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赏析

2018-01-02朱明坤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命题预测作文

朱明坤

“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重要的事”与“更重要的事”,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内心的“坚硬”与“柔软”,思辨向来是上海市秋季高考作文的命题特质。今年的“预测”也延续这样的命题思路。“预测,是指预先预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意在让学生思考自己与生活、社会、时代、命运的关联等,此命题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对学生既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提醒,又着眼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察。

材料的关键词“预测”不难捕捉,材料的核心涉及人们对“预测”的两种不同态度,一种态度是乐于接受预测,另一种是对预测不以为然。其实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可以视为“二元”,如何论述这“二元”的辩证关系成为此作文的突围关键点。

这篇作文从“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这“一元”出发,落脚于“有的人对预测不以为然”这另“一元”。合并“二元”并巧妙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但是”进行有倾向的辩证分析,倾向于“有的人对预测不以为然”这“一元”,开宗明义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生活不可轻易预测,面对生活的未知,我们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而不应被所谓的“预测”左右。有别于常规思维,本文运用逆向思维,开篇不落窠臼,引人深思。

接着引用莎士比亚和巴菲特的名言来谈生活不可轻易预测的理据,因为预测存在偶发性,而偶发性无法确保预测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和第一段“生活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未知性和可能性,并非事事都能与预测”暗合。尽管如此,有的人习惯性地被预测牵动来换取内心的暂时平静,以《俄狄浦斯王》的开场预测来举例论述,扣住材料中的“乐于接受预测”这一元。

随之,语意深入推进一层,有的人之所以“乐于接受预测”是因为预测具有前瞻性,以“哥伦布预测地球是圆的”,“中国科学家成功预测了海城大地震”为例论述了这种前瞻性是值得肯定的。并和上文生活不可轻易预测进行对比论证,突出预测内容本身是否具有客观现实性对预测信度的影响,理清此区别,在此基础上,得出“轻易地预测生活是不可取的”的结论。由一般到特殊,联系当今社会很多人对预测乐于接受、盲目接受的现状,从公众心理上、思想认识上探究其根本原因,封闭唯心,主观臆断,缺乏对真理和客观事物的探求精神,怠惰僵化,这样无形中把自己囚进了“预测”的牢笼,被预测掌控,受预测役使。预测固然有其价值,但不可盲目接受,正如管子所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辩证分析不仅追求普适层面的说理,但又不局限于抽象的说理,还考虑具体而又鲜活的现实,让大气的说理落地接地气,正应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为文思想。

然后,补充论述预测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预测生活能给现实的谜团清除一层薄雾,轻易地预测生活会产生对于预测的依赖,也必定会对人的主观意识产生干扰。着一“轻易”扣题,措词谨严。又联系当下,面对动态的世界、冗杂的社会、动荡的时局、未知的生活,我们更应该要保持个人的独立见解,不轻易预测生活而干扰心智,也不轻易相信他人的预测获得对于生活的暂时逃避。再次强化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论述,前后呼應,思路融通。

结尾部分,作者兼用排比和问句的形式论述人俯首于预测、被预测牵动只求心安、时代被预测蒙蔽而黑暗的后果,启人思考,以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水到渠成地得出本文的结论:“生活不可轻易预测”, 首尾圆和,结构谨严,辩证分析无不闪烁着批判性思维的智性火花。endprint

猜你喜欢

命题预测作文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