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8-01-02李萍
李萍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大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部分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地理教学,可以方便地向学生展示地理直观材料、模拟地理现象、创设地理情境,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生成个性化课程,教会学生有效地处理信息,保持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它给现代教育带来了重大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潜能,提高课堂教學的效率和效益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
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包括地理图表和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它是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因此,地图既是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学具。如果学生掌握了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高效的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等多种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时,出示“我国耕地分布”图,学生很容易看出: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启发学生思考:我国耕地分布在东部地区的自然原因是什么?学生没有太多的思路,这时出示“中国地形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多幅地图,学生通过多幅图的观察分析会发现:我国东、西部地区在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资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各要素明了后再综合总结不难得出: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地图是地理事物和现象客观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图多思、多图并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析图能力及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既可增加生动感,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非洲》一节时,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非洲的地形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圈画出自然环境中的“非洲之最、非洲的世界之最”,认识非洲的地理事物,了解其空间分布,为分析地形特点做好准备;其次,组织学生搜集、整理非洲特色地形区的资料,利用快速便捷的传输功能,交流共享学习资源,既能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丰富学习内容,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充分运用白板的圈画、书写及拖动功能,直观地展示学生对“地形类型”“地势特征”等内容的探究思路、观察结果,提高了学习效率,突出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捕捉教学信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初中地理新课标倡导:地理课程要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环境是全球人们最关心的五大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成了一项全球性的全民战略。目前的中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应成为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
如在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时,课前节选了两段视频:播放“青海格尔木强沙尘暴天气”时,大多数同学表情比较轻松,当播放“我国南方地区洪灾”的视频时,同学们的情绪很快变得非常沉重。两段视频不超过3分钟,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情和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能为力。这时,启发学生思考: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关注,进而能积极地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可行性途径,加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总之,我们只有把握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切入点,抓住契机,才能使它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从而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素质教育走上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道路。
参考文献:
何华.课堂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J].海南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