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师提高学生成绩的策略
2018-01-02唐书会
唐书会
摘 要:主要结合新课程背景,围绕提高学生成绩的主题,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离不开学生的努力,但是教师也应该做出努力。
关键词:学习方式;高中政治;学生成绩
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必须得到科学而充分的发挥。这不仅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中予以恰当的引导。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一、深化课堂改革,占领学习的主阵地
1.抓住学生的关注点,让课堂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而言,很多老师都是将“兴趣”片面理解为“趣味”,这其实缩小了兴趣的内涵。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不但富有趣味性的材料能够引起他们学习的动机,而且不少富有理论深度和价值导向的问题,同样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一旦使学生的关注点能够聚焦在教材的某个问题上,学生当然就会开始自主思考这个问题,当他们觉得个人的力量不足以解决这个难题时,自然会互相寻求帮助,开展合作,进行探究。所以,对教师而言,其主导作用的发挥,最先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寻找出教材中能够引起学生高度关注和兴趣的那个“点”,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再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转变其学习方式。例如,老师在执教《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时,没有采用常规的方法讲授,因为本框内容并不太难,一般讲授可以很快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处理的话,学生对文化交流的意义不会有多么深刻的领悟和情感上的共鸣。为此,老师在授课一开始,便打破常规的教学顺序,首先提出教材第37页中由于印刷的原因而犯的一个错误。学生听说教材有错误,都十分兴奋,开始仔细阅读这页教材,仔细看了几分钟也摸不着头脑,老师又提供线索,告诉学生错误出在教材引用的“郑和下西洋”的素材中,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互相合作,找出错误所在。经过两三分钟的思考,一位学生终于发现,由于输入的问题,教材将郑和船队从东南亚地区带回的“染料”误打印为“燃料”。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这个小小错误,学生不仅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教材的自主研读也越发认真,教师也从这个案例中很自然地引导到对文化传播手段的教学上。
2.围绕教学重难点,让思维动起来
教材重难点应该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磨刀石、试金石,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不应该偏离这个“点”。对于教师而言,要通过精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理解,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例如,汪老师在高二新授课讲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而是进行精要的讲解,指出这两个貌似相同的原理侧重说明的问题不一样,前者是强调如何解决好一个复杂的问题,后者着重于解释如何认识和看待一个事物的性质。接着,老师展示了一个漫画题,让学生思考垃圾发电,变废为宝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还是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学生面对这样两个相似的选项,结合材料努力思索二者的区别,反复感悟这两个原理的不同,并且在分组讨论时时互相质疑、探讨,最终认识到这幅漫画讲的重点不在于怎样发电,而是告诉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垃圾从“废”到“宝”性质的转化,从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最后他要求学生自己提供一则材料来辨别这两个哲学原理。学生纷纷开动思维,积极思索,寻找合适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深刻感悟,正确理解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不同,又开展了自主、合作学习,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新的学习方式。
二、设计作业闪光点,让教学走出去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体现在指导学生的课后学习上,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具有亮点、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教师要适当变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感到作业新颖、有趣。
增强作业的时代性。我校政治课教学还引入了“时政小讲演”这一环节,由学生提前准备,针对一周内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热点,利用每节课课前3~5分钟向全班学生演讲。当然,教师对此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事前与演讲的同学进行沟通,商讨、确定演讲主题,在思想性、时政性等方面严格把关,在素材、细节方面提供支持,把握好“放手”与“不放手”之间的分寸,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保证了演讲正确的价值取向。
总之,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课堂中结合生活实践,联系生活积累,引入生活资源,可以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把苦读书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性、合作性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兴趣、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活动过程,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想学、会学和学好。
参考文献:
[1]陈革阳.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变革政治学习方式[J].考试周刊,2008(40):125-126.
[2]赵文军.浅析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7(2):7-9.
[3]潘洪建,丁傳炜,金其宝.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