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1-02殷国良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殷国良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常的阅读教学往往是以大量的阅读材料来训练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阅读材料一般来自课本中的文章,或者老师在教材之外推荐的阅读篇目,也有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挑选的美文摘抄,以及必读的名著书录。由于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限,一般的训练过程往往由老师和学生来共同完成,在上课的时候首先通过老师讲解铺垫,再来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将文章的深层思想挖掘出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然而,仅仅依靠这些就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注重自我的积累,同时老师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并培养,读写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学生得到一个真正的飞跃。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探讨在现今的教育模式下,如何能够使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变得更加顺利和更有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248-01

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其实就是能够让小学生熟练地使用一些基本的字词以及短语,进而鼓励他们运用一些语言技巧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人采集信息,运用信息,形成认知,开拓思维,提升审美的重要方法,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作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的思想基石。如果一个人阅读水平在他得启蒙阶段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正确的引导,在此过程中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将使他终生受益。

1.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阅读与阅读教学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又有着很深的联系。阅读教学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阅读教学并不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这过程中必须要有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参与,如果仅仅只有学生独立阅读,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那就不能称之为阅读教学了。其次,阅读教学也要区别于日常的阅读,阅读教学需要带有目的性的读,这要与日常中漫无目的地,广而不精的个性化阅读区分开来,阅读教学更要注意的是通过专精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以及一定的审美水平,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个性化阅读对于阅读教学的扩展作用。两者起到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互相包容互相促进,在小学语文的启蒙阶段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写作对于阅读的促进作用

阅读和写作这两个环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都是重中之重,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吸收知识能力,写作的目的是形成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同时,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掌握语言技巧,充分理解阅读材料中的内容,进而提高写作能力,而只有在充分理解材料之后才能够运用其中的技巧完成自己的文字表达。写作则能够让学生自己构思文章结构,来保证段落的连贯性和逻辑连接,形成理性的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层次划分能力,归纳能力等,使其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加快速而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归纳作者的写作思路。而要做到读与写相结合,我个人总结了几个要点,供大家思考:

(1)鼓励学生完成自己的读后感。在阅读完一段文章或书籍时,读者内心产生了和作者的共鸣或引发了自己的思考,这就叫做读后感。读后感会引发读者的写作兴趣,自发的想要将内心的思想活动记录下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老师在学生通过阅读有感而发的时候,如果能加以适当的引导,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的感受不强,老师可以通过背景介绍,内容讲解以及自由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读后感。

(2)对阅读材料进行模仿。模仿是快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作者的情感表達方式进行感悟,为仿写打下基础和铺垫,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背景,文章思路和文章内容后,模仿作者的表现手法和技巧,针对性的仿写,体会作者在写作时的心境和思想过程,取其精华,增加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3)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最常见的方法,而写日记的关键就在于内容的筛选上。许多人记日记最后写成流水账的原因就是,不善于对内容进行筛选,只是简单的对一天的内容进行罗列和记录。而通过写日记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候,抓住重点把握核心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增加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为写作提供大量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4)对经典内容进行续写。对一些经典课文的续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适当的将课本内容或其他素材进行扩展,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内容延续下去,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能够提高其写作兴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的质量要求和教学目标

新课改是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从2004年开始实行,逐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方法,教学模式和教材。落实到小学语文阅读上,具体为以下两点:

(1)学生的阅读理念。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里面放在第一位,注重每个人在阅读中的不同收获,不要刻意将老师或教辅材料中的内容强行加到学生的思想中,要以学生的个人思考为主题,形成不同思想观念,同时也要注意课文中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达,不能为了避免填鸭式的教育而舍弃了课文中的精华部分。

(2)学生的阅读对象和阅读要求。这两个方面,新课改有着比较详尽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大量的阅读,以此学会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鼓励学生积极钻研课本,必要时老师应给予充分的指导;同时也要培养不同的阅读方法,包括精读,略读等;注重培养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审美水平和欣赏评价水平等等。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目标就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学习能力,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总结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读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给人带来乐趣,能力以及出众的气质。因此在小学语文中,阅读应该作为最重要的部分在教学中得到注重,这需要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养成喜爱读书,乐于读书的习惯,形成终身读书,终身学习的观念,为未来人生的道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绍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8

[2] 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3] 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1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