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分析

2018-01-02李杰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李杰

摘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时期,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各级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该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最新要求,对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对高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做出简要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76-01

高中语文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量。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的高中语文以语文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出现弊端,有待解决。为适应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高中语文教学应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实践,以此保证高中语文课堂的质量与效率。

1.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概述

首先,笔者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加以阐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于1970年代率先兴起与美国,并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该方法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加以改革创新,从而提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但其发展速度极快。随着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推进,根据最新的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领域广泛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显得格外重要。

小组合作的基本方法为,教师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素质能力、个性特点等有差异的因素,将全体学生划分到整体实力相平衡的小组中,一般每个小组的成员在3-6人间。

2.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2.1 分工不够明确。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小组的划分不够科学,从而导致小组成员在分工上存在较不明确的问题。小组中的各成员对各自的职责划分不合理,进而导致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展。

2.2 时间分配不合理。其次,小组学习时间的分配不科学、不合理。该现象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教师讲课的时间占课堂总体时间较多,而未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讨论的时间。缺少时间讨论,则阻碍了学生间思想的交流,从而弱化了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2.3 未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式。我国当前阶段的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隨着教学的发展,教师开始在课堂中融入评价机制,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略过单一。该不足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未能对各小组合作的进展做出必要的评价,致使小组合作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热情受到一定的影响[1]。

3.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3.1 科学划分学习合作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的划分是保证小组合作顺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当前阶段的我国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就近的划分原则,进行合作小组的划分。因为贪图省力,导致就近原则的划分方法并未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如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的差异等条件。就近原则的划分未考虑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无法形成一个高效学习与合作的小组。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尽相同,并且他们的性格也富有多样化的发展特征,因此上述简单的分组无法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因此,语文教师应对学生个体的语文基础、性格特点加以掌握,经过认真分析与筹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保持每一小组的成员数量在4-6个人之间,以此来令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促进小组中各成员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小组中各小组成员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篇诗词时,教师可令小组成员对该篇诗词进行赏析,对学生读过此篇诗词所产生的感受进行提问,令小组成员派出一位代表来回答,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2 加大小组合作学习力度。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将教学主体对象从自身转移到学生身上,逐渐增强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因而,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有利于将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地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去不断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应注意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采取适度的原则,有利于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与耐心,以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中[2]。

例如,在学习《琵琶行》一文时,教师可将文章分文四部乐曲,教师可对这四个部分的情感基调加以提问,有助于令学生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如,"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奠定了一种悲凉伤感的基调。又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了一种欢乐愉快的情感基调。而另外两处的"……幽咽泉流冰下难……此时无声胜有声"与"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分别奠定了忧愁暗恨与愤懑不平的情感基调。这对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具有良好的助推作用。

3.3 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另外,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评价,除开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还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给予评价。为此,教师应对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必要的革新,促进完善的教学评价模式的建立与健全,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程度以及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此外,应加强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令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此来引起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4.结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对我国新课改提出的要求的遵循,还是为促进培养能力综合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并且加大小组合作力度、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以此提高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刘梦媛.论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才智,2017,01:130.

[2] 濮圣婷.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设计及实践[J].文学教育(下),2017,08:6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