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思考

2018-01-02薛韩芬

中国经贸 2018年23期
关键词:货币资金改善对策内部控制

薛韩芬

【摘 要】货币资金是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时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而且与其稳定运行和长远发展都存在紧密联系。通过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国有企业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并做到科学配置及充分利用,争取用较少的货币资金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了国有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改善对策,旨在提高国有企业内控水平,实现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改善对策

对于国有企业运营和发展来讲,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作为基础保障,才能为各项业务及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充足资金。但是货币资金灵活性和流动性特点显著,为确保其安全性及完整性,实现利用率的最大化,便需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落实每一笔货币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就国有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来看,目前工作效果仍不理想,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解决,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力度,是当下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并考虑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简要介绍

货币资金属于一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种形式,在国有企业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与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运作都存在紧密联系,高流通性及高活跃性,使得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风险较大。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即围绕货币资金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手段,具体包括内控制度的构建、资金风险的预测和防范、货币资金的查收、货币资金信息的核查等。最终目的是确保企业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出现资金占用、挪用等问题,提高各项资金的利用率,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二、当前国有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都尤为重视,但是实际工作中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尤其是以下几方面:

1.权责划分不明

个别国有企业在开展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时,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没有按照规范科学设置对应工作岗位,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一人多岗现象比较常见,难以起到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作用。也没有对权利和职责做出明确划分,造成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比较混乱,不利于管理责任的有效落实。比如,会计出纳及稽核均由同一人担任,也没有进行定期轮换,影响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规范开展。

2.票据和印章管理不善

企业财务公章、企业负责人名章、财务负责人名章等,都是国有企业常见财务印章,对于这些支付款项所需印章,个别国有企业并未按照规定将其进行分开管理,为了方便通常直接由一人管理,很难对票据做出严格审核,可能会造成企业货币资金损失。另外,在支票管理方面,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登记,票据领用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空头支票现象时有发生,现金交付不够及时,可能会资金造成挪用或者占用问题。

3.内部监督力度不足

一些国有企业只重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开展,忽视了内部监督,造成内控制度执行力较弱,在进行考核时,工作重点基本都放在了企业利润方面,没有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考虑在内,无论是岗位设置,还是印章及票据管理,都未能进行严格审查。同时,部分国有企业所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逐渐流于形式化,独立性和权威性得不到保证,无法充分发挥出审计监督的作用,审计结果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有限。

4.货币资金信息不通畅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一项工作,需要所有部门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但是不少国有企业都存在信息不通畅问题,部门之间的配合力度不足,没有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供货币资金信息,无法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如银行单据获取不及时,往往都是在月底统一获取。同时,企业外部信息也存在沟通不畅现象,如采购部从供应商处获取发票后,没有及时与财务部进行对接,造成验票不及时。

三、国有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改善对策

要想提高内控水平,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国有企业便需要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节入手,采取科学、有效对策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资金的安全、有效运用。

1.清楚划分权责

针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工作,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坚持按照规范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并明确划分职权和责任。一方面,如果工作过程中涉及到貨币资金,则至少应由两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既要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完全分离,又要彼此之间做到相互监督和牵制,并定期对岗位人员进行轮换;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岗位的设置,要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为原则,确保其规范性和科学性,清楚划分不同工作人员所能行使的具体权利以及所应承担的具体职责。比如,负责出纳工作的人员,禁止再出任账目登记、会计稽核等工作。

2.完善内控制度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有效落实,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首先,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资金预算控制制度,结合各项业务及经济活动开展需求,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及合理配置,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及可行性,避免货币资金流转过程中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现象。其次,应对授权审批制度加以完善,明确授权审批人所具有的批准权,对审批流程做出统一、严格规范,并采取项目负责制,对货币资金入库进行管理,针对项目审核、现金入库等管理环节均制定针对性的方法及措施。另外,应不断完善票据和印章管理制度,各类财务印章需要由不同人员保管,如果企业的经济业务需要由负责人签字或者盖章,则必须按照规范程序签字或者盖章。对于各类票据,应及时取回并妥善管理,签署的支票无论是退还还是错误,都必须加盖作废的戳记并和存根一起妥善保管。

3.加强内部监督

为确保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实,国有企业就必须加强内部监督。第一,国有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并配置数量充足、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内控制度对货币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得到更为科学、客观、准确的审计结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第二,在进行财务考核时,应对货币资金进行充分考虑,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货币资金收支程序的执行情况、现金及银行存款收付凭证、备用金执行情况等,进行严格的审查,了解企业货币资金具体使用情况。

4.保证信息畅通

国有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以及经营决策的制定,都离不开资金流转信息,这就要加强企业内外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国有企业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尽快建立货币资金信息系统,采集并处理各类信息,并加快网络银行的建设,完善其功能,为信息沟通提供畅通渠道。同时,还要加强各个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提供与货币资金相关的信息,科学编制现金流报告,将企业货币资金流通情况真实、全面的反映出来。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时,必须充分认识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只有真正了解货币资金的使用情况,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才能为国有企业的稳定运营和长远发展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国有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抓住工作要点,决策层要加强组织引导,基层员工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共同努力切实做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工作,避免引发财务风险问题和资产损失问题,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晓敏.关于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158-158.

[2]刘凯歌.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4,(33):111-112.

[3]姜炜.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探究[J].中国经贸,2015,(6):243-243.

[4]李萍.探讨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8.

猜你喜欢

货币资金改善对策内部控制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浅谈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探讨
职业教育中的公平问题研究
浅析货币资金审计的关键控制点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