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千工程”强健贵州实体经济

2018-01-03李坤

当代贵州 2017年51期
关键词:实体贵州工程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坤

“双千工程”强健贵州实体经济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坤

以“双千工程”为抓手,贵州将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融入全省经济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体经济筋骨见强、肌肉见长。

亚玛顿超薄太阳能组件正式投产、高端电子元件连接器配件“麻花针”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全球领先、锂电池实现循环利用……2017年,贵州“千企改造”和“千企引进”工程好事连连。

“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是指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000家以上,对10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升级,促进全省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今后五年,贵州将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勇闯天地的创新型企业。

今年以来,贵州把“双千工程”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业企业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实体经济筋骨见强、肌肉见长,成为贵州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支点。

高端化 追求品质无止境

看似只有半张银行卡大小的芯片,集成了近10亿个晶体管,主要应用于数据存储中心和超级计算机。

这个由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正在研制的服务器芯片,除搭载了48核处理器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外,芯片的能耗等指标也大大优于普通芯片。11月中旬,“华芯通一号”芯片开始试生产,首批芯片将于2018年投入量产,届时,“中国芯”将实现贵州制造。

这是贵州与美国高通公司“联姻”后在贵安新区诞生的“爱情结晶”。它的出现,为贵州大数据发展再添新力。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双千工程”,贵州坚持高端定位、高位嫁接,紧紧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使高端产业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在“千企引进”方面,贵州招大引强,精准招商。2017年以来,引进奥地利多贝玛亚、德国思爱普、美国温德克等优强企业877家,其中,新引进苹果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北京王府井集团等500强企业16家,为培育更多产业领头羊打下坚实基础。

在“千企改造”方面,贵州瞄准世界一流,找准行业标杆,鼓励企业通过科技攻关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振华新材料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百年同济堂老字号生机焕发……在“千企改造”的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下,贵州初步构建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基本格局。

在贵阳,吉利整车和发动机项目填补了全省中高档乘用车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制造空白;

在贵安新区,白山云科技已服务全国70%的网民和两亿海外用户,推动电商等多个行业降低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在六盘水,六枝金指纹科技项目,拥有210项专利技术,运用提高纳米技术生产指纹锁等产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智能锁生产基地……

随着“双千工程”的深入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层出不穷,高端制造引领实体经济,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绿色化 生态优先促转型

绿色是多彩贵州的底色。贵州要守好“两条底线”,除了在新兴产业上做文章,还要让落后产能淘汰、让传统产业转型,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项目选择上,贵州对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不干,对废渣不能综合利用的项目坚决不搞,推动“双千工程”取得实效。

贵州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推进“双千工程”深入实施。图为中国航发黎阳公司数字化智慧工厂生产线。(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森 / 摄)

针对煤电等传统“散、小、乱、差”等问题,贵州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等手段,实施产业政策倒逼,在“去”字上下决心,在“转”字上下功夫,推动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一体化协调配套发展,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的原材料工业体系。

煤炭产业方面,2016年以来,贵州关闭煤矿66个,淘汰落后产能948万吨/年。大力实施煤矿采掘机械化和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2017年度实施并完成项目29个,预计2018年上半年完成项目43个。

电力产业方面,加快黔西电厂二期66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和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提高超临界机组在火电中的占比,解决传统30万千瓦火电机组煤耗高、节能环保水平低的问题,促进电力产业向低碳化、绿色化发展。

磷化工领域,瓮福集团的磷石膏绿色生态装配式建筑构件项目和高品质磷石膏建材项目,实现对磷石膏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开磷集团、瓮福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已成长为国内磷化工产业领军企业。

随着“双千工程”的推进,贵州工业新的发展动能正不断形成。

2016年,贵州已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压减220万吨粗钢产能任务,并通过国家验收。通过有序化解过剩产能,稳妥实施产能置换,化解水泥产能50万吨、电解铝产能2.63万吨。今年上半年,完成11家“地条钢”企业取缔工作,涉及中(工)频炉72台,产能166.8万吨。

集约化 统筹推进高效率

位于清镇市经开区的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退城进园”项目,于2016年8月入驻清镇。

“‘退城进园’实施效果明显,单位氧化铝能耗200公斤标煤,仅为原贵铝氧化铝厂的40%,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2065吨/年,较原贵铝氧化铝厂提高了6倍之多。”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增进介绍,“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130亿元,工业增加值31.6亿元,创造税收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900余个。同时拉动产业链下游70亿千瓦时发电量和320万吨煤炭产能,带动下游铝工业园区的加工产业发展”。

这是贵州坚持产业布局集约化的具体举措。结合自身实际,贵州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实行项目分类向园区和标准厂房集中,加快产业集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和投入产出率,实现经济增长。

贵阳市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拟打造军民融合、汽车制造、铝及铝加工、医药食品和磷煤化工等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

贵安新区紧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经济等万亿级产业领域和航空航天、广电芯片等“硬科技”,努力打造高端显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军民融合等产业集群;

随着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全省各产业园区正加快形成一批产业配套和关联带动效应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交互中加速聚集,成为拉动贵州实体经济壮大的绿色引擎。

凯里大数据产业园形成了以瑞讯科技、鸿富锦精密电子为主的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链,以汉天下、亚芯微电为主的省内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带;

毕节市七星关区华耀服装项目将带动黏胶衬、商标、印花、绣花、纸箱、胶带等上下游企业落地发展,建立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

以“双千工程”为抓手,贵州将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融入全省经济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昂首走进新时代、奋力开创新未来。

(责任编辑 / 欧阳海南)

猜你喜欢

实体贵州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知识图谱的候选实体搜索与排序①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关于推动实体书店经营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