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扬习作个性创新写作手法

2018-01-02王艳秋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写作手法作文教学兴趣

王艳秋

摘要:小学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小学生培养写作兴趣,初步掌握写作方法作铺垫。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从学生出发,贴近他们的生活,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写作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写作要点,抒发感情,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创新写作手法,张扬写作个性。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兴趣;写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53-01

新课程改革提出,写作是为了自由表达和与人交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作文教学,将对生活的感悟,转变成文字表达出来。"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人或事,能打动内心的东西抒发表达,感受写作的乐趣。针对目前作文教学千篇一律的形式、死板生硬的题材,以及学生压抑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出"张扬习作个性,变被动为主动"这一作文教学主题,相信会对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的教学状况。

1.张扬习作个性,要鼓励学生写"真话"

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写"真话"。"真"是文章的生命之源,赋予文章生命力,感染力。

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身边可挖掘的人物题材,或是自身的亲身经历,不强硬要求真人真事,现今社会生活,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能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有限,作文题材不够丰富,一味要求真实,只能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压抑个性和灵性。在有真实模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加工,想象、比拟、夸张等手法均可运用,合乎行文逻辑,有亮点可寻,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发挥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才能显示出习作的个性。

1.1 实践性作文。不同题材要制定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可混为一谈。抒情类作文讲求真情实感,所以,实践性"真话"作文,则要估计写真话。

比如记述童年生活,鼓励学生尽量还原儿时回忆,印象比较深的心爱玩具,关系特别好的童年伙伴,甚至是做过最糗的事,最想完成的梦想等等,都可以写,真情实感的抒发,更容易引起心灵的共鸣,也更能打动人心。再如你眼里的爸爸妈妈这一类命题作文,很多学生写出了不同的特点,手机依赖症、脾气暴躁的是妈妈、温柔如水、严厉教导的也是妈妈,应酬不归家的是爸爸,嬉笑玩乐跟孩子打成一片的也是爸爸,或感激,指责,或劝告,或呼唤,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也是不同思想碰撞,不同个性的交汇的体现。

1.2 求异性作文。求异,就是发挥想象,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立意点,发散思维,创新题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生趣轻松的氛围,挖掘生活中能引发求异思维的题材,提供给学生探索发散新思维、获得新方法的渠道,自主创新,既能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也是引导他们学会自主思考问题,展现思维个性的有效途径。

比如说,鼓励对同一篇文章的不同见解。在《龟兔赛跑新传》的讲授上,引导学生忽略文章原定"骄兵必败"的中心思想,大胆提出假设,甚至是续写,可能会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很多学生打破常规,大胆立意,有的写评委不愿得罪老虎顾问,劝兔子输给乌龟,有的写乌龟原本也是使用不正当手段致使兔子没有按时完成比赛胜之不武,更有甚者,将悟空使者拉来做主角,助力乌龟赢得比赛。小孩子的想象天马行空,却也生趣盎然,给他们一点思考的空间,多一些求异思维的鼓励,我们将收获一汪充满童趣的海洋。

2.张扬写作个性,在生活中发现"真话"

2.1 指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积累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所有的感悟都不是凭空发出,也都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习作初期的小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留心周围发生的事物,有自己的思考模式,将生活感悟诉诸日记或随笔,不断积累素材,锻炼文笔,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抒发个性情感。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兴趣是靠培养出来的,鼓励学生从身邊发现写作素材,提炼写作方法,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得出原本未知的结论,对于他们来讲是知识上的扩充,更重要的,是思想意识的形成。自己动手得来的结论,通过自己的思维逻辑,组织架构,完成一篇探索的心得,对于后面的写作课程更有利,鼓励自我个性的抒发,展示学生动手实践的成果,让他们获得知识的同时,收获满足。

2.2 培养学生感悟生活,激发个性。生活是最大的素材库,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形成自己的感悟,对于学生写作教学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作品的生命力来自于作者的思想,即对生活的感悟,作家郁达夫经典作品无数,多借景抒情,窗外一支绿藤即能引发他的无限遐思,对过去,对故乡,甚至是对未来的感想,真的是因为绿藤的生机盎然么?不,实际上,是作者对生活的悟性累积,因观察得到灵感,创作出属于他独特风格的文体,也这是习作个性。

写作考验学生的整体实力,通过思维逻辑、组织框架、联想想象,结合语言组织的全过程,是对学生当前学习状态的最佳总结。写作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了解他们在当前学习阶段的具体需求,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只有寓教于乐,调动起学生写作积极性,提升课堂兴趣,学生才会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吸收,激发出他们的写作灵感,张扬思想个性,展现出新一代学生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 张扬习作个性,变被动为主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J]. 黄惠荣. 教育科研论坛. 2010(06)

[2]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析[J]. 艾晓丽.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1)

[3] 张扬习作个性,变被动为主动--小学习作讲评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 蒙兵. 教师. 2015(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作手法作文教学兴趣
论《在地铁车站》中的“意象”
《黄雀记》写作手法及当代启示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