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设计课程中的新方向

2018-01-02胡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设计实践传统文化

胡琳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引导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成为未来的新的经济发展点和增长点,此类人才的培养成为大学设计教育的目标,在此我们把传统文化作为设计教育课程中一个新的方向,探讨在设计教学中如何多角度多方面完成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关键词:设计课程;设计实践;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188-02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国家一直处于一个高速发展和创新的伟大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亦是如此。从恢复高考到扩招合并,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新出台的双一流高校划分,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根据社会的需求对大学教育结构调整和细分,针对社会实际需要对不同层次人才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不再粗放的统一以大学而称之,根据培养学生目标不同不同分为了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那么作为应用型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教育方向和方法也成为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重点需要研究的课题。如何在符合学校定位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法,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多层次人才,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具备竞争力和持久性。

从19世纪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现代平面设计真正产生发展起来,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所造成的艺术与技术的分离就开始出现。因此“工艺美术”运动应运而生,设计家们希望从传统设计中吸收可借鉴的因素从而摆脱工业化生产造成的产品粗制滥造的设计。威廉·莫里斯作为代表人物以传统工艺为灵感和素材设计了一系列挂毯,壁纸,家具,工艺品和室内装饰品等等,具有鲜明的特征,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市场需求量巨大。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工业化这个问题似乎一直未离开过现代设计,现代设计的发展既依赖现代工业技术,但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大批量成产又对现代设计的艺术审美造成了影响。我们的现代设计似乎在发展中也开始一直面临这样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前文提到的工业化这一普遍影响,同时还有在单纯接受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之后产生的自省,逐渐注意到自身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开始寻求民族审美的自我认知,也意识到西方现代设计对于自身文化的冲击而产生警惕心理,寻求在传承上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90年代开始中国传统符号开始在我们的现代设计中有意识的出现,但是如何有效的利用现代设计传达传统文化信息这一目标才刚刚开始,在现今社会人们的自身意识普遍觉醒,对于常态审美产生“反叛式的心态”追求自我个性的展现,甚至成为自我形象树立的表现方法。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同时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交际方式的变化越来越信息化,越来越便捷的社会反倒把人们在传统社交中得到的亲密感打破,“宅”在现在人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因此对于“物”的情感需求就变的更高。例如在“宅”的范围内出现的器物不再仅仅只要求满足使用的需要,而要成为人自身的伙伴,完成一种心理满足成为人对向往生活的载体。例如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就是秉承了这一原则,在你的生活所有使用范围内设计的产品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氛围提供给购买者,使购买者完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上这两点已经随着社会主要消费人群的变化成为市场对现代设计提出的新要求。

当今世界与历史以往任何时间相比,发展的速度都是飞跃的,信息的传播途径大相径庭,虚拟的网络世界产生的网络文化成为主流是必然的道路,传统媒体不断没落,新兴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一切。博物馆本来一直门前冷落,纪念品销售更是无人问津,但是故宫博物院顺应时代的潮流,通过利用新媒体网络营销,立足于故宫文物文化的创意设计,以及对于年轻消费群体文化的准确把握使故宫的创意纪念品做成了一个超级“网红”。仅2015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人民币,品种达到8700多种。故宫博物院的成功充分证明现代市场对于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证明了这一产品是满足了现代人的心理审美需求的。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庞大的根基之上,以年轻人喜闻乐道易于接受的设计手法和传播方式,传达了传统的价值观念。许多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似乎并不陌生,但实际上大都知之泛泛,并感觉与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是存在在历史,书本,美术馆或者影视剧之中,所以当人们看到通过现代设计手段将传统艺术作为设计元素呈现的优秀作品时往往会受到更强的视觉冲击力,而这种心理上的落差更加强了这审美体验,取得了更好的视觉效果。而本民族的荣誉感与认同感会使人们在这种震动之后更强相遇选择此类商品。故宫文创产品的成功也正是满足了人们个性审美和情感审美的需求。

文化创意产品也是近几年的热门词汇与焦点,国务院在党的十八大上曾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创意和社会服务产业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也显示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在未来良好的就业和发展趋势。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都为此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并且把人才培养这一项目作为重点措施提出相关意见。要求优化专业设置,鼓励普通本科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專业(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建设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专业点。

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学习及应用在教学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首先使对学生开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如果学生对传统艺术的了解如普通人一样泛泛那么在实际的设计实践活动中,他就很难挖掘到合适的切入点,因此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在理论课上系统的学习外,在专业实践教学中也要持续注意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案例分析中选取成功运用传统艺术元素为设计元素的设计作品分析优点,设计手法,表现手法等等,尤其是如何把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思维观念梁高的结合在一起,杜绝拼凑行为。并且在课程作业中布置蕾丝的选题,督促学生有意识的主动的去搜集各种传统艺术素材,在这种搜集过程中完成对传统艺术的了解,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对传统艺术进行专项学习,从年代,地域,艺术种类,工艺技法,图案纹饰,配色构图等等多个方面为主体入手,个专题之间互相教会,使学生更深一步较强对于传统艺术的理解和把握。endprint

把提高知识储备作为传统艺术学习的第一步以及平时的实践教育中的并行学习环节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何在设计实践课程中将这一学习效果–—传统艺术应用于设计作品之中,实现“文化创意”则是更为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完成。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如何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点,选取与自己设计意图相符的传统艺术元素,认识到该元素最终是要为自己的设计意图服务的,并以现代审美观念对其进行加工演化,用符合设计原理的手段将其表现出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视觉趣味,这种主次关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须石刻明确。其次,要准确把握市场的要求,详细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每年中秋节,月饼作为必备商品琳琅满目,月饼包装设计也一直是一个设计的热点,许多包装也都喜欢用一些杜丹,玉兔,嫦娥等等中国传统元素,但是设计过于平庸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增加商品的竞争力。2017年故宫文创与稻香村合作推出的月饼礼盒,利用现代设计手段将祥云,明月,规划,玉兔等传统纹样平面化处理,排版方式,视觉流程也遵循现代设计原则,再利用书法,诗词,印章等元素共同完成了 符合现代审美的月饼包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了这种以现代设计理念呈现传统艺术元素的手法外,传统艺术的工艺手段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重视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工匠精神,复兴手工艺一直是今年来的一个热议话题,除了对传统手艺的保护之外,也反映出了人们对于及其生产的工业化产品的一种厌倦,是对个人意识情感物化的一种需求。因此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了解传统艺术的工艺手段流程,并进行简单的学习把一些技术利用的设计实践中去。例如在软装,家居布艺设计中选择天然织物,运用天然植物矿物作为染料,通过实际操作技术控制染制出多层次的色彩变化,在作品中利用这种自然和谐的色彩以及织物的天然肌理为设计表现点,形态采用现代人生活中较为接受的正常形态进行展示。

最后,作为应用型大学的设计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着重鼓励学生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实践,例如2016年在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通过向民间面塑大师学习的技术设计了一系列展示传统民俗文化的旅游装饰纪念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对于利用传统艺术进行现代设计的信心。也堅定了我们不断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将传统艺术不断深入的决心。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柳宗悦.工艺文化[M].南宁:广西师范学院出版社,2006.

[3]张娜.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学意义[A].杭间,何洁,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C].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计实践传统文化
浅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如何引入家电产品设计课程
室内设计与环境艺术的设计实践研究
义乌旅游商品研发双轨制策略及其设计实践
浅析任务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