着以前要花一天时间干的活,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在贵阳高新区中国航发黎阳数字化生产车间,黎阳新机研制工区生产副区长杨俊说,数字化的背后,是更高的产能、更有效的劳动。

2017年,黎阳启动建设数字化智慧工厂,通过实施改造,机匣环件精密制造生产线材料利用率提升4倍,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一半,制造周期缩短三分之二,产品质量合格率从88%提高到99%。

贵州运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从全领域、全社会、全维度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开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仅可驱动实体经济生产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供给革新,更能推动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多领域深度融合

贵阳市经开区小孟工业园里,同济堂的药品生产线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年,同济堂获得贵州省唯一一个工信部“中药制剂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立项,大力推进了智能加工设备、智能测控装置、智能报警系统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成套装备中的应用。

插上大数据的翅膀,同济堂通过引进国内外的现代化中药制剂设备,包括德国进口乌尔曼包装设备、FZ300型沸腾制粒机、码垛智能机器人等,建立了一套全数字化传递、可视化生产的先进生产线,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新药开发、中药饮片加工、中西药制剂、药品配送、医药零售连锁经营为一体的完整医药产业格局。

现在的同济堂,实现了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项目执行期预计新增效益10亿元以上。

这是贵州将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贵州聚焦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医药、大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推动各行各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以海信电子、航天电器、汇通华城等企业为主的一批企业已经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如海信电子已经具备了订单大数据、研发大数据、企业资源大数据、供应链大数据、原材料大数据和产品物流大数据为一体的完整大数据链,形成独具特色的“大数据+智能制造”模式,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贵州与“互联网+旅游”企业建立了市场分析、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机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手段链接线上线下旅游资源,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用大数据助推现代物流业发展,如贵阳市打造的商贸物流云平台,特别是今年建成的贵州通移动金融公共可信服务平台(贵州通TSM),可实现电子现金圈存、手机公交云卡、便民缴费、手机支付等应用。

建设服务平台

为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企业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贵州打造全国首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全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标评估体系,免费为全省企业提供融合发展水平、发展重点、价值成效、特征模式、发展趋势的评估诊断、结构性分析和对标性评估,助推企业精准融合、转型升级。目前已完成评估企业13390家,占统计基本名录库企业的85.9%,其中工业企业5665家、农业企业437家、服务业企业6376家。

依托现有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农业园区、电商园区等基础,贵州建设了一批面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工场”,一个个服务水平高、聚集程度强、专业性强的“双创”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贵州深入推进“7+N朵云”工程,在工业、农业、旅游、电商、物流等多个领域建立云平台。同时实施“万企上云”,鼓励助推企业需求、生产制造、公共服务、数据、资源、业务上云。目前,贵州企业云平台应用率达36.5%,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使用公有云、私有云的企业比例分别为22.9%和13.5%。全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服务体系及云生态环境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贵州已培育建成10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工业领域2个、农业领域4个、旅游领域2个、电子商务领域1个、金融领域1个,形成了较强的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公共服务能力。

完善配套支撑

贵州聚焦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医药、大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推动各行各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贵州图片库供图)

为了让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加有效,全省各地普遍成立起大数据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开展工作。

今年以来,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行动计划”,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转型发展。

邀请西门子、SAP、思科、阿里、华为、航天云网等全球111家大数据企业,组成“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服务队”,并制订《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行动计划服务队解决方案名单及应用建议》。

截至目前,“服务队”已经为贵州量身打造了318个典型解决方案,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涉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企业信息化、金融与营销、云平台与服务、数据处理与应用、网络与安全等多个领域。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需要有一批既懂得计算机、又懂得精加工的工程师来编程、设计新的机器。”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融合,是大势所趋,各行各业都能够找到融合的路径。”

贵州加大对高端工业软件、新型工业APP、工业操作系统及工业大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发应用。在各行各业研究出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市场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融合关键技术和软件产品,并完善相关标准支撑。目前,初步形成了23个大数据产业融合应用技术标准编制计划,涵盖区块链、物联网、云平台和数据服务等多个领域。

开展信息基础设施新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宽带贵州”“满格贵州”“光网贵州”、广电“村村通、户户用”等工程,构建起“出省宽、省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在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下,今年以来,全省实施融合项目的企业达到4728家,省级财政安排资金达1.5亿元,实施示范项目123个,带动企业投资75.98亿元。大数据企业已由几年前的1400多家猛增到如今的8949家。

大数据已然成为贵州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贵州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并以此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脱胎换骨。

(责任编辑 / 李坤)

猜你喜欢

实体贵州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知识图谱的候选实体搜索与排序①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关于推动实体书店经营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