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自我锻炼习惯的培养

2018-01-02钟琳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育教学

钟琳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欲望和满足感、努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注意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加强体育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习惯,从而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自我锻炼;终身体育;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214-01

高中阶段学校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和培养高素质社会劳动人才的基地,高中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特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高中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

1.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有一下几种:(1)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丰富多彩。教师在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新颖多变,会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队列练习,它贯穿于中学各年级教材中。在学生学会动作后,举行小型的队列操练比赛,比比哪组是班上最棒的小组。然后,经常在课上进行向第一名挑战活动,每小组都可以向第一名挑战。这样小组学生就会经常在课后自觉积极地练习,既使学生相互交流,又达到持之以恒、自觉进行锻炼的目的。(2)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特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并且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已的特长。我们体育教学内容很多,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全部掌握的很优秀,可能他在某一项很差,但是他在其他方面却很好,甚至很优秀。

2.加强体育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所有体育项目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也有自己的不足。但是面对无数的学生,每个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很自然地就找到体育老师来帮助。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规则问题。这样,作为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要求非常关键,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也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使体育教学日日创新,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对学生的自我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3.培养学生对自我锻炼的欲望和满足感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 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达到自我锻炼的目的。 同时,也获得自我锻炼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 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比如:每次观看精彩的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学生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同时起到促进自我锻炼的习惯养成。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 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義,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便进行自我锻炼。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得到乐趣,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自我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自我锻炼习惯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地,它不仅是为学生自我锻炼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阎长安.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2] 金慧侠.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不良心理及教学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陈运华.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J].考试周刊;2010年54期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体育教学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