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2018-01-02林梅

商场现代化 2017年23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校企合作探索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大,而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不仅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高校而言也是应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但是就目前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虽然校企合作模式应用逐渐成熟,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或者遇到一些困难,为此就需要对校企合作的创新和改革进行思考和探索。本文就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关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实践;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仅对人才知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人才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个人发展。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高校也切实实施了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出发点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使得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能够有足够的竞争优势,取得良好的工作岗位。但是就目前来看,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比如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达到企业对人才提出的需求,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现代技术的发展存在脱节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企业、高校三方的发展,因此对于校企的深度合作还需要进行充分的探索与研究。在现代社会和技术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校企合作应该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校和企业合作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专业人才储备,校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学校的竞争力,而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对于高校、企业、学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就企业方面来说,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专业性人才,相比企业自身培养人才,或者以师带徒而言,校企合作都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高校学生都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在企业实习或者工作过程中,其综合素质较高,进而也就能提高企业整体职工素质,这样也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校企合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成本,一方面学生在企业中参加顶岗实习可以直接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依托于学校的资源,有效的减少了员工培训、技能提升等经营成本。就高校方面而言,通过校企合作,高效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效资源,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等进行实质性的培养。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和校企合作,高校也能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当前时代发展趋势,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校企合作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校外就业难、实习难的问题,这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就业实习问题,同时也减轻了高校建设实训基地的投入成本。

二、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政府也提高了对校企合作的重视,比如政府出台了大学生就业、资助校企合作等相关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但是就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相关校企合作制度规章

就目前校企合作实施来看,虽然政府提高了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是由于没有建立相关的协调和领导机构,再加上校企合作缺乏健全完善的准则和制度,使得校企合作实际开展会遇到诸多问题和阻碍。由于企业和学校属于两个不同的单位,所以在协同合作上容易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协调和管理,对促进校企合作顺利开展上既影响进度又比较难达到双方的目标效果。

2.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

现如今很多学校都成立了相关的校企合作协会,并开展了校企合作的试点,但是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本身,由于其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等没有深刻的认识,使得校企合作也无法发挥出充分的作用。比如有些学校在安排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实习后,并没有加强与企业以及学生的联系,使得学生就像脱离了学校无人管理,而企业对于学校提供的专业人才,也没有提高重视,并且没有注重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发展。在加上企业和学校的不同利益关系,造成了校企合作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而校企合作的实施更多的是流于形式。

3.学校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

就目前来看,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校所提供的专业性人才无法有效的满足企业需求。很多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都与企业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学校所提供的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但是在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方面较弱,而企业更注重的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校却很难满足企业所提出的要求。

三、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策略

在现代社会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只有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岗位,同时促进自我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培养创新人才。以下就是提出的几点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策略。

1.建立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理事会

校企合作毕竟是跨行业的协同合作模式,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校企合作的实施,就需要建立专业的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这样可以促进校企合作更加规范化和组织化。建立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理事会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实现,在办学过程中,校园和学校应该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以及优势,成立由企业管理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校外行业专业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理事会。校企联合办学理事会建立后,应该定期组织进行会议,在会议中学校管理人员应该广泛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而企业也应该根据学校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实习工作岗位等。endprint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只有具备的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企业实习工作岗位,也能促进个人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比如可以通过产学研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实际规划项目,在项目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能得到充分的激发。而在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工作,学生专业范围内的实践工作都可以讓学生多接触、多实践,这样也能更好的培养其综合能力。

3.设立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为了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搭建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训练平台,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实际动手的操作机会,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比如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在创新能力训练平台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不仅促进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同时也使得校企合作得到了深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虽然校企合作已经发展了多年,并且逐渐走向成熟化、制度化、规范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要提高重视,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对校企合作的实际实施进行改革和创新。校企合作是高校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发展得到更多优质人才储备的有效手段,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作为高校和企业都应该充分理解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创新是现代社会和技术发展背景下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基于此校企合作应该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完善合作机制,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促进校企合作能够更好的促进人才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颖,王章权,阮越.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01):54-57.

[2]肖玲莉,张菁.探索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 ,27(10):62-65.

作者简介:林梅(1973.10- ),女,汉族,广东乐昌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校企合作管理及研究、高职教育资源研究、人才学、教育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校企合作探索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