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语文作业的几点思考

2018-01-02张孝兵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原则目标作业

张孝兵

摘要:在新课改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培养的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是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内容全部忘记后剩下的人文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其寿命可能是短暂的,但是在其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迁移能力,才是永久的,终生受益的。

关键词:作业;目标;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95-01

新课改下,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有没有必要给学生布置作业,如何给学生布置作业呢?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语文作业的布置仍然是必需的,但语文作业的布置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语文作业目标下,而且要遵循科学的语文作业原则。

1.语文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巩固、复习新知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识记后在头脑中保持的材料随时间的推移呈递减趋势,这种递减在识记后的最短时间内特别迅速,即遗忘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变缓慢,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先快后慢。因此,在大量遗忘发生之前应该进行必要的复习,这样当堂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也有利于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2.语文作业能够促进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学生通过作业的过程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能把生活中总结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能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用于实践,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回归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

3.语文作业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的课内外交流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会发现学生学习、思维、态度、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得到纠正和改进的问题,学生只有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才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够进步,健康地成长。而且,学生可以从作业的评语中感受到老师的殷切希望和积极地鼓励和肯定,从而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出学习兴趣,更加努力的学习、创造。

4.语文作业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业也是教书育人的一个环节,通过作业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以及对学习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地自我控制,还应该有勇于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意志。

5.语文作业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

自主意识是21世纪对人的素质的根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将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文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中,老师应该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作业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作业,甚至自己设计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到选择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养成为自己的将来负责、为国为家负责的态度。

6.语文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资料的获得和解码)大多数取决于个人偏好,即以天生的、内在的倾向来处理外在或内在的资料。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储备,学生的学习并非简单的接受,从学习者本身来看,一题多解、开放性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作业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民族希望所在。

7.语文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学会独自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当前建构主义的学习与教学理论在实际课堂教学已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多种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之一。合作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活动可以放在小组中进行,以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

8.主体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业的编选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不可能对问题做出最好的解答;过去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专利"性作业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作业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上,把作业设计成多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

9.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业要以大纲为"纲",围绕教材打基础,不能简单、直接地从教材中选取几道习题让学生做,作业题目设计应新颖、灵活。理论与实践都说明单一形式习题的反复练习,只是一种重复练习,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但由于这样的练习是机械的、枯燥乏味的,不可能激發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形成持久记忆,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还容易造成思维定势。因此教材上的习题需要补充、加强,应补充开放性与探究性的问题。

10.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中突出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其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创新思维,是具有新奇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的语文思维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适当增加语文问题的开放性,使学生的思维冲破课堂的封闭圈子,向课外延伸,使知识得到延续和发展。作业的开放性可表现为条件的模糊性和答案的多种可能性,题目本身没有提供各种可能的具体线索,需要学生广开思路予以揭示。这种形式的问题如果能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作业中,必然会发挥各层次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布置一些具有弹性的题目,如补充问题、结合实际情境编题等等,这样的题目优等生能做得好些,差生也能做出几种,能较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作业的内涵和实际价值,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有时代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原则目标作业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我想要自由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