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
2018-01-02尤金菊
尤金菊
摘 要:课前三分钟模式以其简短、多样性和参与性高,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拓宽知识面的常用教学模式,但有些课前三分钟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服务教学,“课前读报讨论三分钟”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教学模式;读报讨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普遍的现代社会,口头表达和口语显得特别重要,其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成分”。语文的课堂教学也特别强调“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单纯的“说”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思”,就是说让学生说得精彩,说得有道理,那么如何教学设计既能让学生“说”也能让学生“思”,还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呢?课前三分钟活动,正好符合以上教学要求,且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
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和小学语文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是有差别的,所以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绝对不能照搬其他学段的课前三分钟,那么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如何设计才合适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种“课前三分钟”教学模式,称为“课前读报讨论三分钟”模式,具体形式如下:
1.把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一节语文课由一个小组负责课前三分钟的组织和筹备。
2.负责课前三分钟的小组选派两名同学(组内轮流担任),一个是主持人,一个是读报人。
3.主持人要负责关于读报内容的开场白,要组织班级同学之间的互动,如当读报人读完所选内容后(内容要精简),主持人要求全班同学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讨论一分钟。
4.班级小组讨论完后,主持人选出一到二名同学发表对读报内容的见解或观点,或者用抽签的形式选出发言的同学。
5.其他组同学可以对发言小组同学发表的观点进行补充或质疑,也可提出自己的看法。
6.主持人或读报人总结读报内容或对发言同学的观点进行总结和整理。
7.教师可对读报内容和学生回答做适当的点评。
这种“课前读报讨论三分钟”模式的好处在于报纸的信息量特别大,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了解时事,了解民生,了解世界;用抽簽的形式选出发言的同学可以避免每节课只选固定的学生,便于在小组讨论时人人参与,可以使小组更好地互动,学生在相互倾听小组同学观点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教师在对读报内容和学生回答做点评时,一定要从表达、见解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也可以增加趣味性和竞争性。根据小组学生回答情况给每个小组打分,一定时间后(一般是两周)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在制定打分标准时一定要考虑所授班级的学情和学生的个人能力及小组的综合实力。
“课前读报讨论三分钟”的模式特别适用于高中学生,一项调查指出,年级越高的学生越不爱举手和发言,这和学生生理和心理都有极大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学生自我意识特别强的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有独特的认知和对事物的认识,那么这种课前三分钟模式正好可以扬长避短,从而达到“人人参与、小组合作、当众展示”。
“课前读报讨论三分钟”的模式没有必要一定是三分钟,也可以是五分钟,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适当地调整。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这种模式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时间,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表述得过长,这有可能会影响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全程掌控,这也是对教师各方面素质的考验,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师的锻炼和培养。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读报分享会”,学生在组内讨论的时候,其实就是知识和想法的交流,在阐述观点或质疑他人的观点时,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的价值观。
新课标中对高中作文的教学要求指出,“能考虑不同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纵观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多是传递价值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自信等方面,那么如果把“课前读报讨论三分钟”这种教学模式打造成作文的“练习场”,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材料或事件的独特分析和感悟的能力,教师在学生的语言词藻和语言组织等方面要适当引导,若能持之以恒,落笔成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课前三分钟应该是多样性的,“演讲”“讲故事”“朗诵”“名言警句”都不失为有效的教学手段,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设计或有效引导,使课前三分钟真正走进学生,走进语文,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
课前三分钟模式以其简短、多样性和参与性高,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拓宽知识面的常用教学模式,长期坚持适合学生的有效的课前三分钟教学模式,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文博.师范语文课前三分钟展现学生精彩舞台[J].才智,2015(13).
[2]黎霞.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口语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