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2018-01-02霍彦丽
霍彦丽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难度大、压力大,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又增添了新的内容,面临着新的挑战。高中数学除了要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在题海战术中逐渐培养起基础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日后更高难度的数学学习、物理学习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数学思维培养的目的、教学现状,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教学环境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需要注意的几点
1.明确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意义
教学的本质在于“育人”,即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数学思维能力,不仅仅是指学生在解题速度、解题技巧上的提高,更是指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将具体的数学题目抽象成模型并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的。同时,在素质教育下,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尤其是“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发散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学生成绩能有所提升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其没有具备灵活应对各种数学模型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认识到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承认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足,不利于创新型教学的传统教育方式就要完全摒弃,对教学有效性提升仍有现实意义的就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要推广和创新,而题海战术等一些虽然能够提高学生解题速度但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应有所保留并进行创新型应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1.从教学细节入手,逐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大量的数学题目中,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应用,并将其上升到具体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式,探究数学知识在这种模型、模式中的应用,以及一些数学方法与其他学科交融、碰撞出的新鲜事物。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深入化”教学,从教学面深入到教学点上。比如,传统高中数学教学限于课时压力、高考压力,只能由教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学生被动听,被灌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没有自己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时间,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则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把粉笔交给学生,教师走下讲台,坐到座位上,听一下学生的解题思路,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采用灵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高中生学习压力非常大,而对于数学这种需要大量训练的科目,学生更是敬而远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引路人”的作用,采用灵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枯燥的学习带来些许乐趣,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公式的美妙之处,继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等数学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做题,不固守“标准答案”
笔者发现,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习惯去查阅答案,然后按照答案的思路做题,当然不是说这种学习方法不对,而是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容易形成思维定式,这远远背离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初衷以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采用不同数学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不限于“标准答案”,同时也能使学生真正“消化”数学知识,在自己动手解题过程中找到最简便、最适合该题目的方法。
4.对在校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审核
在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多请一些其他学校、其他地区的数学教师到本校交流、探讨,让教师坐在一起讨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另外,还可以成立教学方法研究小组,研究、制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具体到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每个知识点的应用,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高中数学教学创造一个能够体现学生自我认知的气氛和环境,同时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独特情况,采用适合不同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多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应认识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有所提升的,而是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綜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丽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5(26):134-135.
[2]甘宗怀.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